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B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营运资本筹资政策的特点。
在配合型筹资政策下,临时性负债等于临时性流动资产;在保守型筹资政策下,临时性负债小于临时性流动资产,相比其他政策,临时性负债占全
第23题: [简答题]你负责一个活动,但是参与的几个部门有矛盾你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巧思妙答1] 实际工作中,相互配合的部门有矛盾的情况时有出现,我想只要我能够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团结各部门就一定能够把活动办好。针对参与部门的矛盾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了解各部门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
如果平时这几个部门来往不密切,相互之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了矛盾,那我就应该利用这次活动机会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消除误解,增进友谊。
如果因为几个部门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互相不同意对方的意见,致使几个部门产生矛盾,我应该积极地与相关人员沟通,强调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团结一致的重要作用,希望他们能够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共同完成好工作。并且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将几个部门负责人聚集在一起,解决以前的矛盾。
对这次工作产生的问题,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使大家以工作为重,求大同存小异,共同完成这次活动。
总之,一定要本着工作第一、力争团结的原则,切实解决几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次活动。
[巧思妙答2] 首先向领导说明情况,取得领导对我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分别到这几个部门与该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必要而适当地沟通,了解矛盾指向的焦点问题。
在不影响活动进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达成共识,如果短期内达成共识是不实际的,那么就耐心地说明我所组织的活动的意义和紧迫性,说服他们暂时放下矛盾以大局为重。
同时,我在安排各部门工作的时候,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把他们负责的部分分散开来,避免在接触中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整个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和谐的气氛,和谐的气氛可能会使有矛盾的部门之间关系得到缓和。
此外,在活动结束后,将此次活动中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有关信息加以归纳总结,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请示,对化解部门之间的矛盾谨慎地提出建议。
答案解析:[解析] 这两个参考答案的区别是,第一个能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但是没有提出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解决措施;第二个没有区分矛盾的性质,有一定的缺陷。如果结合二者的优点就会相对完整了。
第24题:[单选题]反渗透膜的特点是什么
A.只允许透过阳离子
B.只允许透过阴离子
C.只透过水,基本不透过溶质
D.既透过水,又透过溶质
参考答案:C
第25题:[判断题]产品实现的过程中是不会出现质量波动的。(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6题:[判断题]每次降水量的湿润误差,一般为 0.05~0.3mm,可使年降水量偏小 2%左右;降微量小雨次数多的干旱地区,年湿润误差可达 10%左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7题:[单选题]旅客在车站进站前丢失车票,()。
A.应免费运送到站车站
B.应编制客运记录交旅客
C.应另行购票
D.乘车到站应补收票价,核收手续费
参考答案:C
第28题:[单选题]一电压互感器,其变比K=1000,二次侧电压表读数为35V,则被测电压一次侧为( )。 ( )
A.35×101V
B.35×103V
C.35×102V
D. 35V
参考答案:B
第29题: [填空题]总放大倍数相同情况下,要使镜像亮度增加,就应使用镜口率的()的物镜与低倍目镜配合。
参考答案:高倍
第30题:[单选题]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号。
A.10
B.12
C.18
D.32
参考答案:B
第31题: [判断题]国际联运中册页票本中缺少票皮或客票时,乘车票据即视为无效,发现后铁路应予没收。()
参考答案:对
第32题: [填空题]四个一样是由()首创的。
参考答案:李天照井组
第33题:[判断题]无论高压配电线路、设备是否带电,巡视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工区领导同意,并保持表3-1规定的安全距离。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4题: [简答题]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参考答案: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第35题: [单项选择]安培:电流表( )
A. 盎司:重量
B. 钓钩:鱼
C. 小时:手表
D. 电压表:伏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安培是电流强度单位,是通过电流表来测算的。小时是时间单位,是用手表计量的。D项把关系弄反了,故选C。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