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单选题]王奶奶,66岁,丧偶,生活能完全自理,儿女均在外地工作,自己又不愿意去儿女家居住,一个人在家感觉独单,于是决定入住养老机构,在王奶奶入睡前,照护人员小罗将为其进行睡眠环境的布置。照护人员小罗在进行评估与沟通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向王奶奶讲解即将准备的睡眠环境情况
B.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安静、舒适、安全,光线是否充足
C.应评估王奶奶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身体状况
D.了解王奶奶以往的睡眠习惯及睡眠环境要求
E.应认真核对王奶奶的房间号、床号和床头卡
参考答案:E
第2题: [单项选择]
( )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A.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 行政监察监督
C. 检察监督
D. 行政诉讼监督
参考答案:A
第3题: [单项选择]
就以下几种货物运输方式来说,( )运输灵活机动、迅速方便,可以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A. 公路
B. 航空
C. 水路
D. 铁路
参考答案:A
第4题: [多项选择]
原子荧光法的分析项目是()。A. Hg、Mg、As
B. Hg、As、Se
C. Hg、As、Sb
D. Hg、As、Ca
参考答案:B, C
第5题: [多项选择]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依据为:()。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D. 《贷款通则》
参考答案:B,C
第6题: [单项选择]
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者属于()A.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
B. 脾失健运,清阳不升
C. 正气未复
D. 心肾阳衰,神失温养
E. 气血不足
参考答案:A
第7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表现不见于鼻咽纤维血管瘤A.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B.咽痛
C.耳鸣,耳闭,听力下降
D.阵发性鼻腔或者口腔出血
E.一侧或者双侧鼻塞
参考答案:B
肿瘤堵塞后鼻孔或侵入鼻腔致B,压迫咽鼓管咽口致C,侵入眼眶致E。
第8题:
[多选题]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A.阶级斗争学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参考答案:CD
第9题:
[单选题]A320飞机客舱内温度可以调节的范围是_A.18F--29 C
B.18C--30C
C.18F--29F
D.65C--85C
参考答案:B
第10题: [简答题]
大工业用电类售电均价变化分析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
主要是从基本电费、分时电价、功率因数奖惩电费、不同电压等级电量、中小化肥电量等方面分析大工业均价增减原因。但同时也应注意对售电量、售电均价变化较大的大客户进行个体分析,调查、分析其售电量、均价变化原因,发现异常情况还需进行跟踪分析,以期达到售电均价分析的根本目的。
第11题:
[单选题]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高[电]压是指( )以上的电压等级。
A.10kV
B.20kV
C.1kV
D.110kV
参考答案:C
第12题:
[判断题]以下行为是否正确:危险点控制措施未落实的不干。(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3题:
[判断题]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盘)区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4题: [单项选择]
单亲家庭是指一些仅由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教养的家庭,其成因主要是因父母离婚、分居、父母一方死亡或出走。由于缺乏双亲中某一方的感情维系,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单亲家庭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以下哪项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双亲的共同努力
B. 双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C. 出生于单亲家庭的小明性格开朗,非常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D. 社会调查证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尽管比一般儿童更加敏感,但是这并不影响家庭功能的实现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论断为"单亲家庭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D项不影响家庭功能的实现说明不会带来社会不良反应,削弱了这一论断;A、B两项均在表示双亲的重要性,加强了题干论断;C项特例削弱程度有限。故正确答案为D。
第15题: [单项选择]
2,5,11,20,32,( )A. 43
B. 45
C. 47
D. 49
参考答案:C
第16题: [单项选择]
According to Ms. Harris, ______.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段第三、四句表明,父母对孩子个性的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同龄人和邻居。
第17题:
[多选题]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授权( )相应的机构,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A.省人民政府
B.自治区人民政府
C.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BC
第18题:
[单选题]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愈小愈好
B.等于0
C.没有要求
D. 略大于允许误差
E.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E
第19题:
[单选题]08-475型道岔捣固车最大输出扭矩为( )。[321030101]A.1715Nm/1500r/min
B.1815Nm/1500r/min
C.1915Nm/1500r/min
D.2015Nm/1500r/min
参考答案:B
第20题:
[判断题]腰斧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查看有否缺陷和潜在的损伤,如发现腰斧变形、有裂缝或橡胶柄套损坏时,应停止使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1题:
[单选题] 进入高温、浓烟、有毒、缺氧区域、封闭空间时,必须佩戴使用( )或移动供气源,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护装具。开放式有毒区域也可使用强制送风呼吸器、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具。
*
A.防静电服
B.抢险服
C.灭火战斗服
D.空(氧)气呼吸器
参考答案:D
第22题: [简答题]设向量组α
1=[1,1,3,1],α
2=[1,1,-1,3],α
3=[5,-2,7,9],α
4=[1,2,-5,5].
问α
1,α
2,α
3,α
4是否线性无关,若线性无关,说明理由;若线性相关.求出不全为零的线性组合系数使其线性组合为零.
参考答案:线性相关,4α
1-16α
2+α
3+7α
4=0.
第23题: [简答题]
消费者信用调查业务操作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处理、信用档案的建立和维护、信用价值评分、信用记录传播的全过程。
第24题: [单项选择]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口处的平均风速测定可采用匀速移动法或定点测量法等,匀速移动法不应少于( )次。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C
第25题:
[单选题]一个跨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超过( )处。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A
第26题:
[判断题]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工作人员乘机时,应遵循“后上先下”原则,安排前排过道位置,以便于旅客下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7题: [简答题]
数据访问页及它上面的控件属性在设计窗口中是得不到体现的,因此便有测试窗口的存在。测试窗口与页在程序中的运行窗口非常相似,差别不大,用户在测试窗口看到的外观可与用户预期的外观进行比较,继而可修改页的设计。同时,在测试窗口中可检验窗体对用户鼠标事件的响应是否正确,对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等。
参考答案:
第28题:
[判断题]( )利用掩护物快速探头观察时,应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减少头部及身体的暴露范围,防止衣帽的首先暴露。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9题:
[多选题]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A.公共安全
B.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C.社会管理秩序
D.公民的人身权利
参考答案:BD
第30题:
[单选题]在校验一块弹簧管压力表的过程中,发现其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在同一检定点变差很大,无论怎样调整都无法消除,原因是( )
A.弹簧管变形
B.弹簧管不严密
C.扇形齿轮磨损
D.
参考答案:A
第31题: [简答题]
联系我国现实,深入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参考答案:
(一)乡村城镇化的涵义
乡村城镇化或者称之为“农村城市化”是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经济运动,是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的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最终消灭城乡差别。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乡村城镇化的显著特征。
(二)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
内在原因之一: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受自然资源和生产空间的限制较少,其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要素多数是由人的劳动提供的,只要存在着对工业产品和对商业、服务业的社会需求,它们就可以不断扩大其规模,因而也就能够不断地吸收劳动力。这种能力自工业革命以来愈加充分地显示出来,它成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内在原因,并将继续推动这一过程的深入发展。
内在原因之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现代化农业是以机械化操作为基础的,而机械化的实现缩小了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距,使广大农民的劳动方式越来越接近于城镇工人,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越来越接近于城镇居民,从而必将促使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
内在原因之三:城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乡村居民,并愈益强烈地影响着乡村。此外,当代城市是工业集中、交通便利、市场繁荣、财富集中、文化科技先进的社区,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城市的这些优点对广大农村居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具体地说,城市在职业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的优势都强烈地吸引着乡村居民流入城市。
(三)我国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1、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社区的经济基础,是城镇社区赖于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乡村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
第一,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乡村社区的经济结构,使非农产业最终成为社区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必将促使乡村社区转变为小城镇社区。
第二,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乡村的职业结构,能够造就一大批“城市型”的居民。
第三,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能够改变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
第四,乡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所带来的集约和劳动者的集中,必将导致分散的乡村居民点逐步聚集成现代化的小城镇。
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大规模城市化的必要条件。
第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集中提供了足够的农产消费品。
第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使大批乡村劳动力从农田耕作中解脱了出来,从而为城镇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为大规模城镇化准备了人力条件。
第三,农业现代化还通过为声调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推动城市工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3、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的主阵地,就成了实现我国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措施。
4、控制乡村人口数量,提高其素质。
由于人是城市化的主体,因此,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质量是否与城市化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就成了能否顺利实现城市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各地都要把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其素质作为实现城镇化目标的战略任务去抓。
此外,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等,也是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第32题:
[判断题]综合保障有力,要求后勤保障准备符合规定要求,装备达到规定完好(在航)率,战备物资器材和保障要素齐全,遂行任务保障及时到位。(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3题:
[判断题]电气设备短路时,电流的热效应有可能使设备烧毁及损坏绝缘。(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4题: [判断题]
物流企业为客户对其物流系统一体化的功能整合就是增值服务参考答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