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8 01:06:52

[简答题]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1.导入 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  2.教学步骤 (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 (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 (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 (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  3.课堂小结(3分钟)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更多"[简答题]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1.导"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斜: 下面是“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断: 【课前安排】 1.收集并观察1980年版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属于哪个民族。 2.收集反映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3.调查我国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导人新课,播放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 教师:同学们,歌曲中唱到的56朵花,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调查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教师出示1980年版1角、2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 学生: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0元左侧是蒙古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5角左侧是苗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1角左侧是高山族,右侧是满族。 …… 教师:好,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可见大家课前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下面,假如你是你所熟悉的那个少数民族,你来给我的讲一下你们民族的情况。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根据我的调查,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拦,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从此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往来密切。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豪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苗族的服饰?…… 教师:大家了解的真多,有很多知识是老师都不知道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的精神和习惯保持下去。下面我们播放一组歌曲,看谁能最先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教曲。(播放事先串接在一起的歌曲:《草原牧歌》《乌苏里船歌》《珠穆朗玛》《大阪城的姑娘》《刘三姐》《五朵金花》等)。 (1)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说明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特点。(9分) (2)举例说明该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的形式及其所起的作用。(7分) (3)评述课前布置的第三个活动要求及其课堂实施情况。(4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中的教学活动记录。 第一环节:PPT 展示并说明本节课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即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二环节:PPT 展示并说明“课堂学习评价细则”。 课堂学习评价细则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就自己的活动参与度、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等级评价 小组评价——就小组成员的活动参与程度及效果进行等级评价 教师评价——就每位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进行描述评价和等级评价 评价等级: 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 4 个等级 说明: ①评价结果计入课程学习档案袋,课堂评价总成绩按 30%的权重计入学年总评 ②评价表详见学案,每节课下课前完成 第三环节: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指导学生进行新课内容的学习。 第四环节:学生交流表达。 第五环节:依据“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和活动表现,学生在学案上的评价表中做出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问题: (1)分析朱老师在第一环节教学过程中,展示并说明“课标要求”的意义。(8 分) (2)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作用。(3 分) (3)该教学活动反映了朱老师在评价方式上是怎样落实新课标要求的。(9 分)
[简答题]下面是李老师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 一、合作活动“话”区域 (1)让学生填写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地址、打长途电话拨区号,感受区域的存在,并了解其概念。 (2)展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内蒙古草原和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等景观图,感受区域的差异。 二、合作探究“划”区域 (1)请大家回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内容。想一想根据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哪些类型的区域?(行政区划、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区、季风和非季风区、农业区等) (2)根据区域的类型,找出区域划分的要素。 (3)按照划分情况,思考同一区域内的共性及不同区域间的差异。 (4)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的划分与课本“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进行对比,然后讲解自己的划分依据。 (1)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8分) (2)在本课结尾时,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课方式:“请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钢琴曲中,欣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请评述这种结课方式的优缺点。(12分)
[简答题]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 甲:教师安排7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 乙:教师安排4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10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5~8分钟。每节课结束前5~8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XXX”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 问题: (1)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 (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
[简答题]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甲:教师安排7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乙:教师安排4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10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5到8分钟。每节课结束前5~8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XXX”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 [问题1][简答题] 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 [问题2][简答题] 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是“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段: 【课前安排】 1.收集并观察1980年版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属于哪个民族。 2.收集反映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3.调查我国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教师:同学们,歌曲中唱到的五十六朵花,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调查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教师出示1980年版1角、2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 学生: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0元左侧是蒙古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5角左侧是苗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1角左侧是高山族,右侧是满族。 教师:好,刚才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可见大家课前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下面,假如你是你所熟悉的那个少数民族的一员。你来给我们讲一下你们民族的情况。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根据我的调查,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联姻。从此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往来密切。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苗族的服饰…… 教师:大家了解的可真多,有很多知识是老师都不知道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的精神和习惯保持下去。下面我们播放一组歌曲,看谁能最先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播放事先串接在一起的歌曲:《草原牧歌》《乌苏里船歌》《珠穆朗玛》《达坂城的姑娘》《刘三姐》《五朵金花》等) 问题: (1)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说明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特点。(9分) (2)举例说明该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的形式及其所起的作用。(7分) (3)评述课前布置的第三个活动要求及其课堂实施情况。(4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刘老师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一课中安排的学生活动。 读教材“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图”,要求学生熟悉洋流的名称和流向,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分组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观察以 60° N 和 60°s 为中心的副极地海区、以 30°N 和 30°s 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分布特点,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完成下面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1)本组归纳的是半球(中低纬度、中高纬度)海域的洋流运动规律。 (2)该海域的洋流是否连续运动、形成环流?若是,则该环流中心是(副热带海域、副极地海域、两极地区)。 (3)该海域洋流的运动呈(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流动。 (4)观察洋流的性质,大洋东岸是(寒流、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暖流)。 归纳并画图:各组根据学习任务简单归纳出所选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寒流用虚线画,暖流用实线画。 老师巡查并指导小组讨论。 交流评价:在实物展台上投影展示学生的绘图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总结规律: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黑板上的世界轮廓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问题: (1)简要说明在刘老师设计的活动中,学生初步学会了哪些地理学习方法。(9 分) (2)归纳该片段中刘老师开展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5 分) (3)结合学习任务单,举一例谈谈深化洋流分布规律教学的基本思路。(6 分)
[简答题]下面是某教师在“宋明理学”一课教学开始时的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时期出现了理学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第一组讨论什么是理学;第二组讨论什么是心学;第三组讨论宋明理学的影响。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讨论。 问题: (1)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合适 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2)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哪些问题 (10分) 手动评分:本题共16分,您的得分保存
[简答题]材料 徐老师在"中东地区"一课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学生活动: 一、从著名新闻网上搜集最新中东新闻,并将其发布在论坛上共享。 二、阅读电子地图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直、国家组成等基本概况,并进行网上拼图比赛。 三、分"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川气候""民族宗教"四个专题学习小组,并做演示文稿交流讨论结果。 四、全班讨论四个专题间的相互联系并探究因果联系。 (1)列举上述教学设计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6分) (2)指出本课学生活动设计的主要特色,并举例说明。(8分) (3)全班讨论四个专题间的相互联系并探究因果关系时,请你帮助该教师设计两个与讨论内容相关的问题。(6分)
[简答题]徐老师在“中东地区”一课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学生活动: 一、从著名新闻网上搜集最新中东新闻,并将其发布在论坛上共享。 二、阅读电子地图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国家组成等基本概况,并进行网上拼图比赛。 三、分“地理位置”“咱然资源”“气候”“民族宗教”四个专题学习小组.并做演示文稿交流讨论结果。 四、全班讨论四个专题间的相互联系并探究因果联系。 问题: (1)列举上述教学设计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 (2)指出本课学生活动设计的主要特色,并举例说明。 (3)全班讨论四个专题问的相互联系并探究因果关系时,请你帮助该教师设计两个与讨论内容相关的问题。
[单选题]某教师在进行“理解老师”一课的教学时,安排学生分组采访各科老师.内容包括老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并要求学生根据采访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出报告.在班级展示并进行讨论。该教师注重了()。 ①学生的主体性,但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教师尊严的维护,但忽略了对学生尊重 ③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④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单选题]《童年——设计六一节贺卡》一课中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尝试制作
B.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贺卡
C.教师提供贺卡范本,学生集体仿制
D.学生交换购买来的贺卡,相互祝福
[简答题]在《描绘心中的彩虹桥》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彭老师发现一位学生的作品比较“另类”:作业本上画了一条黑黑的线,其他部位涂满了黄色。按照画面效果,彭老师本来想给差评,又想到可能有其他原因,就问了一下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老师,现在哪还有什么彩虹,我们整天处在雾霾之中,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一片黑色。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整个世界处于黄色之中。听完之后,师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然后老师和同学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老师最终给这位同学的作品打为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放入该学生的学习档案之中,作为成长记录。 依据美术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对彭老师上述行为的优点做出评述。
[单选题]在《学校标志设计》一课中,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教师设计,学生制作标志

B.师生探究,学生自主设计标志

C.教师提供设计范本,学生临摹

D.学生直接模仿其他学校标志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生: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生: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1)请对该教师的教法做出评析。(8分) (2)结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8分)
[单选题]执教《陋室铭》一课,教师实施了以下教学活动: 导入:讲述刘禹锡的作品《陋室铭》的一段传说;范读:老师范读全篇,学生边听边标出疑难字词,尝试翻译;小组讨论:对幻灯片中出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回答;拓展延伸:学习刘禹锡,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对该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恰当的是(  )。
A.以传说导入课文。时间过长,不如直接揭题导入效果好
B.缺少学生自己朗读体验感知的过程。以老师的读代替学生读
C.拓展延伸偏离了课文主旨,不利于“惟吾德馨”主题的升华
D.整体教学活动体现了“听听一读读一画画一议议一写写”的模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