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A
[分析] 从甲乙两人对多次测量值的平均结果的表述来看,两人的测量精度不同。
甲为了取得小数点后1位的统计值,每次的测量值应取精确到到小数点后两位,求出平均值后再用4舍5入方
第23题:[多选题]施工阶段工作负责人( 、 )应全程在现场,劳务分包人员不得担任工作负责人(作业负责人)
A.A-作业负责人
B.B-工作负责人
C.C-专责监护人
D.D-工作班人员
参考答案:AC
第24题:[多选题]高铁运行安全卡控措施,司机在出乘时必须做到“五清”,即:( )、()、()、()、施工项目清。
A.运行速度清
B.担当车次清
C.行车凭证清
D.运行揭示清
参考答案:ABCD
第25题: [单项选择]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
A. 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因为剩余价值量的增加只同可变资本联系,加速资本周转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一年的剩余价值量也增加。
第26题:[判断题]供应商是指向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个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供应商是影响企业营销微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指向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个人。故选A。
第27题:[单选题]乘务员无法返回乘务员座椅的防冲击姿势下列有误的是 :( )
A.双手撑地
B.背靠隔板
C.将两腿伸直
D.两脚用力蹬地
参考答案:C
第28题:[单选题]扑救电器火灾,你尽可能首先()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将电源开关关掉
C.迅速报告
参考答案:B
第29题: [单项选择]对含有大量硫酸钙及亚硫酸钙的废渣进行固化处理时,主要方法为()
A. 玻璃固化
B. 沥青固化
C. 塑料固化
D. 自胶结固化
参考答案:D
第30题: [简答题]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三级模式结构和两级映象,即:外模式、模式、内模式、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
第31题:[判断题]一二等水准路线应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同一区段的往返测,应采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 )【该题涉及附件4.1内容】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2题:[多选题]多选"雾天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会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降低车速行驶
B.选择宽阔路段
C.适当鸣喇叭
D.使用远光灯提醒对方车辆"
参考答案:ABC
第33题:[单选题]《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规定,身高超过()米的儿童使用儿童票乘车时,应补收儿童票价与全价票价的差额。
A.1.5
B.1.4
C.1.3
D.1.2
参考答案:A
第34题: [名词解释]书标
参考答案:
印有索书号(必有)及登录号(可选)信息的标签纸。
第35题: [简答题]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思维创新中的作用与关系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定义的一组互逆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活动,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通过联想、想像、灵感和直觉,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是人类思维创新的原动力。发散思维广泛地存在于人的创新活动中,它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有助于开拓思维视野、扩展创新视角,在人的思维创新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拓展了思维视角,而要进行思维创新,还必须集中有价值的东西,设定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收敛思维。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收敛思维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思维创新最基本的方法。创新思维的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必须突破传统的知识界面和思维定势,超越事物现有的发展状态和已知层面。因而,在创新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开拓思维的自由度,采取发散思维;而在最终确定创新方案时,则需要以创新目标为核心进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扩散性的思维活动,收敛思维则是集中性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以最大限度地扩展思维视角为特点,收敛思维则确定了思维关注的方向,明确了创新目标。任何思维创新都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对立统一。在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在对立中相互转化。
第36题: [判断题]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学习期待。( )
参考答案:对
第37题:[判断题]投标有效期从招标文件发售日开始计算。()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8题:[判断题]行人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9题: [多项选择]工资制度一般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A. 同工同酬原则
B. 平衡原则
C. 合法保障原则
D. 按需取酬原则
参考答案:A,B,C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