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C
分词
[句意] 没有钱但是又不想让人知道,于是他就说他先走了,不在这儿吃晚饭了。
[解析] but连接并列成份,因此所填部分应该也用现在分词形式,本题是表示
第12题: [简答题]简述VIS的设计与开发要素。
参考答案:
VIS的设计与开发要素包括: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企业象征图案、企业广告及宣传版面编排模式。
第13题:[判断题]在一般情况下,固体杂质,特别是硬度高、有尖棱的杂质,能增加感度。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4题:[单选题]《普速大型车站服务质量规范》第3.2.5条,安全标志使用正确,( ),便于辨识。
A.位置恰当
B.颜色恰当
C.大小恰当
D.图形恰当
参考答案:A
第15题: [单项选择]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当委托人严重拖欠监理酬金而又未提出任何书面解释时,监理人可()。
A. 发出终止合同通知,通知发出14天后合同即行终止
B. 发出终止合同通知,通知发出14天内未得到答复,可进一步发出终止合同通知,第二个通知到达即行终止
C. 发出终止合同通知,通知发出14 内未得到答复,可在第一个通知发出35日内终止
D. 发出终止合同通知,通知发出14 内未得到答复,可进一步发出终止合同通知,第二个通知发出42日仍未得到答复可终止合同
参考答案:D
第16题: [简答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服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1)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工作时,衣服和袖口必须扎好,禁止戴围巾和穿长衣服,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辫子最好绞掉,否则,必须盘在帽内,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上合适的工作服;
(2)在锅炉,水轮机以及变电构架,架空线路等的检修现场以及在可能有上空落物的工作场所,必须戴安全帽,以免被落物打伤。
第17题:[填空题]109分配阀主要是由主阀部、均衡部和( )等三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紧急增压阀
第18题:[判断题]感受件又称为敏感元件、一次元件。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9题:[多选题] ( )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应分类储存、运输,保持良好通风,严禁明火并避免产生静电。
A.涂料
B.油漆及其有机溶剂
C.干燥剂
D.除锈剂
E.速凝剂 ( ) 教材15.2.3
参考答案:ABD
第20题: [名词解释]土壤盐渍度
参考答案:
土壤盐渍化的程度。一般以每千克干土中含可溶盐的总量表示。
第21题: [单项选择]“装货港”栏:( )。
A. 首尔
B. 香港
C. 澳门
D. 高雄
参考答案:B
第22题:[判断题]焦炉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3题: [简答题]拟出一份高中地理任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参考答案:(1)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2)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①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②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4)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上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会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5)具体措施
①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的“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④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⑤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6)课时安排
周次 | 日期 | 内容 |
1 | 9.1—9.7 |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
2 | 9.8—9.14 |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秋节 |
3 | 9.15—9.21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4 | 9.22—9.28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5 | 9.29—10.5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专题昼夜半球的判读)国庆节 |
6 | 10.6—10.12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
7 | 10.13—10.19 |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
8 | 10.20—10.26 | 第二章 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
9 | 10.27—11.2 | 第一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和三圈环流 |
10 | 11.3—11.9 | 期中考试 |
11 | 11.10—11.16 | 第一节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 |
12 | 11.17—11.23 | 第一节气候影响因子及对气候的影响 |
13 | 11.24—11.30 | 第一节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
14 | 12.1—12.7 | 第二节水的运动 |
15 | 12.8—12.14 |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
16 | 12.15—12.21 |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
17 | 12.22—12.28 | 第四章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
18 | 12.29—1.4 |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9 | 1.5—1.11 | 第三节和第四节 |
20 | 1.12—1.18 | 期末复习 |
21 | 1.19—1.26 | 期末考试 |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