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8 00:57:26

[单项选择]撰写通讯《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的外国记者是()
A. 爱伦堡
B. 西蒙诺夫
C. 李普曼
D. 索尔兹伯里

更多"撰写通讯《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的外国记者是()"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中国维和部队首次对外国记者开放是在哪一年?
[单项选择]发给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的签证是()。
A. C字签证
B. G字签证
C. J-1字签证
D. J-2字签证
[判断题]外国记者对我们关注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感情的加深。
[单项选择]外国记者违反有关管理条例,我国新闻司可以视情节,予以警告______或停止其业务活动,吊销其《外国记者证》。
A. 驱逐
B. 取缔
C. 暂停
D. 中断
[单项选择]出入境管理部门对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应当发给()签证。
A. D
B. L
C. J-1
D. J-2
[单项选择]公安机关发现外国记者非法采访,在调查清楚后应及时通报()。
A. 当地政府外事部门
B. 外交部新闻司
C.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D. 外国记者所属国的领事馆或大使馆
[多项选择]通讯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是()。
A. 通讯
B. 消息
C. 特稿
D. 调查性报道
E. 解释性报道
[单项选择]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和平共处原则
C. 团结反帝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多项选择]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
A. 某记者大量使用了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但整篇新闻报道由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没署上通讯员的名字
B. 某记者未直接参与采访写作,但在通讯员来稿上署了自己的名字
C. 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报道所需的信息
D. 某记者在某通讯员采写的稿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新闻素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发稿时直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单项选择]我国第一个用通讯文体写作的记者()。
A. 王韬
B. 黄远生
C. 邵飘萍
D. 穆青
[单项选择]外国新闻单位驻华记者及港、澳、台新闻单位记者到省内公安机关采访,必须到()申请或批准。
A. 省委办公厅
B. 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
C. 省委外宣办
D. 省政府外事办
[单项选择]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 《中国的西北角》
B. 《塞上行》
C. 《延安归来》
D. 《西行漫记》
[单项选择](),北京人,1949年来台后曾从事记者、编辑等职,后开始撰写歌词,至今共撰写了3000多首,曾获20余项大奖,尤其是2006年4月2日在北京获颁终身成就奖,更是实至名归。代表作有《小城故事》、《甜蜜蜜》、《冬天里的一把火》等。
A. 庄奴
B. 戴逸青
C. 李中合
D. 刘德义
[简答题] 资料1:“想在一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吗?可以,如果你在中国。”有外国媒体记者如此调侃。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月8日消息,中国复制的世界著名建筑包括法国的朗香教堂、巴黎埃菲尔铁塔甚至整个奥地利著名小镇哈尔斯塔特等。 近年来,“复制”国内外地标性建筑的“取巧”建筑层出不穷,有些甚至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就公开见诸报端的不完全统计,美国白宫出镜率最高。 我国四大一线城市2006年以来兴建的19座大型地标建筑中,主设计师为外国人的达15座之多。一些在西方都很难被付诸实施的“超前卫”建筑设计,在我国也有人追捧,西方建筑理念如水银泻地般在我们的一些城市流淌,我国俨然成为国外建筑设计师建筑理念的“试验场”。 资料2:从央视“大裤衩”、苏州“秋裤楼”到沈阳“孔方兄”——方圆大厦……中国的奇葩建筑一个比一个雷人,简直雷死人不偿命。 一些城市政府甚至要求建筑设计“一定要惊世骇俗”,以博得关注,“炒热”经济,“哪怕被骂也行”。西南地区某设计院的一个城市规划师表示,当地建设一个“城市环球中心”,就在外形上追求“世界最大单体建筑”,盖得像航站楼。 广西北海市某政府单位,其建筑是一个大的聚焦的玻璃镜,就是好像是放大镜一类的玻璃,倒扣在整个建筑之上。建设这个建筑的初衷是该单位的领导为了出奇制胜,设计了这样一个比较奇怪的建筑。但是,建筑好了以后,因为太阳光的聚焦,直射得整个儿大楼好像是一个大火炉,热得人们无法工作,所以说,后来,这个大楼就没有人上班了,改在其他地方办公了。 从力学角度看,大裤衩建筑,外形丑陋,并且要特别地浪费钢材——因为要在空中要拐一个角度,承受这么重的力矩,需要很大力量的钢材。 走在中国许多城市的繁华街道上,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同样的错觉:不知此时身在何处。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高层建筑、道路似乎都是“孪生姐妹”,没有各自的城市个性,区别不过是看谁的大饼摊得更大一些罢了。“克隆”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文化的趋同性渐渐尘封了文化的多样性。 近些年来,各地大都做起了“大规划”。一时间,大广场、大马路、大街区、大立交、大草坪纷纷上马,竞相比高、比大、比技术难度。一些地方政府出资的项目在这场竞赛中推波助澜,不时有新建筑刷新全国乃至全球建筑高度、体量等纪录。 中国各大城市兴起一场向天空突破的竞赛,除一线大城市天际线被陆续刷新外,二三线城市也热衷“攀高”,武汉绿地中心达606米,长沙的天空城市设计高度超过800米。有调查数据显示,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建的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城市提出兴建摩天大楼等地标式建筑的需求,而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领导好大喜功,纷纷要为自己建立“政绩工程”,因此往往盲目重视标新立异却不惜成本。 资料3:会议中心形似世博园中国馆大气恢弘,办公楼由玻化砖、大理石装饰得富丽堂皇,室内中央空调、电梯、搭配适宜的灯具显得现代化十足……当中央三令五申严控豪华楼堂馆所之时,位于鄂西山区的房县耗资8000万建设新行政中心建筑群,超批复投资2600多万元、超面积近1800平方米,而且这个豪华办公楼还是举债建设。 房县财政局的一位干部介绍,作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的房县去年财政收入5.5亿元,地方可用3.9亿元,每年需上级转移支付超过20亿元。目前地方总债务超过10亿元,其中直接承债4亿元到5亿元,这部分每年需还本付息5000万元。 在华南一个地级市,前期为纪念一位古人在市区建设的特大型人物铜像,2012年动工,去年年中悄然停工,而巨大的雕像底座和核心筒部分已矗立在穿城而过的一条大江边。按照设计规划,这座60多米高的巨型雕像可以360°匀速旋转,内设观光电梯。雕像由属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概算投资7000万元建设。对于项目停工,当地对外的说法是资金不到位。 “水城”建设也在多地升温,即使是在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城市公共工程营造水景也不遗余力。记者在有的北方省份看到,从省城到地级市,再到有的山区贫困县,只要附近有河流,就往往斥巨资以河道整治、防洪等工程为名,筑起拦河坝,在城市中营造所谓“北国江南”、“塞上江南”水景。“湖光城色”让城市靓丽了不少,但造价及维护费用很高,且其下游很长一段河道却容易因此陷于缺水甚至无水状况,易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资料1~3”,概括我国城市建筑的五大乱象。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单项选择]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应某报邀请,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为它撰写海外通信,该报是()。
A. 北京《晨报》
B. 上海《时事新报》
C. 上海《新青年》
D. 天津《益世报》
[简答题]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色是什么?黄远生提出的记者“四能”的内容是什么?
[名词解释]外国债券
[名词解释]外国教育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