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8 23:58:46

[简答题]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基坑支护采用桩锚体系,桩数共计200 根,基础采用桩筏形式,桩数共计 400 根。毗邻基坑东侧 12m 处有既有密集居民区。居民区和基坑之间的道路下 1.8m 处埋设有市政管道。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施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本工程勘察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之一,对专项方案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 事件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要求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对工程桩采用不少于总数 1%的静荷载试验方法进行承载力检验。 事件三:基坑施工过程中,因工期较紧,专业分包单位夜间连续施工,挖掘机、桩机等施工机械噪音较大,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到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责成总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文明施工作业时间段规定,现场噪音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事件四: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问题】 1.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并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工程支护结构监测包含哪些内容?最少需多少根桩做静荷载试验? 3.根据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居民密集区进行强噪音施工,作业时间段有什么具体规定?特殊情况需要昼夜连续施工,需做好哪些工作? 4.除了事件四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更多"[简答题]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基坑支护采用桩锚体"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工程基坑深8m,支护采用桩锚体系,桩数共计200根。基础采用桩筏形式,桩数共计400根。毗邻基坑东侧12m处有既有密集居民区,居民区和基坑之间的道路下1.8m处埋设有市政管道。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施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本工程勘察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之一,对专项方案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事件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要求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对工程桩采用不少于总数1%的静载荷试验方法进行承载力检验。 事件三:基坑施工过程中,因工期较紧,专业分包单位夜间连续施工。挖掘机、桩机等施工机械噪音较大,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到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责成总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文明施工作业时间段规定,现场噪音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问题: 1.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并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工程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分别包含哪些内容?最少需多少根桩做静载荷试验? 3.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挖掘机、桩机昼间和夜间施工噪声限值分别是多少? 4.根据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居民密集区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时间段有什么具体规定?特殊情况需要昼夜连续施工,需做好哪些工作?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工程基坑深8m,支护采用桩锚体系,桩数共计200根。基础采用桩筏形式,桩数共计400根。毗邻基坑东侧12m处有既有密集居民区,居民区和基坑之间的道路下1.8m处埋设有市政管道。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施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本工程勘察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之一,对专项方案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事件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要求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对工程桩采用不少于总数1%的静载荷试验方法进行承载力检验。   事件三:基坑施工过程中,因工期较紧,专业分包单位夜间连续施工。挖掘机、桩机等施工机械噪音较大,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到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责成总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文明施工作业时间段规定,现场噪声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2012年真题]   问题:   1.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并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工程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分别包含哪些内容?最少需多少根桩做静载荷试验?   3.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挖掘机、桩机昼间和夜间施工噪声限值分别是多少?   4.根据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居民密集区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时间段有什么具体规定?特殊情况需要昼夜连续施工,需做好哪些工作?
[简答题](2013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23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监理工程师责成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单位认为项目规模不大,拟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在监理工程师的一再要求下,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含项目概况、总体工作计划、组织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图等内容。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拟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说法是否妥当?如需替代,需满足什么条件?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谁主持? 2.除事件一中的内容外,还应包含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五项)? 3.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4.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5.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4: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1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3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4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简答题]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 900mm 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墙设置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事件五: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移交了工程竣工资料,由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统一移交工程竣工资料。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5、事件五中,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程序是否妥当?请说明理。
[简答题]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 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保温工程保修期为 10 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础桩设计桩径Φ800mm。长度 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共计 900 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 C35 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成桩后按总桩数的 1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事件二: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 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三:双排脚手架连墙件被施工人员拆除了两处。项目部队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 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了书面检查记录。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 5 年。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 【问题】 1.指出桩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2.除了事件二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脚手架还有哪些情况下也要进行阶段检查和验收? 4.事件四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
[简答题]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 层,地上5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接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志牌。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 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4: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1 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2 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 除了事件3 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部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4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简答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问题】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简答题]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多选题]寒冷地区采用桩锚支护体系的基坑工程,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冻胀对基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
A.降低地下水位
B.增加锚杆自由段长度
C.增大桩间距
D.提高预应力锚杆的锁定值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4×20m简支梁桥工程。桥梁采用桩基础,墩身平均高10m。采用现浇门洞式支架法施工。 项目为单价合同,且全部钢筋由业主提供,其余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或自购。 项目部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堆放场地作为钢筋和水泥等材料的堆放场地,四周设排水沟,进行了硬化处理,并设置了明显标牌。 施工期间,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支架法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方案内容有: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计算书及相关图纸。出席专家论证会的施工单位人员有: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事件2:施工单位准备开始墩身施工时,由于供应商的失误,将一批不合格的钢筋运到现场,致使墩身施工推迟了10天开始,承包商拟就此向供应商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1.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履行哪些程序方可实施? 2.补充事件1中出席专家论证会的施工单位人员。 3.专项方案中的施工计划包括哪些计划? 4.针对事件2,承包商是否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
[简答题]某建筑公司承建一写字楼工程,总建筑面积54394m2。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加箱形基础。工程桩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00mm,桩长35m,共用260根,钢筋笼长度23m,主筋为12根直径为25mm(HRB335级)钢筋。每天施工10根。基础底板厚度为2000mm,采用C40、P8抗渗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29℃。 事件1: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每天施工10根灌注桩,项目部根据每天浇筑的混凝土量,计划留置标养试件6组,共留置156组试件。 事件2:现场钢筋笼钢筋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工艺,质量巡查时,发现搭接长度为200mm。 事件3: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法,洒水养护7d。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灌注桩钢筋笼施工控制要点。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说明事件3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应符合哪些规定?
[简答题](二)【背景材料】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桩基础,桩径1.5m,桩长30m。承台最大尺寸为:长8m,宽6m,高3m,梁体为预制砼T形梁。跨越引桥部分T 梁跨长30m,桥墩高8~20m,地势起伏较大。钻孔时,项目部拟将废弃泥浆排入河道。为避免桩顶砼出现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要求,项目部提出的原因可能有:(1)桩顶超灌高度不够;(2)砼浮浆多;(3)孔内砼测定不准。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在1#主墩钻孔桩开钻前夕,承包人接到监理工程师指令:石油部门要在墩位处补充调查地下石油管线,要求1#主墩停止钻孔桩施工3 天。监理工程师根据机械设备进退场申请单和现场核实,确认有两台钻机停工,其中一台为租赁,其分摊进退场费用后的实际租赁费2000 元/天;另一台为自有,投标报价为台班费1600 元,停置费1000 元/天。每根T 形梁就位后,项目部均采取了两项防倾倒措施保证安全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针对引桥30m 预制T 梁的架设,采用穿巷式架桥机、吊车、跨墩龙门吊这三种架设方法哪种最合理?说明理由。 2.项目部将泥浆排入河道不正确,请指出正确做法。 3.针对项目部提出的桩顶砼不密实原因,指出应采取的措施。 4.列式计算1#主墩钻孔桩停工3 天可索赔的钻机停工费用。 5.请指出项目部防梁倾倒措施有哪些?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