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6 06:54:06

[单选题]“小龙是初一的学生,他在音乐课上发出持续不断的吵闹声,张老师让他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十分钟后,他承诺不再吵闹,张老师让他回到了座位上,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从行为主义观点来看,张老师的做法属于( )
A.连续渐进
B.正强化
C.负强化
D.塑造

更多"[单选题]“小龙是初一的学生,他在音乐课上发出持续不断的吵闹声,张老师"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 张老师正在给初一(2)班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就在张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张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李和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张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这时,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张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张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轻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同学们齐答道。 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 张老师随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跳远的友谊赛,同学们气氛十分活跃,越跳越有劲。李和也为了给本队争分,动作规范,跳出了优秀成绩。 问题: (1)请问张老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2)联系案例阐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单选题]“张老师在期末阶段组织学生举办‘班级音乐会’,并要求学生写出对他人表演的观后感和 建议。”这种评价方 式是( )。
A.互评

B.自评

C.测量评价

D.定量测评
[单选题]“张老师在期末阶段组织学生举办‘班级音乐会’,并要求学生写出对他人表演的观后感和建议。”这种评价方式是( )。
A.互评
B.自评
C.测量评价
D.定量测评
[单选题]张老师认为一年级的学生都还小,当面数落学生几句难听话也没有任何问题。你认为张老师的观点()。
A.是正确的,家长有时对孩子说一些“稍难听”的话,孩子一般不会计较
B.是错误的,少年期正是自尊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心灵极度敏感
C.是正确的,孩子有了缺点老师就要当面指出,提醒孩子及时改正
D.是错误的,张老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耐心教导学生
[单选题]初一(1)班班主任张老师总是教育学生说:“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只做书呆子,死啃书本,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课内课外活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张老师的做法说明张老师具有()。
A.敢于创新的思想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应试教育的理念
D.公平教育的理念
[单选题]张老师生气时在学生面前不自觉地会“爆粗”学生很反感。张老师应该( )。
A.依然如故,顺其自然
B.无意为之,不必在意
C.努力改正,尽量避免
D.改变自己,不说脏话
[单选题]数学张老师常大声呵斥学生,导致学生患上抑郁症,造成恶劣影响。对于张老师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A.行政强制或者拘留
B.行政处罚或者解聘
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行政警告或者拘留
[单选题]张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因为要给学生上的一节语文课涉及许多植物的名字,因此张老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现在要把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不合理的方法是(  )。
A.用“资源管理器”分类存放
B.手工制表、卡片目录管理
C.用数码相机把资料全部拍下来
D.用数据库管理
[单选题]张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因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涉及许多植物的名字,因此张老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现在要把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不合理的方法是( )。
A.用“资源管理器”分类存放
B.手工制表、卡片目录管理
C.用数码相机把资料全部拍下来
D.用数据库管理
[简答题]材料一 “照本宣科”的张老师 学生们很害怕上张老师的课。张老师上课只做一件事,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 眼镜。一副眼镜是近视镜,一副眼獍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近视镜。他一旦戴上了 近视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在教室里不听他上课,吵闹得太厉 害了,他就换上他的老花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 ” 材料二马芯兰教学法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教师、校长,特级教师马芯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进行小学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在实践中创造了 “马芯兰教学法”。“马芯兰教学法”的核心精神其实是重 新调整“教材结构”以及相关的“知识结构”。这项改革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根据知识的内在 联系和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从纵横两个方面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把所有有关的、有联 系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做到有纲有目,使之形成一个新的比较好的知识结构。第二步,根据培养 数学能力的需要,自编能力训练的教材,充实到新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通过对原教材结构进 行调整、组合和补充,形成了 一个新的教材知识结构。 请运用课程实施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两位教师的做法。
[单选题]小明和小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2人都又知道张老师和生日是下列10组中的一天,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那一天? 3月4日、3月5日、3月8日、6月4日、6月7日 9月1日、9月5IE]、12月1日、12月2日、12月8日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小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现在我知道了。”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请根据以上对话推断出张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  )
A.3月5日
B.6月4日
C.9月1日
D.12月2日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