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9 07:46:40

[单选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教师的提问,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复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这是课堂总结( )的体现。
A.图表法
B.呼应法
C.复述法
D.比较法

更多"[单选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教师的提问,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单选题]某小学五(三)班第三节英语课上,吴老师让学生反复记忆本节课的8个单词后.开始提问学生,吴老师让学生小明上黑板默写这8个单词,小明写对了6个,吴老师对答错的单词进行反复提问,小明仍是不会,气得吴老师对小明说:“人家都是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你倒好,从哪跌倒,在哪跌死。”吴老师的做法( )
A.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B.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C.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D.及时指出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单选题]某中学七(三)班第三节英语课上,吴老师让学生反复记忆本节课的8个单词后,开始提问学生,吴老师让学生小明上黑板默写这8个单词,小明写对了6个,吴老师对答错的单词进行反复提问,小明仍是不会,气得吴老师对小明说:“人家都是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你倒好,从哪跌倒,在哪跌死。”吴老师的做法( )
A.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B.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C.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D.及时指出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简答题]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本节课有什么独到之处?
[单选题]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文意,最后板书这篇课文的结构:开篇寄思—往事回忆—结尾怀念。这时候有学生举手,提出既然课文题目是背影,那么可以以背影为线索,归纳为“不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对这位学生的发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的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并不是唯一答案,对文意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B.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以培养学生发挥自己见解的能力及创造能力
C.文意归纳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可以
D.当课堂发生类似情况,教师要予以正确指引,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层理解
[单选题]初中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教师由情境创设法引入本节课主题《卡门序曲》,和学生一起将音乐完整地聆听2遍,并介绍了音乐背景和曲式结构,并请学生一起学习了西班牙舞蹈,留下开放作业,请学生回家之后聆听其他乐章。上述案例当中,教师的课程当中缺少了( )环节。
A.分段欣赏音乐,关注音乐主题
B.新课导人
C.把握整体风格,扩展延伸
D.完整聆听音乐,体会情绪与结构
[单选题]( )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巳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 的教学方法。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简答题]材料: 教师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回答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简答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节课的模型并列举小学数学中的模型。(10分) (2)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单选题]赵老师拿了一枚曲别针到课堂上,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曲别针的用途,赵老师旨在培养学生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单选题]李老师拿了一枚曲别针到课堂上,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曲别针的用途,李老师旨在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简答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