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3-07 03:50:14

[单项选择]清朝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嫁之人”。他的这一做法()
A. 表明统治者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
B.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表明封建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更多"清朝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耕稼一人。”其中的“工作之人”是指()
A. 政府机关人员
B. 农业生产者
C. 贵族与官僚
D. 工商业者
[单项选择]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这反映出清朝实行()
A. 海禁政策
B. 重商主义政策
C. 抑制农耕的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
[单项选择]清朝雍正帝说:“凡士农工商,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 抑农经商
B. 贱农重商
C. 重农抑商
D. 工商皆本
[单项选择]

以下哪些言论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
①“市井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②“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③“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乱④“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单项选择]“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 农商并重
B. 重农抑商
C. 农本商末
D. 闭关锁国
[名词解释]本务机车
[名词解释]清朝
[单项选择]

雍正皇帝曾显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一政策()
①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
④导致官僚、地主和商人三维一体商业发展模式的产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单项选择]极大鼓舞清朝统治集团夺取天下信念的是:()
A. 洪承畴
B. 吴三桂
C. 范文程
D. 孔有德
[名词解释]本务机车走行公里
[单项选择]清雍正帝说:“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 抑农轻商
B. 贱农重商
C. 重农抑商
D. 工商皆本
[简答题]

材料一: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清·雍正帝语
材料二:《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一书中记述到:1851年伦敦博览会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上海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费城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有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等。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材料三: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依据材料一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做法也反映了上述社会经济思想主张?(4分)这些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简答题]

材料一:清朝奉行的“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进一步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同时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禁海政策……对西洋器物当做“贡品”“玩好”收藏,如英使马嘎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
──摘自岳麓版教材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禁海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地位一落千丈……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终于在近代的前夜迟滞了。
──摘自岳麓版教材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总趋势。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