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单项选择]增长量是( )。 A. 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B. 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C. 期末水平与期初水平之差 D. 期末水平与期初水平之比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 增长量是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因此,选A。
第4题: [单项选择]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城市”是指( )。 A. 担当着管理或控制全球经济活动职能的城市 B. 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C. 对全球资本的运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D.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城市体系结构重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全球城市”的定义。“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主要是指那些担当着管理/控制全球经济活动职能的城市,这些城市位于全球城市体系的最高层级。 主要掌握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第24题: [不定项选择]根据《宪法》、《立法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如果内蒙古自治区辖下的某自治州人大意欲制定此类变通或补充的规定,那么 ( ) A. 此种变通或补充也可以违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B. 此种变通或补充只能涉及经济类事宜,政治上要保持与中央的一致性 C. 此种变通或补充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 此种变通或补充需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自治区的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
第25题: [单项选择]扶贫小额信贷对象不包括()。 A. 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 B. 我省目前登记在册的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C. 丧失生产经营能力的人口 参考答案:C
第28题: [单项选择]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世袭制度确立 C.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 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由此可见其是指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所以答案选A,B出现在夏朝,C D两项盛行于秦统一中国之前。
考点
第31题: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A. 甲乙两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如果3个月后甲公司有空闲的建筑施工设备,则租给乙公司两台,租期4个月 B. 甲立下遗嘱:如果自己的儿子在2年之内犯罪,则将自己的遗产遗赠给朋友乙 C. 丙立下遗嘱:如果自己的儿子不故意杀害自己,就将遗产留给他 D. A矿场与B公司约定如果矿山开采不发生重大事故,则矿石买卖合同生效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