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比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比如,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由于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然,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由于个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贡献高低造成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必然的、应该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那些不合理、不合法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材料2:在沿海地区采访时,记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天津、青岛等一些发达地区,大企业多,但老百姓收入水平低,而且还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的状态。而在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广东中山等地,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企业,多数都是中小企业,青壮年劳动力充分就业,遍地都是小老板。“过去说‘大河有水小河满’,现状是一些地方‘大河有水小河干’。”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委书记黄钦说,“地方政府应当富民优先,浙江的居民存款明显高于广东和江苏,就是因为浙江推行的是富民经济的道路
材料1: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比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比如,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由于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然,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由于个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贡献高低造成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必然的、应该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那些不合理、不合法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材料2:在沿海地区采访时,记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天津、青岛等一些发达地区,大企业多,但老百姓收入水平低,而且还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的状态。而在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广东中山等地,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企业,多数都是中小企业,青壮年劳动力充分就业,遍地都是小老板。“过去说‘大河有水小河满’,现状是一些地方‘大河有水小河干’。”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委书记黄钦说,“地方政府应当富民优先,浙江的居民存款明显高于广东和江苏,就是因为浙江推行的是富民经济的道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过去的“国家管理”到今天的“国家治理”是一次伟大的变革。这意味着()。
①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职能得到增强
②政府在国家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③人民群众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体
④基层自治组织也是治理国家的政权主体
“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互联网“七条底线”向网民们表达了一种回归常识、回归责任的期待。 有评论认为,今天的互联网不缺“愤青”,因为社会转型期种种复杂问题,有的是“吐槽”的题材,缺的是建议性批评和参与性人格,缺的是推己及人的公共理性。只有守住言论底线,才有言论空间的真正自由,才有理性平和的公共讨论和交流,才有在百家争鸣中缔结意见共同体的可能,才不会用舆情撕裂民情,以舆论冲突加剧现实冲突。这一点,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建,对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简述坚守互联网“七条底线”的原因。围绕“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谈谈个人应如何守住言论底线。 中国自古就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传统社会理想,但在以前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国家实施“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使这一梦想开始逐步实现。
这说明我国()。
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仁爱奉献”的美德。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正如王通所说“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很多人以教育为己任。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陶行知先生放弃教授职位,毅然到穷乡僻壤的乡村办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国外也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爱因斯坦曾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许多外国教育家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曲道德教育之歌。苏霍姆林斯基,52岁的一生里有35年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有四十一部专著,六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故事。他的著作以及教育思想,影响了国内外一代又一代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让道德教育更富有时代内涵。而当代教育者也正用自己的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道德教育的新内涵。长沙市南雅中学“成长不烦恼”工作室的李慧英老师心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热爱,弃商从教,全身心投入教育未成年人的志愿工作。在2004年,她遭遇了严重车祸,导致脑干功能损伤6级伤残、高颈段脊椎脊髓损伤8级伤残,但她康复后一直对这份志愿者工作坚持不懈。没有报酬、名分,无偿帮助家长和老师调教“调皮学生”,一干就是22年,为成千上万名学生和家长提供过帮助,让上百名“问题少年”打开心结顺利度过叛逆期,写下了百万字的教育日志,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她说“我很满足、很快乐”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中国的大多数老人来讲,养老的意义是回归家庭生活。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养老的观念逐渐弱化,解决养老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现代文明必须摒弃传统观念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硫的转化”一节位于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第三节,以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线索,探索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硫在实验室中的转化,以及硫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材料三对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教学中应突出“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这种以元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大视野出发,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到在实验室里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再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和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介绍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力。
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硫的转化”这一教学内容的有关任务: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给出对本课内容进行“硫的转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材料一“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弹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材料一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一言九鼎”、“言必信,信必果”。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脉,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本质。
材料二当前,人们对提高社会诚信的期待越来越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以高考为例,从2004年开始,考生在考试前都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
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道理,说明诚信的价值观念为什么能被社会所推崇?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l》的目录(略)。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创设情景,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引入,阅读教科书“资料在线”栏目。
教学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铁元素有3种价态。
教学活动3:阅读“方法导引”栏目内容.引导学生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教学活动4:学生阅读“工具栏”内容,思考如何鉴别二价铁与三价铁,教师演示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思考。
教学活动5:教师引导学生设计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转化的实验方案。
教学活动6:学生分成3个大组(2人为1小组),分别完成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的实验。
教学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诸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树胶蜂胶”“化学大锅”“假鸡蛋”“合成豆腐”“腊大米”等等。这些事件让人民的声明与健康权利受到严重侵害,造成了一次次食品信任危机,同时也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材料二:食品药品安全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标准不统一,导致执法困难,并且存在处罚金额偏低,力度不够等弊端;职能部门责任划分不清,监管力量分散,少数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存在执法腐败和失职渎职行为;部分生产者法律观念淡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淡漠,同时部分消费者在遇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也缺乏维权意识。
背景材料:
阅渎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1》的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并填写表格。
【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