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 [多项选择]某村农民沈某于1999年7月某晚趁天黑无人潜入邻村的山上偷伐了20棵大树。在用拖拉机往家运输所盗树木时,沈某遇上打猎归来的邻居万某。沈某因与万某一向不和,怕万某告发,于是威胁万某不得声张出去,否则要其全家人"好看",并许诺,只要万某按照他的话去办,愿意将销赃所得与其二八开。数日后,公安机关派人调查此案时,万某如实作了陈述。沈某的行为构成: A. 盗窃罪 B. 盗伐林木罪 C. 伪证罪 D. 妨害作证罪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林业的管理活动和他人对林木的所有权。沈某的行为应构成盗伐林木罪。根据《刑法》第 305条,伪证罪应当发生在刑事诉讼中,而且主体限定为证人
第16题: [单项选择]四环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B. 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C.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移位酶的活性 D.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 E. 特异性地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的活性 参考答案:B
第17题: [单项选择]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中,正式考试之前还有( )。 A. 乡试 B. 会试 C. 殿试 D. 童试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童试即院试或者说是预备性考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先参加州县级考试,由州县长官主考,通过后成为秀才。
第18题: [多项选择]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是( )。 A. 二者是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词语 B.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C. 资本循环旨在考察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揭示价值增值是怎样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中发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旨在考察资本运动的速度,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 D.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是研究资本循环必须进行的划分,研究资本周转不必进行这一划分 参考答案:B,C 答案解析:[解析] BC两项正确地阐释了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与联系,由此可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此,BC项正确。A项错误。D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研究资本周转必须进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显然,固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