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经过唐初统治者的.改革,励精图治,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
第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表现在:
①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唐政府在中央工部之下设有水部司,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又设有事务机关都水监,置都水使者二人,掌河渠修理和灌溉事宜。政府还制定了《水部式》,对河渠、灌溉、舟楫、桥梁以及水运等事做出法律规定。唐前期兴修了多处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②生产工具的进步。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在丰富的生产经验基础上,将旧式的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在灌溉工具方面,除桔槔、辘轳、翻车外,劳动人民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新工具。先进灌溉工具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灌溉效率。
③户口数的逐渐上升。武德年间,全国有户200余万,贞观初年增加到300万,永徽三年(652)上升到380万。户口数的上升也反映了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
④耕地面积的增加。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耕作,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甚至在河套、天山南路等边远地带,农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⑤畜牧业的发展。唐朝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在京西北的草原地带,建立了不少国营牧场。民间的百姓也纷纷养马,形成了官私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第二,手工业的发展。唐代的手工业,有官营和私营两类。唐政府建立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行政管理体系来管理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劳动力主要是工匠和工夫。私营手工业主要是个体农民所经营的家庭副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政府又常征调工匠服役,因而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官营手工业相比,处于次要的地位。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纺织业。唐前期基本上还保持着北方织绢,江南产布的格局,同时江南的丝织品、关陇和江南的麻纺织品、桂州(今广西桂林)和西州(今新疆吐鲁番)的棉纺织品也有了较三种。
(2)陶瓷业发展到了新水平。唐代的白瓷、青瓷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最著名的是唐三彩,它是唐代陶器的杰出代表,在白地陶胎上刷一层无色釉之后,以黄、绿、白、赭、蓝等颜色绘成花纹图案,再烧制而成,有各种人物和动物等图案,色彩鲜丽,造型生动,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
(3)矿冶业的发展。唐王朝建立后,规定除西、北缘边诸州禁置铁冶及采矿外,其余地方在政府优先经营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营。但是所得的铜及其他物品要由政府一手买断,后来政府由加强了对私营矿冶业的征税管理,也强化了官营矿冶业的经营管理。
(4)铸造业的发展。武德四年(621),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直径八分,每枚重一钱,十枚重一两,这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造船业的发展。官营造船业和私营造船业都有了发展。江南的扬州、洪州、宜州、金陵等地,都是当时造船业的中心。造船业的发达,使得各地经济交流活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三,茶叶贸易的兴起。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种茶的国家。唐时期,我国在茶树栽培、茶园管理及茶叶制作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茶叶在当时已迅速成为重要商品,茶叶贸易热闹非凡,茶叶贸易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四,商业的繁荣和交通的发达。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主要表现在:
(1)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标志。西京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内的商业活动非常发达。东都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商业活动亦十分繁荣。洛阳还是运河漕运的中心,唐政府有许多粮食、绢帛囤积于此。长江北岸的扬州,当南北交通要冲,是长江下游的商业都会,是漕米、海盐、茶叶的集散地。
(2)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这种集市贸易又称为草市、虚市、野市、蚕市等,多分布在水陆交通的要冲。农村集市有些发展成为后来的重要市镇。
(3)商人队伍的庞大。商人中既有贩卖各种物品的大小行商,也有经营邸店、客舍、行铺、车坊的坐贾,他们是各地市场贸易的主宰人物。 为了巩固统治和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唐政府很重视交通的畅达。当时的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几条主要的交通干线。水路方面,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道,各地的航运事业也空前发展起来。水陆交通的发达还表现在政府陆驿、水驿的设置及私人邸店的普遍上。唐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致每30里置一驿站,陆驿备有马,水驿备有船,以供官吏往还和官府文书的传递。在交通要道上除官府驿站外,还有许多私人开设的邸店,接待行商等各类商人。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