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大学语文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9 18:35:33

[简答题]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的上片,回答下列小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给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阙:()
琼:()

更多"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的上片,回答下列小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的上片,回答下列小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给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阙:______ 琼:______
[简答题]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的上片,回答下列小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简答题]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然后回答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简答题]阅读《水调歌头》上半片,回答下列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上半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简答题]

(二)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凶何而起?
[简答题]

(三)阅读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一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后两句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象?
[简答题](三)阅读苏轼《文与可①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蚶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③,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①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苏轼的表兄。②蜩蝮蛇蚶:这里是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③鹘:一种猛禽。
[简答题]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综合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