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7 20:29:27

[单项选择]"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其中"五常"不包括()。
A. 礼
B. 义
C. 智
D. 德

更多"'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张艺谋的电影《菊豆》反思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对人性的压抑。
[单项选择]《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今文《孝经》全书共有()章。
A. 16
B. 18
C. 19
D. 22
[单项选择]“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但孔子没有对道德人伦的原则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的概括。后世的儒学家对伦理道德进行高度概括并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三纲五常合理性的是()。
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单项选择]“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 先秦的世袭制
B. 汉代的察举制
C.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 隋唐的科举制
[单项选择]“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 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 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 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单项选择]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 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 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 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 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单项选择]下列哪句话属于儒家人际伦理的思想?()
A. 从心所欲,不循矩
B. 从道不从君
C. 克己复礼
D. 天下大同
[填空题]《孝经》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首次将孝亲和()联系起来。
[简答题]何谓中国儒家文化的“刚健有为”?
[单项选择]儒家用最高的管理伦理范畴“仁”把所有的管理规则统率起来。()
A. 是
B. 不是
C. 不确定
D. 其他
[多项选择]儒家孟子提出“四德”作为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是指()。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E. 信
[单项选择]不属于中国儒家价值系统的是()。
A. 智
B. 恭
C. 廉
D. 德
[单项选择]佛教主张出家,这明显有悖于儒家的孝亲伦理思想,但东晋高僧慧远却说:“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 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B. 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
C. 儒、佛两家思想相互对立
D. 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单项选择]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 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 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 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 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单项选择]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颁布的时间是()
A. 1985年
B. 2000年
C. 2002年
D. 2008年
E. 2012年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