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A
工程定额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所谓生产要素是指人工、材料和机械等,因此,A人工定额、B材料消耗定额、C施工机具使用定额属于生产要素划分的定额,而D建筑工程定额、E安装工程定额是根据投资费用划
第19题:[单选题]盾牌解脱技术考核的合格标准为,安全意识强,对抗中动作准确、迅速、有力度,在()秒的连续进攻中不被对方抓住盾牌。(1.0分)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C
第20题: [单项选择]STCW公约规定值班驾驶员在航行中的任务和职责是()
A. 值班时应专心执行值班任务,负责航行安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交班前离开岗位
B. 在安全航行方面如船长在驾驶台时,应由船长负责航行安全
C. 当遇到任何疑难时,如需要,应当机立断地使用主机的声号
D. A、C正确
参考答案:D
第21题:[单选题]一条线路分区段工作,若填用一张工作票,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在线路检修状态下,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可分段执行。工作票中应填写清楚使用的接地线()等随工作区段转移情况。
A.装设时间、位置
B.编号、装拆时间、位置
C.编号、拆除时间
D.编号、装设时间、位置
E.略
F.略
参考答案:B
第22题:[单选题]李先生,48岁,因最近肝区不适住院,拟诊肝炎,医嘱查肝功能,护士采血的时间最好在
A.晨起空腹时
B.临睡前
C.发热时
D.活动后
E.夜间熟睡时
参考答案:A
第23题:[判断题]客服上岗时不准携带私款,无人替换时不得擅自离岗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4题:[简答题]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2020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要在养老保险政策、基金收支管理、预算管理、责任分担机制、信息系统、经办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做到全省规范和统一。实现以政策统一为基础、以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为核心、以基金预算管理为约束、以信息系统和经办管理为依托、以基金监督为保障的省级统筹,均衡省内各地基金负担,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略
命题单位:养老保险司
第25题:[单选题]行政机关和当事人对违法事实认定有重大分歧,当事人要求听证或者行政机关认为有必 要进行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进入()。
A.协议程序
B.- 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特殊程序
参考答案:C
第26题:[判断题]分厂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分包单位的安全管控视同承包单位。(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7题:[单选题]《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规定进入的环境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时,便携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可采用( )类型。
A.多传感器
B.单传感器
C.无传感器
D.红外探测器
参考答案:A
第28题:[单选题]《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规定,家庭居住地和学校不在同一城市的小学生可以凭()购买学生票。
A.身份证
B.学籍卡
C.书面证明
D.学生证
参考答案:C
第29题: [简答题]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徙,并建立了众多独立的政权,在与汉族政权及中原封建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中,民族融合同时进行。
各民族政权为了生存发展,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1)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坚持“南抚夷越”的民族关系方针,对散居在蜀汉“南中”的各少数民族采取“攻心为上”的措施,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孙吴政权对山越人采取“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政策,促进了山越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还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高山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联系。(2)东晋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接受汉族文化,加强与汉族上层土族势力的合作,劝课农桑,设学授经,促使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接受汉文化,并吸收士族豪门参与统治,这对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意义。(3)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制总结和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禁胡服,改穿汉服;废北语,改说汉语;变姓氏,改从汉姓;革婚俗,胡汉通婚。同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尊孔崇儒,兴立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进一步促进了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民族大杂居的形成,使内迁各族与汉族形成了在居住地域上的不可分离。杂居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便利了经济文化较低的民族接受较高的经济文化,使胡汉各族在经济生活上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消除了阻碍民族融合的社会势力,民族隔阂逐渐减弱。胡汉各族终于在经济、文化、习俗上达到一致,再经过相互通婚混血,民族的自然差异也逐渐消失,民族融合的局面形成了。
第二,民族融合的表现,从胡族来看,除了在经济、文化上纳入封建体系外,在语言、姓氏、服饰上,也都实现了汉化。第三,民族融合这一事实,从汉族来看,是吸收了新的血液,汉族共同体进一步扩大,而且在经济、文化中吸收了不少胡族的优秀成分,如经济生活中的畜牧生产经验,物质生活中的胡服、胡食(胡饼、胡饭)、胡床等,精神生活中的胡乐,胡歌、胡舞等。至于在文学方面,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木兰辞》和《敕勒歌》,也正是胡歌与汉歌相融合的结晶。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古代民族整合和民族地域调整的新时期。应当看到,民族融合的主流,是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文化的靠拢与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融合实际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中原的先进文化向四周的扩展。
第30题: [单项选择]下列规格哪个不是卷烟纸的常用长度规格?()
A. 4000m±15m
B. 5000m±15m
C. 6000m±15m
D. 7000m±15m
参考答案:D
第31题:[多选题]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消防安全防范工作,( ),坚决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A.建立消防管理制度
B.完善消防设施
C.配齐消防器材
D.落实消防责任
参考答案:ABCD
第32题:[单选题]根据JJG 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要求,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测量时,(____)开始。
A.必须从最小百分数
B.可以从最大的百分数开始,也可以从最小的百分数
C.必须从最大百分数
D.可从中间值
参考答案:B
第33题: [判断题]世纪欧洲的妇女使用披肩主要为了保暖
参考答案:错
第34题: [单项选择]根据营业网点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分布情况,按照()的原则确定选址。
A. 网点为轴心划半径
B. 提升营业网点的经营效益和品牌效应
C. 增强营业网点的综合竞争能力
D. 就近服务于目标客户和最有价值客户
参考答案:D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