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题: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 A. 当事人李某的妻子袁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李某的证言 B. 原告陈某向法院提交的其采用偷录方法录下的用以证明被告刘某欠其5000人民币的录音带,该录音带部分关键词的录音听不清楚 C. 由未成年人所作出的各类证言 D. 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该合同文书的原件已丢失,且被告不承认其与原告存在有该合词文书复印件所表述的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9条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
第18题: [填空题]在窗体上画—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M(10) As Integer For k=1 To 10 M(k) =12-k Next k x=6 Msgbox M(2+M(x) )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消息框显示的是 【13】 。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知识点] 模块/VBA程序设计基础 [评析] M(6) 的值为12-6=6;则有M(2+6) =M(8) 的值为12-8=4。
第32题: [单项选择]生物上的完美令人不寒而栗,因为那等于同种生物没有变异,进化过程失去动力。我们接受生物的多样化,可是却假定完美是物理和工程科学可欲而又可即时目标。这种观念起源于我们对许多简单问题了解得比较透彻,而“简单”往往意味着对缺陷的忽略。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完美不可能在科学上实现 B. 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工程科学更深奥 C. 缺陷对人类整个技术文明是绝对必须的 D. 在物理和工程科学中完美是可欲而又可即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通过题干最后一句话我们就可以把握住这段活所支持的观点。完美的观念起源于对许多简单问题了解得比较透彻,然而“简单”往往是忽略了缺陷,由此可知完美观念产生的前提即存在缺陷,自然其结论也就不对了。故选A。
第35题: [单项选择]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B. 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C. 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 若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仍然倒置,常表明合并有原发性T波改变 E. 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部分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在一段时间内可仍然倒置,此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