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题: [多项选择]关于合同履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B. 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C.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接受履行一方负担 D. 价款不明确的,按照卖方确定的价款履行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解析] 合同履行是指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还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各项附随义务,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第19题: [单项选择]关于法的可诉性的特征,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小张根据《物权法》中关于小区物业权利划分的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停止侵害自己的合法权利 B. 因为我国还没有宪法权利,所以严格来说,宪法没有可诉性 C. 法的可诉性是指公民或法人必须依据法律在法院解决争议,而仲裁委员会应用法律进行调解的,不属于法的可诉性的表现 D. 老王根据《党员监督条例》向当地纪检委揭发某党员收受3000元贿赂的情况,反映了法的可诉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 法的可诉性,即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尤其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所以法的可诉性是一个可以切身感受的特征。选项A中,《物权法》作为民事法
第23题: [单项选择]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不同农作物轮换种植),并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项较为合理() A. 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 诗中指出稻、麦产於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 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 诗人的描述多不精确,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的讨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对史料的运用。所谓“轮种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式。历史研究对史料的运用,其可靠性依次是历史遗迹与遗物、历史文献、文学著作的记述、民间传说等。白居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