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题: [单项选择]风险管理具体目标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及时采取措施,使受损企业的生产得以迅速恢复,或使受损家庭得以迅速重建属于( )。 A. 损失后目标 B. 最终目标 C. 基本目标 D. 损失前目标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 风险管理具体目标可以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前者是指通过风险管理消除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后者是指通过风险管理在损失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使受损企业的生
第4题: [单项选择]腰椎穿刺体位,不正确的是 A. 取侧卧位 B. 头部俯屈至胸 C. 头部去枕,使脊柱与头部在一条水平线上 D.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 E. 脊背弯成弓形,使椎间隙增大 参考答案:C
第13题: [单项选择]保险公估业务人员有下列哪种情形,保险公估机构应当注销《执业证书》?() A. 因个人健康原因停止执业1个月以上的 B. 辞职或者被解聘的 C. 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已逾5年,但未逾7年 D. 因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受行政处罚已逾3年,但未满5年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保险公估业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注销《执业证书》:①辞职或者被解聘的;②持有的《资格证书》失效;③其他情形,如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但过失犯罪的除外;因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受行政
第23题: [多项选择]恩格斯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商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法律为职责的公共权力机关——国家。”下列关于对这段话的理解,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在人类历史上先有法律后有国家 B. 法是由国家制定的,先有国家后有法 C. 法和国家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伴随阶级、阶级斗争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表现 D. 法起源于生产需要,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参考答案:C,D 答案解析:[考点] 法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从法的起源的经济根源来看,法是
第25题: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创建工具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能定制VFP系统工具栏,不能自定义工具栏 B. 不能定制VFP系统工具栏,但可以自定义工具栏 C. 既能定制VFP系统工具栏,也可自定义工具栏 D. 只能使用系统工具栏,不能创建自定义工具栏 参考答案:C
第26题: [单项选择]幻觉的定义是 A.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 对客观事物的歪曲 C. 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 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检,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的知觉体验,是精神科临床常见而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幻觉的定义是C。
第27题: [单项选择]甲向乙借款2万元,并由丙从中作保,三人均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后甲请求乙推迟还款期限1年,乙应允,但提出推迟1年期间的利息为30%,甲同意,并签订了变更合同协议。甲、乙将变更合同的内容告知了丙。丙当时碍于情面,口头表示同意。后因甲到期不能还款,遂发生纠纷。丙应承担什么责任 A. 丙应对该2万元借款及其推迟1年期间的30%的利息承担保证责任 B. 丙应对该2万元借款及其推迟1年期间的法定存款利息承担保证责任 C. 丙应对该2万元借款承担保证责任,对推迟1年期间的利息则不承担保证责任 D. 丙对该2万元借款及其推迟1年期间的利息均不承担保证责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担保法》第24条: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答案为 D。但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0条,"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
第34题: [单项选择]儿茶酚胺是由哪个氨基酸转化生成的 A. 色氨酸 B. 谷氨酸 C. 天冬氨酸 D. 酪氨酸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考点] 儿茶酚胺的生成 [解析] 儿茶酚胺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统称。它是由酪氨酸转化生成的。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作用,生成3,4-二羟苯丙氨酸,此酶为单加氧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