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1 02:13:13

[单项选择]

“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这句话反证了这样一个______,即“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老生常谈
B. 不刊之论
C. 远见卓识
D. 不经之谈

更多"“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这句话反证了这"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己知Excel工作表中A1单元格和B1单元格的值分别为“信息处理”、“技术员”,要求在C1单元格显示“信息处理技术员”, 则在C1单元格中应输入的正确公式为()。


A. =“信息处理”+“技术员”
B. =A1$B1
C. =A1+B1
D. =A1&B1
[单项选择]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成果;不能想象,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如果停止了思索后,还能够制成电灯未造福人类吗《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意于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阶段。在青春时期,一个人要人生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如今,将近21世纪了。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的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而道远,不思索行吗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庸的、僵化的生活。一生中只知道吃饭、睡觉而’不会思索的人,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

为文中②处空白选择恰当词语()。
A. 探求
B. 探索
C. 认识
D. 思索
[单项选择]

Word中“编辑”菜单下的“定位”命令的功能不能够定位()。


A. 脚注
B. 尾注
C. 页
D. 指定格式
[单项选择]

“国”与“民”,“民”与“民”之间的收入失衡问题,不仅关乎民生,还关乎经济。作为创造社会财富主力军的普通民众在整个国民财富分配中只占小头,这是长期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在利益博弈中严重向权力与资本倾斜的必然结果。如果将国民创造的社会财富比做一块“蛋糕”,问题不在于“做”,而在于“切”。
对以上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A. 解决民生问题要处理好集体和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B.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向权力与资本倾斜
C. “做蛋糕”是指增加个人收入
D. “切蛋糕”是指分配财富
[单项选择]

“学生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等字段。执行如下SQL命令后的结果是()。
Select avg(入学成绩)From学生表Group by性别


A. 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B. 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平均入学成绩
C. 按性别顺序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D. 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不同性别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单项选择]

戈尔巴乔夫视“民主化”和“公开性”为“改革的灵魂和动力”,提倡在评价苏联过去的事情时“不留历史空白点”。他在大谈“不留历史空白点”时,似乎没有考虑到这种提法会引发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公开性”的逻辑无可挽回地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并因此而导致苏联民族分离主义泛滥。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崇尚“公开性”,致使苏联民族分离主义泛滥
B. 崇尚“公开性”,被认为是“改革的灵魂和动力”
C. 崇尚“公开性”,导致在评价苏联过去的事情时“不留历史空白点”
D. “不留历史空白点”引发了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
[单项选择]

“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魏律
[单项选择]

自2008年起的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甲、乙、丙、丁四人议论“全民健身日”的性质。
甲说:“我们办公室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法定的健身活动日。”
乙说:“如果小张说这不是法定的健身活动日,那么他就认为是法定的‘国家体育日’。”
丙说:“小张说这不是法定的健身活动日,也不是法定的北京奥运会纪念日。”
丁说:“我们办公室有人就不知道这是法定的健身活动日,而认为是体育节。”
已知上述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符实,由此推出()。


A. 甲说假话
B. 乙说假话
C. 丙说假话
D. 丁说假话
[单项选择]

文化“必定有异”,文明“难免有异”;文化“必须存异”,文明“可以存异”。这就是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所以.文化可以交流,甚至融合,但最终“存异”。文明的趋向,却是“求同”。因为文明的背后,是核心价值;而只有人类共同的价值,才最有价值。由此可见,只要把握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能兼收并蓄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那就能打造出自己的“文化航母”。
根据这段文字,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 “求同”是打造文化航母的根本
B. 文化对“异”的包容程度要宽于文明
C. 世界文明存在着不同价值取向
D. 文化即使融合也难以消除差异
[单项选择]

在Word中可用“编辑”→“定位”命令对需要寻找的位置进行快速定位,()不属于定位目标。


A. 页
B. 节
C. 行
D. 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截图扫码使用小程序[完全免费查看答案]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