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题: [单项选择]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 )。 A. 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公里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B. 限速每小时120公里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C. 时速达120公里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 D. 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公里,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虞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的主张是通过调整提高最高时速的办法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A项利用统计结果直接说明调整提高最高时速达不到提高道路使用率的效果,直接削弱论点。B项不知道司机技术水平,不能推测是否会提高使用效
第15题: [单项选择]What is the man standing by the door A. A student. B. A teacher. C. A driver.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M: Is the man standing by the door a teacher W: No, he is a driver.
第35题: [单项选择]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寒暄(没话找话说) 心惊胆寒(形容紧张害怕) B. 陈诉(诉说) 陈陈相因(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进) C. 如期(按照期限)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D. 见怪(责备,怪罪) 见仁见智(对不同的问题,见解却一致)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B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D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