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08 11:13:18

[简答题]材斜: 下面是“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断: 【课前安排】 1.收集并观察1980年版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属于哪个民族。 2.收集反映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3.调查我国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导人新课,播放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 教师:同学们,歌曲中唱到的56朵花,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调查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教师出示1980年版1角、2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 学生: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0元左侧是蒙古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5角左侧是苗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1角左侧是高山族,右侧是满族。 …… 教师:好,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可见大家课前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下面,假如你是你所熟悉的那个少数民族,你来给我的讲一下你们民族的情况。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根据我的调查,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拦,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从此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往来密切。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豪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苗族的服饰?…… 教师:大家了解的真多,有很多知识是老师都不知道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的精神和习惯保持下去。下面我们播放一组歌曲,看谁能最先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教曲。(播放事先串接在一起的歌曲:《草原牧歌》《乌苏里船歌》《珠穆朗玛》《大阪城的姑娘》《刘三姐》《五朵金花》等)。 (1)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说明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特点。(9分) (2)举例说明该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的形式及其所起的作用。(7分) (3)评述课前布置的第三个活动要求及其课堂实施情况。(4分)

更多"[简答题]材斜: 下面是“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断:"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是“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段: 【课前安排】 1.收集并观察1980年版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属于哪个民族。 2.收集反映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3.调查我国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教师:同学们,歌曲中唱到的五十六朵花,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调查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教师出示1980年版1角、2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 学生: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0元左侧是蒙古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5角左侧是苗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1角左侧是高山族,右侧是满族。 教师:好,刚才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可见大家课前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下面,假如你是你所熟悉的那个少数民族的一员。你来给我们讲一下你们民族的情况。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根据我的调查,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联姻。从此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往来密切。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苗族的服饰…… 教师:大家了解的可真多,有很多知识是老师都不知道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的精神和习惯保持下去。下面我们播放一组歌曲,看谁能最先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播放事先串接在一起的歌曲:《草原牧歌》《乌苏里船歌》《珠穆朗玛》《达坂城的姑娘》《刘三姐》《五朵金花》等) 问题: (1)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说明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特点。(9分) (2)举例说明该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的形式及其所起的作用。(7分) (3)评述课前布置的第三个活动要求及其课堂实施情况。(4分)
[单选题]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教学重点是(  )。
A.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B.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的作品风格意趣
C.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
D.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技法技巧及表现形式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吴老师在初中“西北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 师:西北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当地人们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你们知道西北地区的农产品有哪些? 生:哈密瓜、葡萄……(学生齐声回答) 生:鄂尔多斯羊绒,温暖全世界。(一个调皮的插话,把其他学生都逗乐了) 师:(微笑)鄂尔多斯羊绒衫属于农产品吗? 生:属于工业产品。 师:对呀,所以,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吗? 生:不对,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原料来源于畜牧业。 师:(微笑)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有关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天山等地,草场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业又带动了当地相关部门发展,大家能否知道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呢?除了畜产品,西北地区的瓜果也比我们这里东部沿海地区的香甜,同学们熟知的有哈密瓜、葡萄、石榴、香梨等,另外还有小麦、棉花甜菜等,产量高、质量好。(展示哈密瓜、葡萄、长绒棉丰收的图片)大家又能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安静无语) 师:接下来,先请大家各自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然后,前后排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 …… (1)上述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6 分) (2)上述教学片断中,哪些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6分) (3)在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时,教师应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8 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吴老师在初中“西北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师:西北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当地人们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你们知道西北地区的农产品有哪些 生:哈密瓜、葡萄……(学生齐声回答) 生:鄂尔多斯羊绒,温暖全世界。(一个调皮的插话,把其他学生都逗乐了) 师:(微笑)鄂尔多斯羊绒衫属于农产品吗 生:属于工业产品。 师:对呀.所以,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吗 生:不对.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原料来源于畜牧业。 师:(微笑)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有关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天山等地,草场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业又带动了当地相关部门发展,大家能否知道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呢 除了畜产品,西北地区的瓜果也比我们这里东部沿海地区的香甜,同学们熟知的有哈密瓜、葡萄、石榴、香梨等,另外还有小麦、棉花甜菜等,产量高、质量好。(展示哈密瓜、葡萄、长绒棉丰收的图片)大家又能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安静无语) 师:接下来,先请大家各自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然后,前后排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 问题: (1)上述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6分) (2)上述教学片断中,哪些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 (6分) (3)在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教师应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8分)
[单选题]吴老师对《黑白撕贴画》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该课教学目标的是( )。
A.感受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B.在撕撕、贴贴地过程中,认识、理解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原理

C.运用形式美法则,快乐涂画,大胆描绘与表现

D.养成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单选题]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散步》一课的总结环节设计片断(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 回归生活: 这篇文章之所以会打动我们,肯定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内心有关,现在让我们回归生活,回归内心,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被它打动。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亲情感动过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三代人一同散步的场面多吗? 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热爱生命,追求和谐。也学习了自学的方法:首先整体感知,用心朗读,捕捉感受,明确研读的方向,然后抓细节、品味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然后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以后大家可以常常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享受阅读的乐趣。 下面有关这则总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回归生活环节的设计很有道理,学生阅读表现“亲情”和“生命”意识的文章,定会触动生活中的某种感受.“回归生活”十分必然、自然、天然
B.回归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有意义,可把学生的意念和情感提高一步,对于树立人生中的美好情感、为人道德和责任意识,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C.两个关于“回归生活”的启发性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提问
D.从思想情感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作总结,符合本节课教学的实际;但由于前面“回归生活”的设计欠缺深度.总结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光彩
[简答题]下面是某思想品德教师在“珍爱生命”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请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甲:(小组一代表):一些学生不吃早饭,一些学生课间在教师哄闹…… 教师(评价一):其他小组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除了在学校、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学生乙(小组二代表):小组一列举了学校、家庭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表现,问题发现的很准。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学生闯红灯的行为。 教师(评价二):回答的很好,其他小组能不能请一些不常发言的同学再补充几点? 学生丙(小组三代表,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董存瑞炸碉堡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教师(评价三):(愕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理念与教学评价知识,针对材料中三处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20分)
[单选题]阅读下面一位教师关于《五柳先生传》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回答下面的问题。 师: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多次使用了一个字,你能在听完课文录音后就找到它吗 生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2: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生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生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生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生7: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这几句话) 师:作者在这样一篇不到200字的文章里“不”字出现了9次。这9个“不”字究竟在向我们展示着怎样的一个五柳先生呢以上这几个句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五柳先生的 学生归纳概括: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 师:上面这几个否定句里,哪句是总起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关于上述教学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
B.采用以“疑”为主要手段的疑问导学法,能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C.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直观、形象,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D.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单选题]在《藏书票设计》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版画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B.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及其文化
C.讨论藏书票的用途
D.认识藏书票的构成要素并完成创作
[单选题]在《陶罐制作》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
B.感受陶艺的魅力
C.学习陶艺的基本工艺
D.掌握拉坯成型的技能
[单选题]《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A.了解中国画中毛笔和墨的材质特点
B.认识中国画优秀传统和审美特性
C.了解中国画的构图方式
D.把握中国画技法以及理解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单选题]在《动物泥塑》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掌握动物泥塑的制作步骤
B.了解动物泥塑的历史
C.认识动物泥塑的装饰手法
D.塑造动物的形态特征
[单选题]在《了解纹样》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纹样的色彩对比
B.认识纹样的构图形式与组织形式,知道怎样去区分它们
C.掌握纹样的变化规律
D.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变化
[单选题]在《楷书练习》一课教学中,教学重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文房四宝的功能
B.了解楷书的风格特征
C.掌握多种楷书的书写风格
D.掌握楷书的结体与用笔
[单选题]阅读《秋天》一课教学设计(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感知课文:【A】(1)范读课文。(要求:①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②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2)资料助读。(作者简介);(3)齐声朗读;(4)自由朗读。[多媒体课件显示三道思考题,朗读之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②诗中描摹了几幅图画 (分别命以整齐、漂亮的名字)③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 ] 研习解读:【B】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象,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显示第二个问题,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第二个问题。(①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这幅图。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 品味赏读:【C】(1)先找出最喜欢的优美语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主要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说说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2)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巩固精读:(1)齐读,自背,齐背;(2)比赛背诵。 总结拓展:【D】(1)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2)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3)布置作业: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以下对这则教学设计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齐声朗读、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B.看图想象、描绘画面、体会意境的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C.品味赏读,重点解决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的教学重点、难点
D.拓展延伸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