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4 14:52:17

[简答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更多"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
[简答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学说的作者,并概括材料一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意义。
[单项选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材料中“两个学说”是指()
A. 亚当·斯密《国富论》和卢梭“社会契约论”
B. 牛顿经典力学和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C. 《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D. 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提出
[单项选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写道:“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存竞争”学说取代了人类对宗教的信仰
B. “阶级斗争”学说改变了全人类的政治制度
C. 两个学说都产生于19世纪末期
D. 两个学说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单项选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名词解释]阶级斗争
[单项选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竞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晚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单项选择]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是()。
A. 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B.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
C. 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
D. 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
[简答题]什么是阶级斗争?
[单项选择]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A. 思想观念的分歧
B. 物质利益的对立
C. 宗教信仰的不同
D. 政治主张的差异
[单项选择]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
A. 社会政治格局的改变
B. 各种政治主张的对立
C. 各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D. 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根本对立
[单项选择]()为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批判的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毛泽东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单项选择]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 唯一动力
B. 最终动力
C. 根本动力
D. 直接动力
[单项选择]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单项选择]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
A. 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 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
C.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 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
[多项选择]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
A. 社会政治关系的发展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C. 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D.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多项选择]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A. 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但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
B. 突出问题是和平演变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化到严重冲突的地步
D. .一般限制在法律程序范围内解决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