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5 04:43:03

[单项选择]《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 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 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 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更多"《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 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 中国瓷器业不遗余力的开拓海外市场
C. 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D.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单项选择]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②明清鼎盛时期综合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简答题]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重要的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制约这一时期我国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根本原因。
[单项选择]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社会思潮的变化
C. 社会上层的倡导
D. 传统文化的影响
[单项选择]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了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社会思潮的变化
C. 社会上层的引导
D. 传统文化的影响
[单项选择]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②在经济领域已经出现新旧冲突的征兆
③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②在经济领域已经出现新旧冲突的征兆
③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中国明清时期的黄宗羲和近代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们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自由、平等
D. 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
[单项选择]明清时期,由于中国的绘画、园林、瓷器、经籍等传入欧洲,使得当时的欧洲盛行“中国风”、“中国情趣”。如果中国只有瓷器。没有经籍的思想内涵,是不会产生当时中国真正的大国影响力的。这种软文化与硬文化的相互倚重体现了矛盾的()
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条件性
D. 同一性
[判断题]明清时期是中国算学最顶峰的时期。
[单项选择]“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A. 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B. 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C. 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D. 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向欧洲传播。1585年,由西班牙传教士门萨多撰著介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的宏著《中华大帝国史》出版,掀起了大规模的“中国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十分崇拜,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挂孔子的画像。另一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中国文化作了许多研究后,惊喜地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从政治理论到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地位和魅力。随着输入中国货品的增多和介绍中国国情的书籍的大量出版,欧洲人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向往,不少欧洲人欣赏甚至模仿中国风尚。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国服装出现在满朝文武面前;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文人端着景德镇的茶碗品茶……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材料三
1840年前后,清朝拥有一千七百多所府、州、厅、县的各类官学,4500余所大大小小的书院以及为数更多的义学、社学、私塾。每年有几十万名士子参加各类科举考试。1860年后中国出现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并由政府选派二百余名学生出国留学……1904年全国共有学堂4222所,学生总数为92169名。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使得传统的私塾失去了其主要作用而没落或转型。1909年学堂总数增至52348所,学生总数达156万多名。1905年底中国留学日本学生8千至1万名,1906年估计人数已达2万,形成世界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热潮。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沟通中西的媒介及欧洲人喜爱和推崇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原文)。(注: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单项选择]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A. 庶民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繁荣有关
B. 庶民文化成为明清社会思想的主流
C. 庶民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D. 小说、京剧和文人画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