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多选题]循环校验码(CRC码)特征是( )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A.信息字段
B.校验字段
C.校验码
D.数据
参考答案:AB
第2题:
[单选题]电气化铁路区段车站风雨棚、跨线桥、隧道等构建物,距牵引供电设备()范围内不得出现漏水、悬挂冰凌等现象。
A.1m
B.2m
C.3m
D.4m
参考答案:B
第3题:
[单选题]通常,CT机的密度分辨率大致在A.0.1%—0.3%
B.0.25%—0.5%
C.1%—3%
D.3%—10%
E.10%—30%
参考答案:B
第4题:
[单选题]不属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的是( )A.安全生产投入
B.安全设备设施
C.作业安全
D.管理评审
参考答案:D
第5题:
[单选题]()是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的方法。
A.吊装安全分析
B.环境安全分析
C.工作安全分析
D.财务安全分析
参考答案:C
JSA
第6题: [判断题]
液泛现象是指:在气、液、固三相做逆流运动中,上升气体遇到阻力过大,将下降的液滴支托住,进而将它携带走的现象。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单项选择]
在Internet上,真正能识别一台主机的地址是()。A. 主机IP地址
B. 主机所在网络IP地址
C. 域名地址
D. 主机物理地址
参考答案:D
第8题:
[单选题]汽车不工作或工作后已停驶较长时间的情况下,( )检测伴随过程参数。(难)A.可以
B.必须
C.无法
D.也能
参考答案:C
第9题: [单项选择]
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 H抗原
B. O抗原
C. 荚膜多糖
D. LPS
E. 肽聚糖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单选题]人类增强就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智能技术、神经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使健康人类的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其正常范围,从而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认知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具有全新能力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显著提高人类美好生活的质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人类增强技术的是:( )
A.演员赵某用药剂延缓衰老
B.医生建议老张去做心脏搭桥手术
C.医生将传感器植入老陈大脑提高其记忆力
D.小王为了增加自己的身高服用类增高药物
参考答案:B
知识点:其他定义
题干要求不属于人类增强技术的,题干中,人类增强技术的关键词为①利用种种技术;②使人类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正常范围;③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和行为等发生根本性变化。
A项中,赵某用药剂属于生物医学技术,延缓衰老属于使人体机能超出正常范围,也在寿命方面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
B项中,医生建议老张做心脏搭桥手术,符合关键词①,却未满足②和③,属于一种医学治疗手段,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中,将传感器植入老陈大脑,提高记忆力,也符合了三个关键词
D项中,服用增高药物也满足全部关键词。
第11题: [单项选择]
在定损核价运作规范中,由汽车生产厂家对其特约售后服务站规定的配件销售价格叫()。A. 市场零售价
B. 厂家指导价
C. 生产厂价格
D. 配套厂价格
参考答案:B
第12题:
[单选题]属于复方配伍禁忌的是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反
参考答案:E
相反配伍可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或增强毒性,是配伍禁忌。
第13题:
[判断题]接地线与作业设备之间不应连接开关或熔断器。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四十三条规定:接地线与作业设备之间不应连接开关或熔断器。在分段母线上作业时,应将分段母线分别检电和接地封线。
第14题:
[单选题]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之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当人们吸入臭氧之后,臭氧就会因为其强氧化作用而使呼吸道产生烧灼感,造成呼吸系统充血或发炎,儿童、老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到臭氧的伤害尤为严重。据专家统计,在欧洲,臭氧污染导致欧洲人的死亡率增加了2%-12%。据此,可以推知( )。
A.臭氧污染目前在欧洲最为严重
B.低浓度的臭氧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C.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是其对人有害的原因
D.患有呼吸疾病的人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
参考答案:C
此题为直接推导型题。由“当人们……造成……”可推知C项为文段直接结论。文段只是说欧洲因臭氧污染导致的死亡率增加,而非最为严重,A项排除;文段中说“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故B项排除;“伤害尤为严重”和“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并不等同,故D项排除。
第15题:
[判断题]木枕富有弹性,可缓和列车的冲击作用。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6题: [单项选择]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A. 高文秀
B. 尚仲贤
C. 纪君祥
D. 李好古
参考答案:B
第17题:
[判断题] 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8题:
[判断题]‘年9月28日起实施的车辆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指出,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9题:
[单选题]用于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肥胖
B.饮酒
C.B.MI≥28kg/m2
D.胆固醇>5.7mmol/L
E.吸烟
参考答案:B
第20题: [单项选择]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环节为A. 阻断H
1受体
B. 阻断H
2受体
C. 抑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转录
D. 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
E. 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参考答案:C
第21题:
[单选题]功率表在接线时,正负的规定是( )A.电流有正负,电压无正负
B.电流无正负,电压有正负
C.电流、电压均有正负
D.电流、电压均无正负
参考答案:C
第22题:
[多选题]高[电]压的范围包括( )。A.通常指超过低压的电压等级。
B.0.4kV公变台区。
C.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
D.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1000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
参考答案:AC
第23题: [单项选择]
6M32C压缩机五级气缸有()个注油点。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A
第24题:
[填空题]___扒乘运行中的机车车辆,以车代步。参考答案:严禁
第25题:
[单选题]气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A.相等
B.不定
C.大
D.小
参考答案:C
第26题:
[单选题]基层单位应当做好消防员的( )工作,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加强行为引导。A.经常性思想
B.人际关系
C.消费观念
D.婚恋家庭
参考答案:A
第27题:
[判断题]单位体积的油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8题: [单项选择]
按设计要求变电站软母线的允许弛度误差为()。A. +6
B. +5%~2.5%
C. ±5%
D. ±2%
参考答案:B
第29题:
[不定项选择题]中国人有将水烧开再喝的习惯,家家户户都备有开水壶。但是并非所有烧开的水都是对身体有益的。有研究表明:饮用水不能反复烧开,否则容易致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A.将饮用水烧开的目的是溶解水中的钙、镁等离子,破坏其络合物结构以降低水的硬度
B.水本身在加热情况下,分子结构并不会变化,所以可以反复加热
C.饮用水中硝酸盐能致癌,烧开或过滤水均不能去除,而烧水会浓缩硝酸盐
D.虽然饮用水反复烧开可能增加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但不会达到致癌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削弱论证。
本题题干论点为:饮用水反复烧开会致癌。
A项,饮用水烧开对于人体是由好处的,但是没有涉及反复烧开,所以与题干论点无关,故A项错误,排除;
B项,指出水加热的时候分子结构并不会议优化,可以反复加热,是在说反复加热对于水分子结构的影响,但是对于是否致癌而言,并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排除。
C项,指出烧开水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是对于人体有好处的,但是并没有谈到反复烧开水的变化,故C项错误,排除。
D项,指出反复烧开水,会增加水中的亚硝酸盐,但是并不会达到致癌的程度,是对于题干论点的削弱,故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30题:
[判断题]商业银行的查询用户,只要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授权,就可以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查询其个人信用报告,并打印给信息主体本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1题: [单项选择]
The two leaders made a show of unity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though they had notably ______ messages.
A. discontinuous
B. discreet
C. discordant
D. disadvantageous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discontinuous不连续的;discreet小心的,谨慎的;discordant不和的;disadvantageous不利的。
第32题:
[填空题]交流系统中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可用( )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隔离开关
第33题:
[判断题](27786)( )同一电源的正极电位永远高于其负极电位。(1.0分)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4题:
[多选题]RM80型清筛机分动齿轮箱的构造组成部件有:()。A.箱体
B.齿轮
C.轴
D.轴承
参考答案:ABCD
第35题:
[单选题]调车作业造成货车脱轨6辆为()事故。A.一般A类
B.一般B类
C.一般D类
D.较大
参考答案:C
第36题:
[多选题]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A.可靠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速动性
参考答案:ABCD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