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6 07:41:09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桥梁3 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 腐殖土,80~290cm 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失稳,且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在施工前对承台模板作了详细的模板设计。 2.问题: (1)当基坑边坡不稳,且出现渗水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2)本承台底层为松软土质,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 (3)承台模板加工、制作、安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更多"[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桥梁3 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180"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桥梁3 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20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50cm 腐殖土,50~280cm 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 根据该桥墩的水文地质,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了挡板支撑的加固措施,防止边坡不稳造成塌方;在挖除承台底层松软土、换填10~30cm 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后,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0.5~3.2cm 的碎石和卵石。 (3)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2.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挡板支撑防止措施是否合理?请举出适用于该桥墩基坑开孔的措施。 (2)指出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完善之处。 (3)施工单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 3 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 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 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 0-80cm 腐植土, 80-290cm 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 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失稳,且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在施工前对承台模板作了详细的模板设计。 问题: 1. 当基坑边坡不稳,且出现渗水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2. 本承台底层为松软土质,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 3. 承台模板加工、制作、安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承台混凝土的浇筑除了满足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以外,还应满足哪里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要点。
[简答题]背景材料: A公司中标北方某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合同工期2016年6月1日~9月30日。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面层20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土180mm、二灰碎石180mm。A公司的临时设施和租赁设备在6月1日前全部到达施工现场。因拆迁影响,工程实际工期为2016年7月10日~10月30日。A公司完成基层后,按合同约定,将面层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B公司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严格控制铺筑速度,用排式振捣机控制振捣质量。 为避免出现施工缝,施工中利用施工设计的胀缝处作为施工缝;采用土工毡覆盖洒水养护,在路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40%时做横向切缝,经实测切缝深度为45~50mm。A公司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竣工验收。建设单位组织监理、A公司、B公司及时进行验收,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工程经验收合格备案后,建设单位及时支付了除质保金外的工程款。道路使用四个月后,路面局部出现不规则的横向收缩裂缝,裂缝距缩缝100mm左右。出现问题后,A公司将B公司的质保金全部扣除,作为质量缺陷维修费。 问题: 1.就本工程延期,实际工期缩短,A公司可向建设单位索赔哪些费用? 2.分析说明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3.A公司申请竣工验收后到组织竣工验收会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竣工验收会还应有哪些单位参加? 4.指出A公司扣除B公司质保金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及理由。
[简答题]1.背景材料:A 路桥公司承担一座8×30m 的C40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型梁桥的施工。桥位地质为较密实的土层,且无地下水,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工期较紧,A 公司经业主和监理同意,将挖孔桩施工分包给某基础工程施工公司(B 公司),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B 公司在桩基开挖工程中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不符,B 公司直接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变更申请,要求加深桩基。 A 公司利用桥台附近的一块空地布设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房以及T 梁预制场,采用后张法进行T 梁预制。在预制施工中,A 公司制订严格的施工技术方案,现对部分施工要点摘录如下: (1)台座上铺钢板底模,预制台座均按规定设置反拱。 (2)T 梁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振捣器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 (3)混凝土浇筑时,先浇肋板再浇翼缘。 (4)张拉时,按设计提供的应力控制千斤顶张拉油压,按理论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 到设计应力相应油表刻度时立即锚固。 (5)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否则要更换钢筋或采取补救 措施。 (6)压浆使用压浆泵从梁最高点开始。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A 公司在T 梁预制场施工中投入了测量工、试验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电工、起吊工、张拉工等技术工种。 2.问题: (1)分包工程在开工前A 公司应该履行哪些开工申请手续? (2)逐条判断T 梁预制施工组织要求的正确性,并改正错误之处。 (3)B 公司处理桩基变更的方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改正错误之处。 (4)补充T 梁预制施工中还需的技术工种。
[判断题]背景调查部门及调查人应当对被调查人背景材料保密。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国际工程项目的价格构成比例中,材料部分所占比重约为( )。
A.10%~20%
B.20%~30%
C.20%~40%
D.30%~50%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部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 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2.问题: (1)背景材料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 方法。 (4)事件1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分析事件2 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简答题]1.背景材料: 某施工项目由A公司施工,建设单位为8投资公司,监理为C监理公司。在施工时发生了一起死亡12人的重大质量事故。 2.问题: (1)哪个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 (2)对于重大质量事故的报告有何要求 事故书面报告内容有哪些 (3)应如何保护现场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包AB 路段双向4 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该路段全长105km,设计速度100km/h,有8 个互通式立交,采用封闭式收费,使用非接触式IC 卡,全线设8 个匝道收费站,收费站监控室有人值守进行收费管理,设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并且在监控中心值班大厅进行收费和监控的集中监视和控制。收费站(包括车道计算机等)、收费分中心、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系统都是独立的局域网,并相互连接组成广域网。 该工程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重点考虑土建、管道、房建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施工顺序及工艺的内容。 事件2:为了争取施工时间,当监控分中心的大屏幕投影机到货后,施工人员马上在现场开箱,并对其规格、数量进行了检查,随即进行了安装。 事件3:在监控、收费、通信系统的安装和单体测试完成后,随即准备进行系统调试和交工。 2.问题: (1)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补充事件1 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2)指出事件2 在设备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设备安装完毕后,还应重点检查哪两项内容才能进行通电试验与测试? (3)将本项目的收费系统分成三个测试用的子系统。 (4)集成后的收费系统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系统调(测)试?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土方支护工程,基坑挖土深度为-12m,基坑上口标高为0.5m,基坑长宽约为 100m×50m,面积约为5000㎡,地下承压水位在-15m以下,-8m深处有局部滞水。 建设单位就该工程进行了招标,专业承包单位中标后, 根据设计的基础图与地勘报告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形式有两种: 支护形式一为:1:0.4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支护形式二为:-6m 以上为1:0.3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下部-6~-12m为直径800mm 的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护坡桩嵌固深度为2.5m。 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专业承包单位,对该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审核签字、 组织专家论证并尽快实施。 事件二:在基坑支护工程开始施工后,设计单位因建筑使用功能调整, 对支护形式二的部位局部基础加深至一14m。 问题: 1.事件一中,专业承包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要经过哪些审批、论证环节, 才能开始施工? 2.事件二发生后,专业承包单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继续施工?并写出理由
[简答题]背景:某土方支护工程,基坑挖土深度为-12m,基坑上口标高为0.5m,基坑长宽约为100m×50m,面积约为5000m2,地下承压水位在-15m以下,-8m深处有局部滞水。 建设单位就该工程进行了招标,专业承包单位中标后,根据设计的基础图与地勘报告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形式有两种:支护形式一为:1:0.4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支护形式二为:-6m以上为1:0.3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下部-6m~-12m为直径800mm的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护坡桩嵌固深度为2.5m。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专业承包单位,对该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审核签字、组织专家论证并尽快实施。 事件二:在基坑支护工程开始施工后,设计单位因建筑使用功能调整,对支护形式二的部位局部基础加深至-14m。 问题: 1.事件一中,专业承包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要经过哪些审批、论证环节,才能开始施工? 2.事件二发生后,专业承包单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继续施工?并写出理由。
[填空题]背景调查工作应当客观、公正、细致、规范,调查部门及调查人应当对被调查人背景材料()。
[单选题]把钢中横波折射角为50°的斜探头移至横波声速为2.17x103m/s的材料上,则折射角约为( )。
A.53°
B.35°
C.31°
D.47°
[简答题]1.背景 我国西南某新建机场为高填方机场,其中航站区坐落在土质混合料的填方区,面积约为30000m2。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为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在强夯压实土石方时,使用自动监测装置,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 事件二:在冬季低温施工时,发现填料中含有粒径大于150mm的冻土块粒,监理单位责令停工,并要求整改。 事件三:航站区所在的土质混合料填方区,每层平均布设了25个压实质量检测点。 2.问题 (1)在强夯压实土石方时,对其实时监控的内容有哪些? (2)在事件二中,监理单位为何要求停工及整改? (3)航站区所在填方区中,每层平均布设的压实质量检测点数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建立了工地实验室,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质量、型号、规格。在供货商提供了材料检验报告后,方可与供方签订供应合同。 (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公司中心试验室领导,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3)在施工过程中,实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要求,分清与实验室试验、检测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 (4)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15% 频率的抽检。 (5)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 (6)对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日期。 2.问题: (1)以上所列施工单位制订的原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的(1)~(5)条是否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逐条说明,若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指出改正。 (2)请说出第(6)条中,检验后和安装后的管理制度的要求。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