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错误。参见教育的负向功能。
[题型转换] ——辨析——简答——论述
●结合实际分析论述教育的负向功能及表现。
(1)教育负向功能的含义
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
所谓的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
多数时期的教育以正向功能为主,但历史上也有某些时期,如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也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凶手。难怪有人讽刺现存的中国教育,说学生进学校是个“问号”,但出学校成了“句号”。
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可以很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自己却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反而使他们更加僵化了。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
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在现存的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规范管理,重视校长和教师的权威,运用各种规则、规范,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而不管学生是否心服口服。
更有甚者,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样做只能使学生规规矩矩,学生富有活力的生命在规范的框架中遭到压抑,限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固足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硬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
这时教育对社会发展就表现出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即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①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当社会处于倒退状态、反动势力得势之时,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消极的,这时教育发挥的是负向功能。这是一个反动的、复辟的时代,教育培养了野心家式的人物和他的顺民,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倒退和灾难。欧洲中世纪和我国封建宗法统治时期都是如此。
②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性条件,如果超过了物质生产所能提供的“底限”,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就是不顾本国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过度地投资教育而导致国民经济的失衡、工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反而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盲目的教育先行还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首先,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毕业生,而又没有相应的和足够的岗位提供给他们,就会致使这些毕业生无法就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其次,当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它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劳动者素质,而教育提供的高学历人才只能就低工作,让大学生干中专生的活,不仅是人才浪费,而且因为大批高学历人才没有流向有限的高职位,而被迫在第二线消极工作,如果摆正不了心态的话,还有碍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