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人格-工作适应理论是由约翰•霍兰德提出的,他提出了6种人格类型,他指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率,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和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这6种人格类型中的每一种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该模型的要点是:
1.不同个体在人格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2.工作具有不同类型。
3.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相互协调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意向。
目前,常用的漏洞扫描工具诸如ISS、MBSA、X-Scanner等,而WSUS是用来实时发布微软公司操作系统补丁(或软件更新程序)的服务系统,它不能用做漏洞扫描的工具。常见的网络数据监听工
第20题:[多选题]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编审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B.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C.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施工企业标准
D.安全措施所需的费用是否符合要求
E.编制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
参考答案:AB
第21题:[单选题]专责监护人的安全责任包含:明确被监护人员和()。
A.许可工作的命令正确
B.工作必要性
C.监护范围
D.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C
第22题:[单选题]临床上利用冰帽、冰袋给髙热病人降温的原理属于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参考答案:B
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由于水的 比热大,导热性能较好,临床上用冰帽、冰袋给髙热的病人降温,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第23题: [判断题]无线胶粘订书籍书背一端有孔眼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书背厚度上下不一致,造成夹书板夹书不平行,无法均匀涂胶。
参考答案:对
第24题:[多选题]《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缺陷管理的各个环节应()。
A.分工明确
B.责任到人
C.合理安排
D.处理及时
参考答案:AB
第25题:[单选题]基层单位( )部门应建立工作循环分析记录档案。( )
A.HSE管理;
B.生产技术;
C.劳资;
D.培训;
参考答案:B
第26题:[填空题]数字专线电路60min端到端数据传输同步丢失次数为( )。
参考答案:0
第27题:[单选题]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君药是( )
A.芍药
B.黄芪
C.桂枝
D.生姜
E.大枣
.......................................
参考答案:B
第28题:[单选题]有限空间作业应坚持()的原则,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辨识,分析有限空间内气体种类并进行评估监测,做好记录。
A.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B.边通风、边作业
C.先通风、再作业
D.边检测、边作业
参考答案:A
第29题:[判断题]见证是指新线介入人员或建设单位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某过程完成情况的活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0题:[多选题]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精辟论述是( )。
A.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BCD
第31题: [填空题]We think that the duty of the police is to (sure) ______ that people are protected from crime.
参考答案:ensure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测试的是词性转换的用法。句中用be to+动词原形这个不定式作表语,因此形容词sure需转换成动词ensure(确保)。
第32题: [单项选择]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 )。
A. 有法可依
B. 违法必究
C. 执法必严
D. 有法必依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有法可依的目的是要做到有法必依,即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实现有法必依的关键是提高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形成自觉学法和守法的习
第33题: [单项选择]某拖拉机厂电工张某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4万余元。张某的行为构成:
A. 失火罪
B. 破坏生产经营罪
C. 玩忽职守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刑法》第134条规定,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等,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它与破坏生产经营罪在主体和
第34题:[单选题]公安派出所所长郑某擅自将他人交纳的取保候审保证金20万元出借给朋友甲旅游,借出2个月后郑某将钱如数归还。出借过程中,郑某未谋取个人利益。郑某出借保证金的事被媒体曝光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郑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
B.滥用职权罪
C.玩忽职守罪
D.挪用资金罪
参考答案:B
本题考察以上四个罪的主体和行为的定性。(1)根据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定义,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本案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不符合这两个罪的构成要件,故A、D不是本题答案。(2)玩忽职守罪人表现方式为不履行职责,表现为该为而不为,放弃职守,或是不认真履行职责,即行为人严重不负责,对法定职责义务敷衍塞责,本案中郑某该不为而为之,不符合玩忽职守的表现形式,故不选C项;(3)该案中郑某不该为而为之,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表现形式符合滥用职权罪。故B正确。
故本题选B项。
第35题: [多项选择]计算机安全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就目前来说,主要的关键技术有( )。
A. 信息加密技术
B. 漏洞扫描技术
C. 入侵检测技术
D. 防火墙技术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除四个选项外,还有病毒检测和消除技术。故选ABCD。
第36题: [判断题]宅建筑按层数划分,其中4-6层为多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
参考答案:对
第37题:[多选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危险因素
B.防范措施
C.安全隐患
D.事故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ABD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