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题: [单项选择]习俗水平是指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分为( )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A. 好孩子定向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D. 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
第33题: [单项选择]语句cout<<setprecision(2)<<1024.4567;的输出结果为 A. 1024.4567 B. 1024 C. 1024.45 D. le+003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命题目的] setprecision()函数的考查。
[解题要点] setprecision()函数为设置小数位数。
[考点链接] C++中I/O流各种函数的使用例如:setw(),setf
第37题: [多项选择]下列有关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 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C. 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 D. 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所有活动 参考答案:C,D 答案解析:[解析] 很明显,CD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表述;AB是对主体和客体概念的解释,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