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D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第17题:[单选题]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确定()、器材箱及车门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按照出车顺序驾驶车辆起步出库。
A.部分人员登车
B.有人员在着装
C.人员全部登车
参考答案:C
第18题:[判断题]消防救援人员非因公外出不能着制式服装。(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9题:[单选题] 化学灾害事故处理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A. 抢 险
B. 救 人
C. 灭火
D.破拆
参考答案:B
第20题:[单选题]道口护轨两端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 )~180mm
A.100
B.120
C.150
D.160
参考答案:C
第21题:[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
A.膈肌运动幅度降低
B.胸部扩张,活动减弱
C.V/Q比例失调
D.肺活量减少
E.肺总量减少
参考答案:C
第22题: [单项选择]胎盘滞留所致产后出血的处理错误的是()。
A. 胎盘嵌顿应在肌注镇痛剂徒手下取胎盘
B. 植入性胎盘应行人工剥离术
C. 轻牵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D. 胎盘黏连应行人工剥离术
E. 胎膜残留者应行清宫术
参考答案:B
第23题:[判断题]
题干:干粉灭火系统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在操作面一侧且便于操作,高度不超过2.7m。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4题: [单项选择]“风湿”是指( )
A. 风湿性疾病
B. 累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疾病
C. 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骼的慢性疼痛
D.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E. 胶原病
参考答案:C
第25题:[多选题]突发大客流及旅客列车大面积晚点应急工作原则:坚持保证安全及( )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输秩序。
A.反应迅速
B.处置及时
C.先通一线
D.先通后固
参考答案:ABCD
第26题:[单选题]该小儿按Apgar评分可评为
A.10分
B.9分
C.8分
D.7分
E.6分
参考答案:A
第27题:[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担保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担保人必须是与案件无牵连的人
B. 担保人应当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
C.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5000元以下罚款
D.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3000元以下罚款
参考答案:C
第28题:[单选题]侧向抽芯机构中,由( )承受塑件侧向成型力。
A.斜导柱
B.楔紧块
C.弹簧挡板
D.动定模合模导柱
参考答案:B
第29题: [多项选择]下列情况属溶血性黄疸的有()
A. 四环素中毒
B. 蚕豆病
C. 疟疾引起的黑尿热
D. 异型输血
E. Roter综合征
参考答案:B, C, D
第30题:[填空题] 救助情况危急人员时要制定( )方案,严密组织、落实防护要求。必要时可同步开展( )方案。
参考答案:自行解答|自行解答
第31题:[判断题]电绝缘服是救助人员在具有5000V以下高压电现场作业时穿着的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服。(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2题: [单项选择]气滞导致血瘀的生理基础是()。
A. 血能养气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载气
E. 气能生血
参考答案:B
第33题:[多选题]在理财规划业务中,主要涉及的保险种类有()。
A.财产保险
B.人身保险
C.工伤保险
D.责任保险
E.失业保险
参考答案:ABD
第34题:[多选题]进入SF6配电装置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先检测( )是否合格。
A.含氧量
B.可燃气体含量
C.CO2气体含量
D.SF6气体含量
参考答案:AD
第35题:[单选题]氧化亚氮的MAC是( )
A.1.77
B.1.68
C.1.25
D.1.05
E.1.16
参考答案:D
第36题:[单选题]所谓新蒸汽内切换就是用主蒸汽管道上的新蒸汽作为小汽轮机的(____)内切换汽源,正常运行汽源为中压缸抽汽或排汽。
A.高温
B.中温
C.中压
D.高压
参考答案:D
第37题:[简答题]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社会规范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社会规范的遵从。
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传递系统,其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
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2)社会规范的认同。
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两种,一为自然环境,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现实和法则,社会环境则为人类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和法则。这样,人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也就包括了适应自然现实与法则的生物适应和适应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与法则的社会适应。
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
(3)社会规范的内化。
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规范的“内化”过程实现的。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体现为一种内化过程。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首先,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其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思想工具。这样,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行为标准)。
其次,把规范的接受看成一种内化过程,就必须了解内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内化”最初由法国社会学派杜克海姆等人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指出社会规范的内化,即从社会或一个参照组接受行为的标准或准则。
再次,规范接受或内化是发生于主体头脑内部、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一种内在过程。这种内在过程的存在,只能依据其外在标志进行推断。这就是主体的规范行为。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