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答题]萨德入韩、乐天被封
背景链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宪法法"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全面抵制“洋垃圾”
背景链接
【热点背景】
新华社推送了这样一条新闻: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根据这份实施方案,2017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背景介绍】
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便开始进口洋垃圾,这样做能弥补我国有些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90年代时,市场上很多国外的品牌的老旧电器便是通过这种垃圾进口的方式涌向中国的。
二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需求增加,只好进口洋垃圾来补充,这样的行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仍旧是利大于弊。
深度分析
【概念阐释】
什么叫做“洋垃圾”呢?“洋垃圾”是社会上的俗称,指的是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这些洋垃圾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污秽不堪的生活垃圾,它包含了各种发达国家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衣物、废纸、橡胶等方面的垃圾。
【危害】
一是污染环境。一般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垃圾中,常掺杂有为数不少的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污染中国环境,与我国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相违背。
二是危害健康。其中,特别是旧服装,它的来源广泛,主要出自国外的垃圾场和太平间,服装上沾满大量细菌,穿着以后,会使人感染各种皮肤疾病或其他疾病,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在市场上偷偷销售的旧服装虽经洗涤熨烫加工,但仍是传染疾病的污染源。
2017年底,我国将全面禁止洋垃圾;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意义】
国内:一是有利于我们国家人民的生命健康。洋垃圾可能会带来想象不到的疾病,危害百姓身体健康。二是推进国内环保事业。虽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也不是发达国家的垃圾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多!
国外:全面禁止洋垃圾,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一定程度让其西方国家摆正心态。一是很多垃圾出口国没有充足的基础设施,难以充分实现对废旧物品及垃圾的回收利用;缺少垃圾处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倒逼西方国家改革,解决此事。二是改变其:文化上的傲慢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先发优势让这些西方国家往往认为生产和消费属于自己,回收和处置垃圾则应该属于别人;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也明白,一些污染暂时是无法治理的。对于某些废弃物,发达国家本已具备比发展中国家更有效的处理技术,出于成本等各种考虑,选择不自己处理,而是转移出去。
[单选题]TRT氮气密封系统要求压力高于被封处煤气压力()Mpa,以确保封住煤气不外泄。
A.、0.01—0.02;
B.、0.04—0.05
C.、0.03—0.04;
D.、0.02—0.03;
[简答题]完善统计体系 助力经济发展
背景链接
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包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各类商务活动日益活跃,为传统产业打破发展瓶颈找到了突破口,并产生了大量多维度、高频率、可追踪的交易数据,为客观认识现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对传统的统计分析框架提出了挑战。数据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正发挥着引领全局、覆盖全面、贯穿始终的独特作用,引导着技术、物质、资金、人才、服务等资源各尽其用,在此背景下,需要完善统计体系,以及时反映经济运行状态,使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有据可依,助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综合分析
[“互联网+”下的数据新特征]
国家现有统计制度主要通过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抽样的方法获取调查样本,各有关部门以联网直报方式向国家统计局独立自行报送相关数据,通过进一步整合得到频率和指标较为固定的结构化数据。伴随着社会媒体、移动终端和传感设备等新工具的普及应用,包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进一步拓宽了统计分析的数据广度及深度。具体来说,日益丰富的海量数据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由低频数据转向高频数据。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和联网设备快速增长,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渗透,促进数据在不同机构及个体之间加速流动,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并使数据量级不断翻新,大数据来势凶猛。
第二,由低纬数据转向高纬数据。随着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可获得的数据维度不断多样化,并且同一主题在不同业务中的表现相互印证,为大数据征信提供便利。
第三,数据的可追踪性增强。传统数据大多采用抽样调查法获取,代表性不足,数据频率低,操作周期长,而互联网为我们高频率追踪个人行为提供了可能,便于根据用户特征进行组合分类,通过用户画像实现服务创新、精准营销及供应链优化等。
第四,由结构化数据转向非结构化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数据的非结构化趋势,综合使用传统调查方法和文本挖掘、爬虫等新技术获取异源甚至异构数据,为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提供便利,同时也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五,数据由高价值密度转向低价值密度。数据体量越大,数据噪音也越大,导致数据价值密度降低,增加数据的处理难度,但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可能得到的价值也更大。
面对“互联网+”下的数据新特征,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等能力,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互联网下的数据优势,实现数据由大规模到高价值的转变。
[传统统计体系面临的挑战]
数据源的极大丰富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完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统计的信息化水平,并赋予“统计现代化”更多内涵,经济统计体系也需要顺应潮流不断调整、完善。目前,传统的统计监测体系逐渐落后于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经济,不能完全满足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从统计角度看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从统计内容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催生了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跨时空流动,极大缩小了交易双方的沟通成本,拓展了商业空间,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大了统计数据的体量,丰富了数据来源,扩大了传统统计体系的监测范围。
从统计手段看,传统经济数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调查统计,通常为保证准确性而牺牲时效性,存在数据滞后性、缺乏多维度衡量等问题,难以及时系统反映经济发展状态,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传感感应技术等新技术丰富了数据处理手段,便于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收集、整理和应用大量信息。
从市场规模看,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及跨境经济等不同交易模式创新提高了交易效率,由互联网驱动的C2B运作模式进一步促进效率提升,在网民规模跳跃式扩张背景下,使得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不断膨胀,为深度理解经济运行机理提供了素材。
从产业结构看,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产业间交叉融合,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化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产业边界的模糊化程度,显著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分类标准及总体构成,造成传统统计框架下的统计漏出问题,存在对经济发展的低估现象。
[进一步完善经济统计体系]
进一步完善国家的经济统计体系,需要打破传统统计中的行业划分标准及以调研为主的结构化数据制约,广泛应用新技术手段,实现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对接,准确刻画电子商务经济向传统经济逐步渗透直至融合的进程,反映经济的综合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应有作用,并最终落脚于电子商务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测度,为经济转型升级程度提供量化依据。
第一,转变基于三产的传统统计观念以适应产业间的化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电子商务经济向传统经济的逐步渗透等,均促使行业边界模糊化,改变了传统统计体系依据行业分类来统计经济发展的思路,需要加以完善避免低估经济规模。
第二,综合使用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表征经济规模。国内外有很多机构通过构建相关指数来衡量经济活动中的单一层面,且各指数相对独立,指数间的关系并不明确,需要研究制定能全面表征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构造新的绝对指标直观反映互联网向传统经济的渗透程度。
第三,基于“总量+分布”的理念充分挖掘统计指标信息,实现数据端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传统数据分析,大数据的一个代表性应用便是做关联性分析,在关注总量的同时更应注重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在“总量+分布”的核心理念下,研究经济核算技术,形成有价值、高质量的数据集。
第四,构造代表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结合现有数据的分布特征及数据处理技术,对图像、音频等高维数据进行降维,从大量动态模糊的数据中导出可读数据,提炼出准确反映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内容,形成学界、业界普遍认可的统计指标,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现状。
第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破数字鸿沟。这就需要权威机构对数据资源实施统一监管。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改革创新是统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完善统计体系助推经济健康发展
[开头示例]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时期,对统计工作的需求表现出多样性。准确反映国情国力状况,全面记载和描述经济社会的转轨转型状况,及时报告和监测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广泛采集和分析社会舆情,是统计工作的基本使命。要增强世人对中国统计的信心,就必须从制度上保障统计工作不受各方面干扰的权利。因此,统计改革宜早不宜迟。只有建立了具有公信力的统计体系,才能为政府和私人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结尾示例]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更加深入人心,新时代的统计调查人定能以稳健有力的步伐,用法治精神凝聚统计力量、推进统计改革、夯实统计根基、提高统计质量,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调查建设,构建依法统计调查新常态。
[简答题]鼓励环保举报,维护群众环保热情
背景链接
北京市新版环境违法举报奖励规定于2017年4月27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有两点引人注目:一是最低奖励金额从原来的100元增加到200元。二是对重大环境污染线索且取证有一定难度或风险的,不再硬性要求举报人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照片或影响等,只需提供被举报对象名称、发生地、违法事实。经查属实的,即可对举报人给予相应奖励。
对环境违法行为举报进行奖励,北京不是第一家。安徽省2014年初出台暂行规定,对举报人给予3000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2015年2月,深圳市出台办法,将奖励的最高金额提升到10万元。各地纷纷推出环境违法行为举报重奖政策,彰显了依靠公众向环境违法行为“开刀”的坚强决心,令人倍感欣慰。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安徽省的暂行规定在试行的一年时间内,仅一人领取奖励;深圳市高达10万元的重奖,至今还无人问津。北京市此次调高举报最低奖励金额,能否走出“冷眼观潮”的尴尬,显然有待观察。
标准表述
[存在的问题]
重奖之下,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遭遇“冷眼”,凸显了其背后存在的诸多掣肘因素。
一方面,对举报人保护不力,直接令其顾虑重重而选择放弃。以安徽省的相关规定为例,举报人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环保主管部门核对信息”,然后“按照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领取奖金。如此这般,举报人的身份必然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报人必然心存顾虑,盘算可能遭到打击报复的风险,无奈之余只能选择放弃。
另一方面,举报人甘冒风险进行举报,领取高额奖金固然是其参与举报的动力之一,但相信更多时候,举报人不是仅仅冲着奖励,而是希望自己举报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揆诸现实,被举报的问题久拖不决并不鲜见,甚至举报后“烂尾”的情形也时有发生,这无疑令举报人心寒。
尽管新环保法赋予了公众参与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权利,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依法保护力度不够、公众担心被打击报复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在依法保护方面下足功夫。否则,就极有可能损伤公众参与举报的热情,不但悖离了立法的初衷,也直接抑制了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制度正能量的有效释放。
[意义]
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离不开公众的积极举报。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地才对此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索。只有被举报的每一起违法行为都得到依法处理,举报人才会由衷感到欣慰,也才会由此催生出更多人参与举报的“涟漪效应”。
重奖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固然重要,但有效保护其举报热情更为重要。公众参与环保举报热情的高涨,直接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改进与优化。因此,保护公众的举报热情,显然至关重要。
[对策]
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以北京市的改革为契机,全国各地也要修改当地的环境举报操作细则,对于群众的举报严格落实,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保护举报人的举报热情,这是打好环保“人民战争”的不竭力量源泉。
面对公众参与举报还心存风险顾虑的现实语境,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并构建起全方位呵护公众举报热情的长效机制。全方位的保护举报人的信息,允许匿名举报,只有如此,才能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群起而攻之的浓厚氛围。
[简答题]正确认识流行文化
背景链接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文化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作为时下流行文化的一种表象,“小鲜肉”“高片酬”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起、批评。其中宋丹丹指出,年轻演员中坏风气不少缺少监督和价值观引导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流行文化经历了悄然兴起、快速传播、蓬勃发展的过程。流行文化为青年人搭建了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提供了自我扩展的途径。但是,流行文化导致价值取向和社会角色类型错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充斥着暴力、色情、神秘主义倾向和封建迷信思潮等低格调的流行文化,因为其自身价值取向的偏离、迷失,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具有巨大的冲击力、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其产生,都有原因。有原因,不代表有道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分众化的市场,大众消费多元多样。并不否认,可能有些人喜欢“小鲜肉”,但绝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小鲜肉”。可在低级流行主义的影响下,整个市场只提供“小鲜肉”,根本没有其他内容,大众的多元需求无从实现。于是给人的感觉,似乎整个市场就应该属于“小鲜肉”。事实上,有多少需求被忽视和压抑。
在舆论场上,对“小鲜肉”的批评,正是对市场需求多元多样的注解。低级流行主义为什么流行,“小鲜肉”为什么越炒越热?这恐怕与一些制作方,不动脑筋、盲目跟风,有着很大关系。乔布斯最了不起的,就是凭着创新意识,走在别人前面。制作业需要乔布斯,文化市场何尝不需要乔布斯?文化市场应该“新意盎然”,最应该体现创新气息,可由于创新存在风险,由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加之没有形成跟风丢人、抄袭可耻的文化生态,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创新,都喜欢拾人牙慧。
青少年既是流行文化的受众,也是流行文化的制造者、传播者,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必然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年一代正确认识流行文化的利弊,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陶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对策第一,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探求行之有效的“攻守方略”,是应对流行文化的良方。首先,要守住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红色阵地。这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要义,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的精神风貌,集中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守住饱含爱国情怀、高尚情操、时代精神的校园味道,让青年一代在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灵魂洗礼,塑造崇高、独立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更不可忽视的是,要守住法律道德底线。只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教育疏导,流行文化中那些不健康的因素就无机可乘。
第二,大力弘扬主旋律,引导青年一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自觉应对,是治本之策。流行之于经典,不一定都是“对撞”,也可能是“对接”。流行文化灵活多样、不断翻新的表现形式是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我们可以留其形式、换其内容,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的新的有效载体。近期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在传播经典的基础上,吸引大众对文化原典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对这样的流行文化,我们自然张开双臂拥抱。
第三,更重要的是创新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才有生命力,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如此。与主旋律相合、兼取流行文化之长的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文娱方式的补充和拓展,既能丰富和活跃大众精神生活,也将在启迪文化自觉、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简答题]互联网金融
背景链接
围绕互联网金融是否需要监管及该如何监管的争执与困惑,传统金融界和互联网金融界纷纷调动各自资源展开新一轮舆论大战。由于求胜心切,双方在正常讨论之外,均抬出各自代表人物,说了不少不利于营造金融创新市场生态的“狠话”。
综合分析
任何创新都具有两面性,创新得当且监管得法,创新就能搞活市场释放社会活力,反之亦然。时至今日,不仅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已大步涉足互联 网金融,传统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险、信托等同样不甘落后。更有甚者,众多地方国企、民企乃至央企,均已出资参股互联网金融业务。经粗略计算,有形或 雏形初显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乃至衍生业务已不下40余种。这足以说明,互联网金融肯定是个不可遏制的、品种繁多的创新领域。
有鉴于此,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机构,均在紧锣密鼓制定整体或分类的若干监管规矩,《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纷纷把扶持互联网金融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承载平台,纷纷颁行地方版扶持政策和管理规范,譬如《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抢先落地就颇说明问题。
要使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百草园,从建园之初就得引入必需的园艺师,为互联网金融的幼苗施肥、打药、浇水、除草、剪枝、嫁接等等,而所有这些措施,就是对互联网金融作适度监管。园艺师的工作也可能伤及正常幼苗,这需要政府监管与业界形成良性互动。当前,作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是摒弃 “一山难容二虎”的排他性思维方式,清醒看到互联网金融的成长不是对传统金融的彻底排斥,更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对传统金融的信息化嫁接,以包容的认识论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方法论。
[简答题]校园文化建设
【背景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中,在校大学生的主题方阵获得不少关注与喝彩,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传递出的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的缩影。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发扬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多元化、多样态的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综合分析]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校园文化为青年人接受教育和个体成长提供了土壤和环境,不仅服务在校生成长成才,也将优秀文化的精神影响力延展到全社会,是当代中国的宝贵财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事业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时代面对青年群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务实的作风,激发青年在校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励他们勇担时代重任,主动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对策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思路。结合各个学校不同的发展历程、历史背景和学科特色,把时代精神和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学中。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教风学风建设不是大而化之的命题,而要从细节和小事做起。依靠制度规范校园生活,能更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更有力地增强青年群体的自律能力和自强意识。
要营造崇尚劳动、鼓励奉献的生活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宿舍和社区的管理,贡献自己的才智。提升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新论:培厚校园文化的土壤
[简答题]改善农村陈规陋习 树立乡村文明新貌
【背景链接】
近年来,关于一些农村的陈规陋习频频被爆出,受到广泛关注。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这些人情、吃喝、送礼等风俗习惯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情况越演愈烈,攀比之风盛行,排场越搞越大,许多农民都有了“面子”情节,更多的人有了“礼金猛于虎”的恐惧感。
【综合分析】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乡村陋习,究其原因,一个是传统风俗习惯;二是农村文化生活匮乏。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但是文化设施等基础建设相继解体,农村文化生活缺少了载体和有效的组织。近年来,虽然也有“文化下乡”活动,但其覆盖面小,周期短,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黄、赌、毒”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乡村的陈规陋习泛滥不可避免。这些陋习的存在,长期污染社会环境,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相关问题】
1、滥办酒席。过去,谁家有好事喜事,街坊邻居都会去道贺,谁家有了困难,大家也会去看望和帮助。但是,现在这些事情的本质已经变质了,一些人开始借机敛财,拉拢人情,特别是农村的酒席,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奇葩酒席,更有甚者,一些人修房子,买一头牛回家,搬一次家,都要大肆举办宴席,宴请全村人。这些畸形的消费成为了农民的生活的主要支出,礼尚往来变成了“人情债”。
2、盲目攀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地方出现了攀比之风,比房子,谁家房子修建的气派,导致大量住房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比彩礼,谁家姑娘出嫁,彩礼从原来的几千到现在的几十万,有的家庭要举全家之力,才能娶上媳妇,对于很多农村父母来说,儿子娶媳妇,已经成为一个家庭最沉重的经济负担。
3、赌博成风。由于现在农民生活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一些人无所事事之时,又没有其他可供消遣的娱乐活动时,不是聚在一起喝酒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整天沉迷于牌场上,不务正业,输钱事小,很多人昼夜不分的打牌,对家庭和谐也造成一定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家庭矛盾。不仅破坏了社会风气,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对策】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重要的任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深入研究当前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问题的形成原因,建立管用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要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坚持依靠群众。农民群众是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要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让群众真正成为这个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三是要依法依规。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必须加强制度保障,实施有效管理。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中要增加文明乡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不赡养、虐待父母等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出台有关政策措施要符合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内容要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关约束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要符合村民自治程序和规范。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要深入教育宣传和发动群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加强文化引领、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养成,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事,把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相适应,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充分考虑群众习惯和接受程度,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案例拓展】
榆林市
榆林市为了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遏制婚丧陋习和不良社会风气,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使农村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还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通知》文件。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高频金句】
1、乡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韩俊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内江新闻
3、只有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群众投身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步步为营持续发力,农村才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华网
【权威论述】
治理农村陈规陋习,基层在探索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但一些地方出现了思想工作不管用,硬办法又有法外施法之嫌。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遏制农村地区陈规陋习问题,需要中央相关部门牵头,出台统一的措施办法,齐步治理农村的陈规陋习,既开展春风细雨般的思想教育,又为其立出规矩,把组织的措施办法变为群众的行动,从而促进乡风文明,聚力建设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冯兴怀
【时评文章】
改变农村陈规陋习,还需久久为功
“拿不出高额的彩礼钱,致使儿子迟迟结不了婚”,“有丁点事都要办个酒席,收些人情钱”……近日,人民日报记者深入部分农村地区,专题调研农村移风易俗的有关情况。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已经认识到,推进移风易俗,眼下看,每家都是受益者;长远看,子孙们更是受益者。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但是一些乡村存在的陈规陋习,为害不浅。比如,天价彩礼导致一些适婚家庭债台高筑,酒席泛滥让人情债不堪重负,“白色消费”造成极大浪费,这无不说明:那些陈规陋习真该改改了,早改早好。
“我到过一些贫困地区,温饱解决了,但红白喜事花钱太多,搞一个婚礼花多少万,一下子又返贫了。希望你们通过乡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给大家减负。”总书记2018年在山东考察时曾这样对农民说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指出,要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一言以蔽之,移风易俗,利国利民,众望所归。
既然是陈规陋习,就说明那些“规”那些“习”存续时间已久,有着较为顽固的生命力,很难一下子改变和消除。但是,只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特别是找到切入口,运用好点子,抓住关键处,就能事半功倍。
什么是切入口?从面子入手。“宁荒一年田,不丢人情场”,农村是熟人社会模式,面子大于天。结婚索要“天价彩礼”,要的是面子;离土又离乡的年轻人返乡大办丧事,办的也是一个面子;有人办酒席,邀请了就得去,去了就得上礼,为的还是面子。爱面子,顾面子,讲面子,并非全是坏事,也是中国人重“礼节”的写照。但受陈规陋习拘束,被歪风邪气“绑架”,以至硬撑面子,甚至因此返贫,则就必改不可了。
破除这种不健康的面子观,既需要相关部门引导,也需要家庭成员提升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遭笑话”,到年轻人“多要了会被笑话”,再到最后“彩礼多少无所谓,不要都行”,看似是小家庭内对彩礼的探讨,但展现的是时代的进步。如果在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新观念,接纳新时尚,那么那些陈规陋习在农村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改变陈规陋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只寄希望于某一种手段。但是,只要更紧密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更巧妙切中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找准工作载体抓手,深化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舆论监督,因地制宜,该规范的规范,该引导的引导,就能逐渐显现效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敦风化俗,久久为功,只要持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仅能够改变陈规陋习,更能塑造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秦川)
[简答题]小人物 大能量
【导读】
背景链接:
3月9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截至3月8日,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其中共产党员占92.5%。
[提出观点]
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爆发期间,全国被病毒笼罩着,各地城市也像被摁了暂停键一样,无人再敢出门,城市无车水马龙,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只剩下灯火荧光灯。而有这样一群人不畏病毒做城市的守护者、传递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城市、守护人民群众,小人物,汇聚大能量温暖着寒冷的冬天。
[具体案例]
小人物,大能量,他们是他们是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日夜坚守在战斗一线,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个消毒箱,一把喷水枪,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消毒杀菌无死角;是最美逆行者---‘送菜英雄’,武汉90后菜鸟驿站站长苍禹威,疫情期间主动为小区住户送青菜、水果上门,为了保障安全实行无接触配送,每天坚持给2000户义务送菜;是省际交界处守护者—交通人,贵州省兴义高速公路管理处安龙路政执法大队-覃珊,疫情爆发期间接到上级返岗防疫通知后,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把年仅1岁的儿子交给婆婆看管,立即到岗并且主动请缨奋战防疫一线工作……他们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孩子,但却在危难时刻勇做先锋,用无私奉献守护一方人
[原因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不泛小人物汇聚大能量的事例,古有三百名义士,救秦穆公于危难,并让秦国度过危机,反败为胜;近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不被日军活捉以及武器落入敌人手中,纵身跳下悬崖;今有湖北菜农疫情爆发期,人们都选择在家时,他通过边行驶边问路的方式自驾十公里为援鄂医疗团队免费送菜……。从古至今,华夏儿女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付出一份力,小人物用小爱汇聚大爱,温暖你我他。丰功伟绩的大人物必然是我们学习、推崇的榜样,而最能影响我们的还是身边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从生活细微之处感动着你、提醒着你勇做自己,发挥属于自己的光芒。
[权威表述]
1.总书记说过,“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2.总书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对策]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理应传承、弘扬中国优秀精神,学习优秀案例,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发挥小人物也能凝聚大能量大作用。发挥小人物大能量,要有敢于担当、不惧风险的精神,在面对紧急情况勇做先锋,带领号召人民群众一起面对;要有“无我而利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做事不求回报,面对抉择优先考虑他人。
[新闻链接]
民政部:53位城乡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3-09/9118836.shtml
[简答题]90后书写战“疫”担当
【导读】
背景链接: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与疫情的激战中,我们看到很多年轻的身影。我们很难一一获知他们的名字,可是我们从他们身上却找到一个共同的标签——“90后”。
在不少人眼里,90后似乎和“非主流”、“太脆弱”、“不敢吃苦”等联系在一起。但疫情发生后,这个年轻的群体却“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展现出勇敢、独立、坚强的青春形象。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90后的责任与担当。
提出观点:
90后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
综合分析:
纵观抗疫战场,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恢复生产,“90后”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当国家需要他们时,这群青年没有临阵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这些青年知道,正是国家的发展给个性发展以机会,正是社会安定给青春绽放以舞台。所有的个性张扬,所有的个人成长,都与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紧密联系。战“疫”,是保家卫国的战斗,也是守护自己生活微光的战斗。
举国战疫之时,“90后”镌刻下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我们并不是想做英雄,此刻我们只是想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 一对“90后”年轻情侣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道出了这个群体朴素的信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请组织考验我!”深圳6名抗疫一线的“90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勇斗新冠病毒筑牢信仰的基石。一位“90后”主播捐款1.5亿,更多的“90后”加入志愿者队伍,书写着疫情之下的凡人善举……几年之后,几十年之后,人们回望这段时光,“90后”守护与抗疫的故事一定会成为令人感佩的历史书写;而这一代“90后”在和后辈追忆青春岁月时,今天的选择也必将是他们珍藏永久的生命体验。
正如一位“90后”所说:“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像黄文秀一样的“90后” 披星戴月,把爱与希望种在贫困群众心中;凉山森林火灾中,24位“90后”消防战士勇敢逆行,用生命诠释了烈火青春;在这场战疫中,”“90后”掷地有声,“非典那一年,我还是个孩子,是你们冲在第一线,为我们遮风挡雨。现在,该是我们去扛起重担的时候了。”内心奔涌着爱国情怀,肩头扛着责任担当,“90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已经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青春载体。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绵延不绝5000多年,正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场接力跑。这次疫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娄山关”、“腊子口”。面对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挺身而出,逐步成为支撑社会的栋梁材、承担重大责任的主力军。他们的担当和作为,让我们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更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提出对策:
满怀必胜信心。我们要将这种必胜的信心体现于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因为满怀必胜信心,我们必须选择相信真相,充分尊重客观事实,敏锐识别和坚决抵制在疫情防控中蹭热点、博眼球甚至混淆视听、贻误战机的谣言,绝不能让谣言大行其道;因为满怀必胜信心,我们必须选择相信科学,充分尊重医学判断和科研成果,既避免消极无望的悲观情绪,也避免麻痹大意的盲目乐观,保持客观理性,从容应对疫情。
激燃英勇斗志。要求我我们坚决履行好自己在这场战斗中所承担的角色职责。作为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的公民个体,我们要自觉履行好公民基本职责和义务,主动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自觉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严格做好体温监控和其他身体状况自我监测,全力做好自我保护,做到律己不添乱。作为要对家人的健康安全负责的家庭成员,我们要积极承担好所肩负着的家庭职责,主动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宣传,引导家庭成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并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公益活动,做到帮忙不添乱。作为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的普通职工,我们要努力完成好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努力承担使命职责,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积极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
材料来源:
求是网:用必胜信心激燃英勇斗志
http://www.qstheory.cn/wp/2020-01/31/c_1125516089.htm
求是网:战“疫”,90后勇往直前
http://www.qstheory.cn/wp/2020-02/04/c_1125529127.htm
人民网:举国战疫,“90后”书写担当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0/0219/c1003-31593301.html
[简答题]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背景链接
2017年,我国将全面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允许文创产品收入纳入预算统一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与文博单位深度合作等一系列“政策红包”,力争调动文博单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消费。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创意文化产业”的概念。
解析
许多人认为,文艺工作与文化产业泾渭分明。从文化管理体制看,这或许是事实,但从文化发展规律和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意文化产业”的新提法,架起了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间的桥梁,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创意文化产业”有望为文艺创作生产的全过程提供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的支撑,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丰富创作手段,增强文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核心竞争力。
第二,文艺创作有望为“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质内容,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当前,文化产业缺少的不是融合发展的方向,而是融合发展的筹码。只有加强文艺创作,文化产业才能获得强大的内容支撑,才有机会通过“创意文化产业”创造出“现象级”的产品,才有资本去和其他产业谈“跨界整合”、“融合发展”。
第三,“创意文化产业”有望打通文化生产的全流程,代表着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文化生产的过程包括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四个环节。文艺创作原本就是文化生产过程的起点,而文化产业则是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之一。“创意文化产业”的提法将原本人为分隔的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联结在一起,遵循了文化创作生产的规律。
[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崭露头角,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文化创意项目,但是综观整个文创产业,既没有实现像韩国那样的整体性崛起,也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拿韩国来说,不仅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更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长远筹划,甚至专门成立“文化振兴院”、“创意韩国实验室”等专门机构进行“术业专攻”,也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红包”,“韩流”才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文化现象。我国实施的这些“政策红包”,当然也可能会成为文创产业突飞猛进的契机。
不过,不管是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眼球经济”也好,“注意力经济”也罢,归根结底,其核心就是原创和创新。但是反观我国文化创意行业,原创性和创新度一直是一大软肋。就拿影视娱乐业来说,一线影视节目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原创性成了稀缺资源。“超级女生”大获成功之后,选秀节目遍地开花;《爸爸去哪儿》火了,于是满屏都是亲子秀;《奔跑吧兄弟》走红,综艺真人秀被竞相模仿……无怪乎有论者揶揄道,在过去的几年里,观众们看着整个华语乐坛的退休歌手轮番把歌唱类季播综艺上遍了,看着演员们把旅游名胜走遍了,看着明星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一味地模仿,一味地跟风,而不是在原创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动脑子,文化创意产业也就只剩下“产业”而毫无“创意”可言,最终伤害的恰恰是整个行业生态。
[参考对策]
总结:
一是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支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以市场为主导,鼓励创意、设计类中小微企业成长,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领域,设立创意中心、设计中心,放开建筑设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四是突出绿色和节能环保导向,通过完善标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等方式加强引导,推动更多绿色、节能环保的创意设计转化为产品。
五是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蓬勃发展。
热点素材
[标题示例]
1.文化创业产业发展 根本力量是人才
2.互联网金融助力文化创意产业
3.创新融合 拥抱文化创意产业新时代
[开头示例]
示例一
创意产业是跨学科的概念,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一般来讲,创意产业要从信息社会的宏观背景之下来理解,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创意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力主要并非来自价格而是来自创新。
示例二
创意改变生活,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真正的财富源于由创意人员的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等各方面所构成的创意,这是文创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实现文创产业增值的重要源泉。也就是说,包括创意设计在内的整个文创产业都属于“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创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能否建立一支适应文创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关系到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尾示例]
示例一
文化润物,最在无声处。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正步入“深水区”,随着更多积极信号的释放,文化创意产业也将进一步点亮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星星之火。
示例二
对于文创产业而言,文化资源不难发掘,“政策红利”也容易追赶,但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积淀,则需要及时地打通“任督二脉”,这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兴盛的关键。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意义毋庸赘言,但是文创产业要真正发挥出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尚待整个社会原创意识的觉醒和创新思维的爆发。
[简答题]保障节日安全 需要科学管理
背景链接
岁末年初,节日氛围日益浓厚,城市商圈往往人气“爆棚”,人潮汹涌。如何确保公共安全、维持社会秩序,防止出现类似上海外滩踩踏惨剧,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2016年平安夜、圣诞夜期间,一些城市对城区主要商圈实行交通管制,有的要求商场提前一小时停止营业,有的安排轻轨、地铁过站不停,公交车临时改变线路不进入商圈站点,并且这样的非常规措施在元旦之前的新年夜还将延续。
综合分析
进行限制的做法的确起到了避免人群过度聚集、减轻安全管理压力的积极效果。但另一方面,这些非常规的交通限行也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引发一些争议。多个公交站、地铁站不再停靠,乘客无法换乘公交地铁,有人因此没能赶上飞机、高铁,有人进商圈购物却只能走路回家,市民的正常出行受到影响。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安全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底线,必须摆在第一位,一刻也不能放松。但对群众来讲,节日生活和出行是否便利同样重要,它事关群众的基本生活感受,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如何统筹兼顾、在安全和便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二者相得益彰而不是互为矛盾,考验着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城市的管理者似乎得了“限令依赖症”,从节日交通限流限入,到开车限行限号……遇到问题就选择一“限”了事,管理简单化,把方便留给自己,把不便留给群众。本该“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就成了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对策措施
老师总结,不是只有“限”才能达到保障节日安全的效果。为了实现交通秩序安全平稳,完全可以选择加开公交地铁班次、缩小行车间距、延长运营时间、加强交通疏导等措施来实现。我们也看到,南京、成都等城市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平安夜延长地铁收班时间,以满足市民过节出行的需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的城市管理应当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确保城市节日安全,也应尽量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生活,不能简单地一“限”了事。
[简答题]教育应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背景链接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长久以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是职责所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以教育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使命在肩,任务艰巨。
我们要充分认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用创新拥抱新时代,以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中,完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实现教育事业的时代价值。
标准表述
[内涵]
在一些人看来,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这个观点还不够全面。科技创新是重点,但不是全部。各个领域、各个门类都需要创新,都有创新的任务。创新有不同的程度,只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就都是创新的范畴。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各式各样,有跟进式创新,有蛙跳式创新,有容错式创新,只要是创新,都应该鼓励。我们倡导的创新,是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承担起来的任务,是创造好的土壤和环境,让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承担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当前,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动手能力、问题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数理、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明显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新气象。全面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不是把培养创新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是今天衡量教师和学校是否优秀的重要维度之一。
[对策]
总结,首先需要理念和认识的提升。要从教育公平的高度和广度来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的培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要因人施教,要有针对性,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在潜能、个性、志向等各个方面有独有的特征,对他们施以合适的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更广义的教育公平。从古今中外涌现出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来看,其背后往往都有良好的教育作为支撑。
另外,需要机制上的创新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环境,更需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绝不应只是大学或者科研院所的任务,而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打通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大学、科研院所到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几级教育要形成联动,形成一个对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保护、激励、科学引导的机制。
[简答题]城市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背景链接】
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天津的曲艺和民俗文化、广州的岭南特色建筑……提及这些城市的文化特色,不仅国人耳熟能详,也成为这些城市享誉国际的“文化名片”。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凝聚力的增强,不仅意味着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意味着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治理水平的提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要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综合解读】
[提出观点]
城市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房屋只构成镇,市民才构成城。”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文化,所以“未来的城市应该围绕人的生活品质来做,这是千年大计,这是创造未来的城市”。
[权威论述]
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城市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现状分析]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城市文化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发展问题,因为人的幸福感是城市文化建设追求的最大的善。城市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脱离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共同构成城市文化建设这个大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城市文化建设之魂。
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为了生存或者是追求时尚,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当中,忽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甚至是主动选择遗忘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致使一些城市的历史文脉被无情地斩断,城市被迫失忆。失去记忆的城市犹如失去灵魂的人,成为毫无内涵和特色的钢筋水泥堆积物,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怪状。为了防止此种态势继续蔓延,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辨识度。有必要挖掘地方文脉,注重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传承与发扬富有地方特色的老字号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想中的城市文化]
有灵魂的城市文化是以市民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为中心,也就是所谓的幸福感。幸福感主要来自于精神的愉悦和自由的表达。一个城市如果能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生活文化场景的话,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他们的才华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他们就会感到真正的快乐,人们就会自愿地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并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这样的城市才会有魅力、有吸引力。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才有可能享受到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待遇。
有灵魂的城市文化是具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水平的必然产物。城市的发展,在最初的阶段离不开经济的腾飞,但如果想进一步的发展,就要重视文化建设。未来城市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上。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需要一部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来引领发展潮流、掌控大局。近几年来,中国有不少城市出现了“抢人大战”,为了吸引人才,各大城市和用人单位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有了人,一切事情都好办了”足以说明人才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大批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是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而且要留得住、用得好。一座城市怎样才能留住人才呢?留住人才恐怕不能只靠制度约束和政策的捆绑,而要依靠文化的吸引力。要靠一个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参考对策]
城市文化建设要把城市的“根”留住。继承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历史文化成果,一方面,回忆过往,保护遗产,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要让传统为现代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当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东西会显得不合时宜,为此城市文化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和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实际,进行创新发展。要坚持古今中外一切精华,兼收并蓄,皆为我用的方针,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进行文化创新,使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特质,外来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具有本地特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建设在尊重前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城市文化建设应尊重古人,聚焦今人,兼顾后人。
城市文化建设应以人的“需要”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是有意识的类存物,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标志。人除了有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上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会引起新的需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成为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建设之魂
2.打造现代城市文化“金名片”
3.用文化传承滋养城市“灵魂”
[精彩开头]
示例一
一座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一株深扎于土壤的古树,它不仅在千年前花开一树,让人们看到它的绚丽多姿,于千年之后依然芳泽四海,以更加蓬勃的姿态焕发出亮丽风姿惊艳于世。“秦淮灯彩甲天下”,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元宵节,朱元璋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于是从明代开始,秦淮河畔灯火之盛天下无双。在700多年后,丁酉年元宵节当天,秦淮灯会人流总量超过60万人,不管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想去重新拾回儿时的记忆,还是慕名而来的寻访者想去一睹秦淮灯彩的风采,这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更是对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回馈。
示例二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社会变得包罗万象。同时,城市秩序还日益受到现代科技网络和多样生活观念的冲撞。新形势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急剧扩大,我国城市文化遭遇了城市生态环境、市民文化素质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伦理困境。其中,文化建设、文化治理滞后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质量。
[精彩结尾]
示例一
总之,以人为本是城市文化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以什么人为本”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提,“以人的什么为本”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怎么以人为本”是城市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只有理顺以上三者的关系,只有以人为本而建立起来的城市才是真正的美好城市,才能满足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文化建设才有意义和价值。
示例二
亚里士多德曾说, “人们为了生存聚集于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 ”我们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继承、创新传统,目的都是要实现城市作为人“诗意栖居”之地的理想。而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遗产,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长存常新,永葆活力,为实现中国城市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建设之魂
人民日报:打造现代城市文化“金名片”
新华报业网:用文化传承滋养城市“灵魂” 作者:菉葭苍苍
中国艺术报:从建筑看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放日报: 从城市文化伦理到城市精神 段钢
[简答题]深化改革 思想再解放
背景链接
2018,改革开放第40年。这些年里,禁锢的思想被解放,僵化的生产关系被更替,单一的生活方式被打破。改革再出发,动力和方向在哪里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广泛的讨论。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二次会议上,给出方向:“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在2018新年贺词中,坚定不移,“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久推难动的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打破坚冰;大量行政审批事项,被下放或取消……过去几年,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迭起,一些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强势推进,一些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被逐步突破,越来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什么叫“行动最有说服力”,什么叫“为了人民的改革”。改革,化身为醒目的执政标签,凝聚成最大的时代共识,寄托着万众的幸福梦想。
公考角度解读
[权威论述]
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
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面临的问题]
经济危机以来,我们对未来充满种种焦虑。从客观层面来讲,好改革的都改革完成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
从主观方面来看,精神懈怠病、改革疲劳症在一定范围蔓延,折射出一些人的畏难情绪。在这个意义上,如何继续推进改革,不仅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场关乎中国信心的重大工程,还是一场对执政能力的直接检验。
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在经济新常态下谋划改革,在政治新生态中推进改革,激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涵养的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意义]
解放思想是先导。40年改革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1978年,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齐齐掀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中国人民从此破开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从困惑中觉醒,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量。
思想的解放,让中国人民有无限的勇气、智慧和创造力。对一个曾把祖宗之法看得重于泰山的民族来说,解放思想是所有奇迹的根源,也最让亿万国人获益。击穿封闭僵化的樊篱,荡涤万马齐喑的沉闷,新时代的中国才能充满希望,充满无限发展潜力。
[原因]
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决策层对思想解放的强力呼吁,正是源于一些舆论对改革还有顾虑,一些领导干部不愿真正动脑筋想问题,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改革要进行到底,思想不解放就是最大的阻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走出新路,才能形成更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
历史与现实启示我们,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总是相互激荡、彼此成就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眼下最需要解放思想的,恰恰是部分“曾经阔气的”和“正在阔气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主动或被动,经历了改革的变迁,得益于改革的成果。时至今日,部分人变得抱残守缺,惰性成习,有意无意抗拒或回避改革的时代伟力。行进中的中国,呈现出的多种矛盾与冲突,往往也是部分“曾经阔气的”、“正在阔气的”为了守住和扩大既得利益,钻体制的空子制造出来的。如果继续改革,势必会动他们的蛋糕,革他们的利益。
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没有改革,反腐就不会完全彻底;没有改革,作风就难以根本转变;没有改革,发展就没有持久动力。
[对策措施]
开启改革新征程,尤须强化“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改革突破”的因果链条,尤须警惕思维固化、重视“使思想活泼起来”。高举思想解放旗帜、始终保持进取姿态,让改革认识论、方法论与日新月异的改革实践相匹配,方能助力破解矛盾难题、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日益呼唤新的思想动能。打开闸门,引领思想再解放,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书写改革新篇章,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文章素材
[标题]
1.改革要敢于“破”善于“立”
2.改革要有定力,也要有毅力
[开头]
示例一
回首这几年,改革大潮强劲激荡,节奏却蹄疾步稳。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改革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推进,一些多年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了。改革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浇灌着每个人的梦想。改革开放40周年,急需我们保持定力,把改革大业推向前进。
示例二
中国40年的改革,不仅让人民有获得感,而且让人民有幸福感。而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出发点是让人民有获得感,落脚点是让人民有幸福感。当下,人民的获得感是改革的“试金石”:人民有获得感,获得感越强,改革越成功,越容易全面深化;反之亦然。
[结尾]
示例一
开弓没有回头箭,攻坚关头勇者胜。今天,改革进入勇闯险滩、啃硬骨头的深水区,政治定力更是改革巨轮乘风破浪的航向标和压舱石。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以坚定不移的决心、一鼓作气的气魄、求真务实的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示例二
改革既要敢于“破”,更要善于“立”。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跳出局部利益的“小天地”,在大局下推进改革,着力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切实做到公平公正,更好地增进共识、减少改革阻力。
[简答题]协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背景链接】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美好生活创造了巨大空间。然而,AI换脸风波、人脸数据公开售卖、大数据公司滥用用户隐私等个人信息保护难题,也成为互联网时代民事权利保护的一大痛点。为了更好趋利避害,就要更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应当明确,技术创新和法律供给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而言,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综合分析]
现在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问题就可解决;另一种观点认为产生上述问题是因为法律没有跟进,只要加快法律供给的步伐,难题就可破解。事实上,无论是“过度迷信技术”,还是“简单认为法律滞后”,都是把法律与技术割裂开来。不管是法律还是技术,如果只有单方面发力,即使能取得一定效果,也难以起到根本作用。
一方面,欠缺法律保障的技术创新是盲目的。比如说,在人工智能应用中,可以在后台算法中嵌入收集敏感个人信息的禁令。但算法决策中相关指标的选择和赋值,都是人为设定的,算法的设计者不可避免地将基于自己立场的主观价值注入算法中,从而使“敏感个人信息”的范围发生偏离,进而影响“禁止收集敏感个人信息”指令的实际执行,直接危及个人信息的保护。
另一方面,欠缺技术支撑的法律供给是空洞的。我国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已经初具规模,比如网络安全法、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而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也有一章的内容专门规定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可以说,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我们的法律供给并非不足。
[参考对策]
要通过技术支撑,把法律条文转变为实际监管行动。比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所谓的“数据可携权”,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很好地消除数据格式壁垒,形成终端电子设备均可读的通用格式,则“数据可携权”作为一项个人信息权益内容也难以落实。可见,技术创新每天都在进步,法律供给也应该主动运用新技术,成为管用的、能运转起来的制度安排。我们既要善于利用技术创新的红利,让技术成为法律调控范围内的利器;也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价值,让法律成为技术可行基础上的善法。唯有如此,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才能更上层楼。
以安全为导向、以场景为基础,划定安全风险边界。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安全为导向、以场景为基础,划定安全风险边界,是治理的基石;严厉打击非法利用或售卖个人信息的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净化数据产业生态,才能让信息更有价值。致力于为行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公众安心共享信息,我们的数字产业就会行稳致远,前景更加可期。
多方合力构筑信息安全防护网。强化监管,对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借助市场的力量,探索建立安全市场的第三方制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为隐私保护架起坚实屏障……政府、市场和技术协同发力,才能构筑个人信息安全的立体防护网。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协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新论)丁宇翔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喻思南
[简答题]开放机关食堂可成为“双赢”选择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12日11时30分,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准时开饭,来自史集街道的王维奇、陈业瑞、刘传航等3名农民工各自端着盘子,跟县里的机关干部们一起排队打饭,然后与干部们坐在一起用餐。这个机关食堂价格实惠,午餐9元就能吃饱吃好,而且对社会无门槛开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12月13日《现代快报》)
综合分析
[意义]
政府内部食堂对外开放,体现了当地政府亲民、爱民、接地气。普通民众走进机关食堂,与机关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是另一种请进来的接地气。市民与机关工作人员在一个锅里打饭,一张桌子共餐,更显亲切,用餐过程中,市民可以感受机关公务人员真实的用餐现状,对身份特殊的公职人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机关工作人员接触各行各类的群众,可以聚集更多的民意和传递更多的上层信息。通过用餐互动交流,既增进了感情、又增长了见识,既打破了神秘、又消除了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政府内部食堂对外开放,是改进作风、深入群众的体现。机关食堂对外开放使得机关单位更加透明,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使广大群众对机关干部的生活有了真正的了解,消除误解,增进了解,一举多得。对于政府机关和党员干部来讲,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传递出了亲民爱民、艰苦朴素的党风政风,增长了见识,融入了群众,实打实的践行了群众路线。
政府内部食堂通过对外开放,低廉的价格会吸引就餐人员不断增多,势必会增加食堂的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缓解由就人员不稳定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还可以把机关食堂的一切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在公众的眼皮底下,公众监督的力量也才会更强大,这对奢侈浪费、公费大吃大喝会起到很好的监督警示作用。
[影响]
政府食堂对外开放,势必会提高管理成本。比如,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大都选择“一荤一素4元”价廉质优的菜品,加大了食堂的亏损面;又如,随着来自社会上的就餐人数剧增,对政府工作人员就餐和休息,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再如,食堂就餐人员变得复杂起来,饭菜需求量大增,将会引发后勤保障和安保人员对公共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的焦虑。
可见,政府食堂对外开放之后,亏损加重、影响公务员的工作和生话、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叠加,可能会转化为政府食堂对外开放难以为继的充分理由,最终导致“开放”措施不得不中途停摆。
参考对策
机关食堂对社会开放需要因地制宜,既要保证干部与群众消费的平等,同时也不能加大财政负担。政府后勤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既要保持“略亏”服务特色,又要满足多样化就餐需求;既要保证政府工作人员正常的就餐和休息秩序,又要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既要使食堂供应的饭菜品种多样、价廉可口,又要确保食品安全。
[简答题]中国式工匠精神
背景链接
2016年,“工匠精神”这样一个词突然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特别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之后,它还被选作了2016年的年度流行词汇。
若要细论起来,“工匠精神”虽源于中国,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闻名于世界。日本的工匠们,做事时全副精神投入,认真仔细,无论大事小事,一丝不苟,遇到难题,契而不舍,精益求精,让日本工艺品制造业傲视全球,这其中的精神基础就是“工匠精神”.但是,我们应该参考日本“工匠精神”,放弃追求眼前利益,转而选择将灵魂融入产品之中吗?“工匠精神”到底适合中国吗?
综合分析
何为工匠精神:
日本从传统工艺品到现代制造业的各种生活家电、汽车、建筑等等,都十分地制作精美,做工精细,故障率极低,这是举世有目共睹,人人欣羡,日本自己也颇为自豪的。很多人,包括日本人自己,都将这一切归功于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目标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此乃所谓的“工匠精神”.其中的内核是,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在日本的街头巷尾,无论是吹糖人的老师傅,还是寿司店的厨师,都认真地对待着手中那一小枚糖人、一小块寿司,想给眼前的顾客送上最完美精致的那一枚糖人、那一块寿司。
优劣共存,需要辩证看待:
这种精细捉摸下诞生的产品,自然是高质量商品,能够满足高层次客户的需求。工匠们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客户沟通,满足、完善客户的需求。同时,正因为工匠们在努力捉摸,想要做出行业里最高、精、尖的产品,才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进,不断创新出惊艳的作品。可是,做匠人的多了,却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就连日本人自己也打起了问号。深入探寻,将自己的职业研究到极致,这必然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这也就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日本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成左右。 也就是说,日本人要做出跟美国人同样的产品竟需要两倍的劳动力,或两倍的时间。花费过多的资源、人力和时间,产量变少了;社会资源有限,其它的行业也许又会因此缺乏了资源,所以有观点认为,“工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目前日本低迷经济的诱因之一。
同时,高成本必然要转嫁给消费价格,所以日本的服务行业价格变得非常昂贵。可是,国际上多得是比日本更便宜、质量还过得去的产品,这种做法不利于国际竞争,日本企业也赚不到多少钱。就连日本人,也在思考,传承多年的“工匠精神”并不是一点缺陷都没有,是否应该向美国的快速、高效的模式靠拢一点点呢?
发展方向及建议:
在日本尚且如此,转嫁到国情不同的中国又真的行得通吗?别忘了,中国和日本最显眼的一个不同,就在于庞大的人口,也就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消费者会像日本人一样愿意花再多的钱购买精致的东西和一流的服务。日本电器公司夏普的失败就是个好例子。这家公司在液晶的研究领域里位于世界一流,在日本说起液晶平板电视机指的就是夏普。夏普建设了最先进的工厂,却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最终被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收购了。若是换到中国,消费市场上层次诸多,每个层次的人数更是庞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财力去支付高成本的产品,或是对高级、高品味的事物有着追求。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市场,质量过得去又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才是大众的选择。在中国,大规模做小、精、尖的工匠产品,或许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只能变成所谓上流社会炫耀展示的资本。再加上,中国不得不在数年后面对,因少子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局面。
在那样的局面下,效率变得重要,没有自动化的生产和服务,很难填补上劳动力的空缺。如今的日本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这正是日本目前的困境。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真的有让“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吗?
走中国式“工匠精神”: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发展“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长期走高产、低成本、低质路线,让“中国制造”俨然成为廉价商品的代名词。依靠这样的产品,也走不了多远,目前就正处于瓶颈时期。不管是工业还是服务业,中国唯有提升附加价值,才能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重新焕发生机,所以才有了领导层多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以期能启发工商界,研究出更加高质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困局何解,唯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匠精神”.
人民网刊文这样解释中国的“工匠精神”: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中国式的“工匠精神”更聚焦于精神层面上的精细,让每一个从业者都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不因为过度追求速度而丢失质量,丢失精致,也不因为过度追求精致,而徒耗时光、人力。把握好一个度的中国“工匠精神”,才能带领中国走向更好的未来,避免日本的弯路。希望未来的中国人,不仅是从业的匠人,而是全体国人,都能对事情执着,精细地做事情,让“工匠精神”成为全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