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24 20:00:33

[单项选择]患者,女,65岁。额部锥形角化性皮损10年,初为质硬丘疹,后逐渐增大并弯曲,渐呈角锥形,无明显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前额深褐色角锥形角化性新生物,基底部直径2cm,高度约4cm,表面干燥无渗出。以下不是本病组织病理学共同特点的是()
A. 角化过度
B. 角化不全
C. 棘层肥厚
D. 细胞异形
E.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更多"患者,女,65岁。额部锥形角化性皮损10年,初为质硬丘疹,后逐渐增大并"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患者,女,65岁。额部锥形角化性皮损10年,初为质硬丘疹,后逐渐增大并弯曲,渐呈角锥形,无明显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前额深褐色角锥形角化性新生物,基底部直径2cm,高度约4cm,表面干燥无渗出。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
A. 表皮痣
B. 脂溢性角化病
C. 皮角
D. 鳞状细胞癌
E. 汗管瘤
[多项选择]患者王某,男,56岁,农民。因"左侧额部起斑疹、渐增大6个月余"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额部突然出现一绿豆大小的暗红色斑疹,边缘略隆起,表面覆着少许细小白色鳞屑,无痛痒,未予重视。以后皮疹边缘渐向周围蔓延、扩大至甲盖大小,颜色变成灰棕色,且日晒或局部冷热刺激后有瘙痒感。自行外搽0.1%维A酸乳膏,皮疹不见好转。尤其近2个月来,局部皮疹已增大至鸡蛋大小,影响了患者容貌。发病来,患者无长期低热、无头痛头晕、无全身关节酸痛等症状,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史和个人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本案疾病的病因一般认为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 经常日光曝晒
B. 长期接触砷剂
C. 反复HPV感染
D. 反复真菌感染
E. 脂质代谢异常
F. 久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单项选择]患者,女,35岁。躯干丘疹20年。自青春期开始,躯干部出现丘疹,渐增多,变大,表面粗糙,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外用激素药物,未见明显好转,其父亲有类似疾病史。皮肤科检查:躯干部及双侧腋下见弥漫性1~2cm大小角化性及棘状丘疹,表面粗糙。下列各项不支持诊断的是()。
A. 家族史
B. 一个或多个离心性扩散的斑疹或斑块,中央萎缩,边缘隆起
C. 可累及全身,暴露部位多见
D. 病理特征为鸡眼样板层,层板下可见角化过度细胞和棘层缺失
E. 可继发癌变
[单项选择]患者男,56岁。因右足趾结节半年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趾外侧出现一米粒大青褐色结节,无自觉症状,且逐渐增至蚕豆大,未曾诊治。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专科检查:右足趾外侧可见一蚕豆大结节,表面光滑,其上有紫色点状出血,质地中等,边界清楚。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嗜酸性无定形团块物质沉积,部分血管壁周围有嗜酸性无定形物沉积,管腔变小。无定形物刚果红染色阳性。此病最常发生于()
A. 女性,皮损只单发
B. 女性,皮损单发或多发
C. 男性,皮损只单发
D. 男性,皮损单发或多发
E. 男女发病无差异,皮损单发或多发
F. 儿童
[单项选择]患者男性,20岁。因额部脓肿就诊,医生给予泼尼松5mg/次,3次/日进行治疗。三天后,患者额部脓肿逐渐消退,继续服药两天,患者突然出现高热、昏迷、心率110次/分,血压70/40mmHg,诊断为"感染性休克"。该患者出现这种结果与糖皮质激素有关的作用是()
A. 抗炎作用
B. 抗毒作用
C. 抗免疫作用
D. 抗休克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