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单选题](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A.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C.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D.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参考答案:C
第2题: [配伍题]
燥热津伤可见( )|寒水上泛可见( )A. 口淡
B. 口苦
C. 口涩
D. 口甜
E. 口咸
参考答案:C|E
答案解析:口涩是指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感觉。多为燥热伤津,或脏腑阳热偏盛,气火上逆所致。
第3题:
[单选题]工厂对技术工人的学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过去5年间新进厂的技术工人学历层次有大幅提高。因此,工厂技术工人的素质整体有较大提升。
如果上述情况属实,下列选项中,无法对结论起到支持的是( )。
A.过去5年间新进厂的技术工人仍然在工厂上班
B.学历越高的人,素质也越高
C.素质高的技术工人生产的产品较少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D.学历高的人会带动其他同事提高素质
参考答案:C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无法……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工厂技术工人的素质整体有较大提升。
论据:工厂对技术工人的学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过去5年间新进厂的技术工人学历层次有大幅提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过去5年间新进厂的技术工人学历层次有大幅提高,那这些人现在仍在工厂上班的话,现在工厂技术工人的学历仍然是提高的,可以支持素质有所提升,具有加强作用。
B项:建立联系。学历越高的人,素质也越高,说明可以根据学历的大幅提高,得到技术工人的素质有较大提升,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素质高的技术工人生产的产品较少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与工厂技术工人的素质整体有较大提升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建立联系。学历高的人会带动其他同事提高素质,说明可以根据学历的大幅提高,得到技术工人的素质有较大提升,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第4题:
[单选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A.1
B.2
C.12
D.24
参考答案:B
第5题:
[判断题]( )高速铁路进行施工和维修作业时,作业负责人应确认已做好一切施工准备,于开始前60分钟,由驻站联络员车站行车室办理登记要点手续。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6题:
[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责任,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7题:
[单选题]给水泵的作用是将除氧器箱内具有一定温度的给水输送到锅炉。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默认考点
第8题: [单项选择]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 )所确认的。A. 党的政策
B. 国家法律
C. 政府法规
D. 法律和法规
参考答案:D
第9题: [单项选择]
女,30岁,家中火灾烧伤,咳嗽,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面、颈、口鼻深Ⅱ度烧伤,声音嘶哑,患者的烧伤严重性分度为()。
A. 轻度烧伤
B. 中度烧伤
C. 重度烧伤
D. 深度烧伤
E. 特重度烧伤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单选题]《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悬挂、危险场所动火、有限空间、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应当确定专人进行现场作业的统一指挥,并指定()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
A.技术负责人
B.分管负责人
C.专门人员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参考答案:D
第11题:
[判断题]当UPS电源故障时,可以将UPS甩掉,直接由直供输出向设备供电。( )[3230000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2题:
[判断题]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3题:
[单选题]直升机巡视作业时,甲发现架空地线上有疑似断股情况,但由于直升机速度过快未看清,错过最佳观察点,要重新进入该疑似缺陷点;直升机应向()。
A.线路内侧转弯
B.线路外侧转弯
C.倒飞
D.悬停后倒飞
参考答案:B
第14题:
[判断题]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后要及时充气,并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每5年将气瓶送到有资质的单位检验1次。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5题: [单项选择]
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A. 凝集反应
B. 溶血反应
C. 溶菌反应
D. 补体结合反应
E. 变态反应
参考答案:E
第16题:
[单选题]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 ),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A.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B.客户资料保存制度
C.客户身份登记制度
D.客户身份记录制度
E.客户身份审核制度
参考答案:A
第17题:[单选题]淤血红润期判断标准为解除对该部位的压力()分钟后皮肤颜色仍未恢复
正常( )
A. 15 分钟
B.30 分钟
C. 45 分钟
D. 、60 分钟
E.2 小时
参考答案:B
第18题:
[判断题]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无需对审查的结果负责。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9题:
[判断题]堆码作业是指根据货物类别及包装状态,将其按一定形状(方案)码放的作业。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0题:
[多选题]为防治肿瘤病人化疗的副作用,应做到A.某些刺激性强的化疗药不可漏出血管外
B.抗癌药物漏出血管,局部肿痛,应热敷,帮助消散
C.定期查血象,以了解有无骨髓抑制现象
D.若出现胃肠道反应可用巴比妥、冬眠灵、灭吐灵等药物减轻反应
参考答案:ACD
第21题:
[单选题]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要在用工之日起的( )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一个月
B.三个月
C.一年
D.一周
参考答案:A
第22题:
[判断题]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3题:
[多选题]工作说明书在有关岗位的基本资料部分,一般包括()。A.岗位说明
B.工作权限
C.岗位等级
D.定员标准
E.岗位编码
参考答案:ACDE
第24题:
[判断题]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5题: [单项选择]
学生原来认知结构中已有“爱国行为”的观念,通过学习获得了“反击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的观念,现在要学习“保护历史文物”也是爱国行为的观念,这属于()。
A. 相关类属学习
B. 派生类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参考答案:A
第26题:
[单选题]启动瓶(氮气N2)的操作为( ):拔除( ),只留( )。A.
手动保险销;电动保险销
B.
电动保险销;手动保险销
C.
手动保险销及电动保险销;无
D.
无;手动保险销
参考答案:B
第27题: [判断题]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仲裁由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进行仲裁,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28题:
[多选题]成班二路纵队集合时,单数人员在( ),双数人员在( )。 A.前
B.后
C.左
D.右
参考答案:CD
第29题:
[多选题]带电作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带电绝缘工具应装在( )内,以防受潮和损伤。A.专用工具袋
B.专用工具箱
C.专用工具车
D.一般工程车
参考答案:ABC
第30题: [名词解释]
物色参考答案: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第31题: [多项选择]
在ASP.NET中,下列代码中正确的是()。A. Server.Transfer(“Main.aspx”)
B. Server.Execute(“Main.aspx”)
C. Server.Execute(“Main.htm”)
D. Server.Transfer(“Main.htm”)
参考答案:A, B
第32题:
[单选题]督促整改,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点,应当建立安全台账,并及时向被检查单位下达(),明确整改内容、时限和要求,被检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制定隐患治理方案,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A.《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B.《防汛隐患整改通知书》
C.《建筑隐患整改通知书》
D.《手机问题整改通知书》
参考答案:A
第33题:
[判断题]【201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线路部分)判断题】199.带电断、接引线时,禁止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以防人体串入电路。(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4题:
[单选题]患者,女,32岁,妊娠8个月。此孕妇沐浴的方式禁用A. 局部清洗
B. 盆浴
C. 足浴
D. 淋浴
E. 床上擦溶
参考答案:B
第35题: [单项选择]
当加热煤气是从机、焦侧用两根管道供给时,机、焦侧煤气流量等于两侧炭化室平均宽度比乘以1.05,现有一座焦炉机、焦侧宽各为485mm、和415mm,总煤气量为7500m3/h,则机侧煤气流量为()。
A. 3360m
3/h
B. 4140m
3/h
C. 3500m
3/h
D. 7500m
3/h
参考答案:A
第36题: [多项选择]
各类作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并立即报告。A. 停止作业
B. 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C. 结束工作票
D. 立即离开作业现场
参考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