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单选题]省联社《行业薪酬管理办法》中规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其绩效薪酬的()以上应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其中:主要领导人员延期支付比例应高于(),有条件的争取达到()。
A.40%;50%;60%
B.50%;50%;55%
C.50%;55%;60%
参考答案:B
第2题: [判断题]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因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而不能如期开工的或中断建设一年以上的,不征收土地闲置费。( )
参考答案:错
第3题:
[单选题]“五同时”是计划、布置、( )、总结工作。A.计划
B.布置
C.检查
D. 总结
参考答案:C
第4题:
[多选题]关于创新能力,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公务员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简要的归纳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B.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所有要素的前提
C.创新实践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归宿
D.有了好的创新方法.就能推动创新思维付诸于创新实践。
参考答案:ABC
第5题: [简答题]
You’d better __________ (让机器一直开着).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keep the machine running
第6题: [简答题]
为什么汽轮机停机后要进行低转速盘车?参考答案:
汽轮机停机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冷却。假若汽轮机的大轴在静止状态下冷却,则由于汽缸内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就会使大轴向上弯曲。最好的方法是在停机后的冷却期间内用盘车装置慢慢地转动转子,使转子消除热弯曲,适应随时都能启动机组的要求。
第7题: [单项选择]
学龄儿童能量状态()。A. 不平衡
B. 负平衡
C. 平衡不平衡交替
D. 正平衡
参考答案:D
第8题: [单项选择]
患者背部大片明显红、肿、痛,与正常皮肤之间的界限不清,无波动感,伴有寒战、发热、白细胞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浅表脓肿
B. 丹毒
C. 疖
D. 蜂窝织炎
E. 痈
参考答案:D
第9题:
[单选题]B-427323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基本供配电系统应按()设置。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单项选择]
在确定建设工程数据库的结构之后,建立建设工程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数据的( )。A. 积累和分析
B. 分类和分析
C. 编码和分析
D. 整理和分析
参考答案:A
第11题:
[判断题]应由上级批准的人员接受调控指令,接令时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2题:
[多选题] 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在供电电源中断时,防止由于用户电动机反馈电压而引起的误动作的方法有(___)。
A. 采用加延时的办法
B. 采用电流闭锁的方法
C. 采用电压闭锁的方法
D. 采用无功闭锁的方法
参考答案:ABC
第13题: [单项选择]
The car was repaired but not quite to my______.A. joy
B. pleasure
C. attraction
D. satisfaction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名词词意辨析。toone's satisfaction“使某人满意的是…”;to one's surprise“使某人吃惊的是”;to one's amaze- ment“使某人高兴
第14题:
[单选题]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________,别有用心的人趁机________、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说纷纭雪上加霜
B.无所适从落井下石
C.首鼠两端推波助澜
D.莫衷一是煽风点火
参考答案:D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提示“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________”可知,横线处成语应与沸沸扬扬意思相近,即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A项“众说纷纭”指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D项“莫衷一是”指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二者均符合语境。B项“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C项“首鼠两端”指犹豫不决、动摇不定。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别有用心的人趁机________、蛊惑搅和”可知,该空表明利用机会迷惑人。D项“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别人闹事,符合语境。A项“雪上加霜”指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在一定天气条件下可以发生,常用来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
第15题: [单项选择]
凹印油墨的干燥形式是()干燥。A. 挥发
B. 渗透
C. 氧化结膜
D. 红外线
参考答案:A
第16题:
[单选题]目前,实用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____ - ____方式A.直接调制、直接检测
B.直接调制、间接检测
C.间接调制、直接检测
D.间接调制、间接检测
参考答案:A
第17题:
[简答题]领导干部对组织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组织处理决定后,向谁提出书面申诉?参考答案:作出组织处理决定的党委(党组)。
第18题:
[判断题]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党〔2020〕6号),行业或地方先进典型、由公司党组或公司命名表彰的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由各分部、各单位组织管理,总部选树、宣传归口管理部门加强统筹指导。()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9题:
[单选题]UPS主机中逆变环节是指(____)A. 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
B. 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过程
C. 交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过程
D. 直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
参考答案:B
第20题:
[单选题]使用中间体过渡车钩进行调车时,可不连结软管,一次调车连挂客车不得超过( )辆。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D
第五十八条
第21题:
[单选题]YD02GG04146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事故事件调查规程》规定,当发生三级以上事件后,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网公司安全监管部。
A.4
B.6
C.8
D.10
参考答案:C
第22题:
[判断题]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3题:
[单选题]上升限位器的安装调整位置,应能保证取物装置顶部距离定滑轮组最低点不小于( )米处断电停机。
A.0.5
B.0.8
C.1
D.1.5
参考答案:A
第24题:
[多选题]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下列关于作业层班组长职责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作业层(班组)人员进行安全学习
B.负责作业层(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C.组织作业层(班组)人员开展风险识别
D.审查施工分包队伍及人员进出场工作
E.略
F.略
参考答案:ABC
第25题:
[单选题]()负责承包商车辆进入现场的审批;A.审核部
B.人事部
C.保安队
D.安环部
参考答案:D
第26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高压阀型避雷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串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多,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增多
B.并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少,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增多
C.串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少,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减小
参考答案:A
第27题: [单项选择]
测量三相电流平衡时,三相电流的差值必须在额定电流的()以内。A. 1%
B. 5%
C. 8%
D. 10%
参考答案:B
第28题:
[单选题]在电气设备的检修作业中,在停电的高压设备上进行的作业及在低压设备和二次回路上进行的需要高压设备停电的作业称为()。
A.高压设备停电作业
B.高压设备带电作业
C.高压设备远离带电部分的作业
D.低压设备停电作业
参考答案:A
第29题:
[单选题]GYK常用制动自检时,大闸应置缓解位,开始自检后,观察列车管压力逐步降至380kpa并保压,制动缸压力应上升至()kpa以上。
A.200
B.250
C.300
D.350
参考答案:B
第30题:
[判断题]带电断、接低压导线可以单人完成。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1题:
[单选题] 发生二次设备通信中断导致防误闭锁逻辑无法正常工作时,不得对相关设备进行倒闸操作行为,在紧急情况下倒闸操作( )
A. 需要经过站长批准
B. 任何条件不得操作
C. 由操作人自己把控
D. 按照防误装置解锁管理要求执行
参考答案:D
第32题: [填空题]
计算机病毒常用的寄生方式中()是指病毒程序将自身插入到原有内容的首部、尾部或者中间,和原有内容链接为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链接法
第33题: [单项选择]
下列关于瑞特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瑞特染色的最适pH为6~7
B. 瑞特染料中含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C. 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
D. 染色时间不受室温影响
E. 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瑞特染色液的最适pH为6.4~6.8,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细胞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中性颗粒偏粗,呈
第34题:
[单选题]在紫外光下观察,第1版欧元纸币上的欧盟旗帜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签名为()。;( )A.绿色,绿色;
B.红色,蓝色;
C.黑色,绿色;
D.粉色,蓝色。
参考答案:A
第35题: [单项选择]
肝硬化可见()A. γ球蛋白明显增多
B. AFP>500μg/L
C. CEA明显增多
D. 脂蛋白-X(Lp-X)(+)
E. 尿胆原强阳性
参考答案:A
第36题:
[判断题]闭环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通常安装在伺服电机上。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