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幼儿教师资格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2 20:30:14

[简答题]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写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的高。他自信的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以为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时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   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学行为。

更多"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某学校甲、乙、丙三位老师年龄各不相同,一位喜欢足球,一位喜欢篮球,一位喜欢排球。现在知道:甲比喜欢足球的人年龄大;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篮球的老师年龄小;乙老师年龄最大。
由此可以推出( )。
A. 甲老师年龄最小
B. 乙老师喜欢排球
C. 丙老师喜欢足球
D. 三人年龄大小无法确定
[简答题]谈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简答题]一天早上,李老师路过教室,发现王东海丢扫帚玩。当王东海发现李老师时赶忙用扫帚扫 地。李老师假装没有看到他丢扫帚,在上课时表扬了他早上到校自觉打扫教室,王东海脸红了。第二天,他真的早早来到学校打扫教室了,第三天、第四天……在他的带动下,班上形成了谁早来就谁先打扫环境卫生的风气。 (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教育方式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 (2)以李老师的做法为例谈谈应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简答题]一位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段:老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啦?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的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这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他的他的理解。这时老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与肯定,因为树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地“启发”孩子的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淡然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指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对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析。
[简答题]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单项选择][听力原文] 小强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一天,小强对老师说:“老师,今天有个小朋友掉进坑里了,他们都笑他,就我没笑。”老师很高兴,说:“很好。那是谁掉进坑里了呢?”小强说:“是我。”()
A. 小强很乖 
B. 小强很胆小 
C. 小强骗老师 
D. 小强掉进坑里了
[简答题]一位语文老师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老师脸一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学的范围,你只要记得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的日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请结合学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分析。
[单项选择]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杨时和另一位学生去看老师程颐,程颐的家人请他们进去,但是告诉他们老师可能在休息,杨时说:“ (49) ,我们等一下。”走到门前,果然看见老师在睡觉。杨时他们不愿意打扰老师,就在门外 (50) ,没有离去。过了一会儿,突然开始下雪了,但是程颐还没有醒,杨时他们仍然安静地站在门外,一动也不动。等程颐醒来的时候,看见两个人站在雪地里,雪已经积得很深了。杨时那个时候四十多岁,已经是非常有名的学者了,可仍然很 (51) 老师。这个故事让许多人觉得感动,他们的行为也受到了人们的称赞。“程门立雪”后来成为一个成语, (52)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杨时和另一位学生去看老师程颐,程颐的家人请他们进去,但是告诉他们老师可能在休息,杨时说:“(),我们等一下。
A. 不见得 
B. 不要紧 
C. 差不多 
D. 来得及
[不定项选择]

(一)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题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材料中这位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单项选择]

(一)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题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材料中这位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单项选择]如果每一个长椅子上坐一位老师和4位学生,就有3名学生没座位坐;如果每一个长椅子上坐5位学生,就有两个空座位。问至少有多少位学生( )
A. 13
B. 19
C. 23
D. 28
[简答题]一位工程师和一位哲学家相约旅行。一天,哲学家在宾馆写旅行日记,工程师则独自逛街。忽然听见一位老妇人叫喊:“卖猫呀!卖猫呀!”只见老妇人身旁摆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老妇人解释说,它是祖传宝物,只因孙子病重,才不得已卖之以作住院治疗费。工程师用手掂量这只猫,感到猫身很重,看起来像是黑铸铁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一对珍珠。于是工程师以300美元买下那对猫眼。他回到宾馆,高兴地对哲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竞然买下了两颗硕大的珍珠!”
哲学家一看这两颗珍珠至少要值上千美元,忙问是怎么回事。待工程师说完缘由,哲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工程师答道:“她还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听完,哲学家忙跑到街上,用200美元买下了铁猫。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个没眼珠的铁猫!”
哲学家找来一把小刀,用小刀刮猫脚,当黑漆脱落之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的印迹。他高兴地大叫:“正如我所料,这猫是纯金的!”
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把金猫涂上黑漆,变成了“黑铁猫”。
现在该哲学家来嘲笑后悔不已的工程师了。
请运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与认识论有关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哲学家的高明之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