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判断题]
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限内经专家认定确实解除毒瘾的,强制戒毒所须确定一段合理期间进行观察,在此期间确实已经戒毒的,由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发给解除强制戒毒证明书,并通知其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 )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限内经专家认定确实解除毒瘾的,强制戒毒所应及时予以解除强制戒毒,由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发给解除强制戒毒证明书,并通知其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2题: [单项选择]
行政复议的原则不包括( )。A. 合法原则
B. 一级复议原则
C. 便民原则
D. 复议停止执行原则
参考答案:D
第3题:
[填空题]路基的高度表示的是路堤的( )或路堑的( ),具体是指路基中心线处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之差,路基高度也称为“( )”。
参考答案:填筑高度|开挖深度|中心高度
第4题: [单项选择]
疝修补术后切口部位放置沙袋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切口疼痛
B. 减少切口张力
C. 固定伤口敷料
D. 防止伤口出血
E. 防止切口裂开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解析] 腹外疝的手术后护理
第5题:
[判断题]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6题:
[单选题]氧气安全制度中哪项不正确?()A.氧气房要、上锁
B.有氧、无氧标志要清楚
C.防火标志明确
D.对用氧病人应指导如何关氧气
E.中心氧房防燃设备完好
参考答案:D
第7题:
[判断题]NS1600轨道起重机使用固定配重也能伸缩。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8题: [单项选择]
DL1型预制梁运输专用车组编挂位置()。A. 编入列车前部
B. 编入列车中部
C. 编入列车后部
D. 无特殊要求
参考答案:D
第9题:
[单选题]()报告应简明扼要,并包括下列内容:工作负责人姓名,某线路(设备)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塔号、分支线名称、位置称号、设备双重名称等)工作已经完工等。
A.工作间断
B.工作许可
C.工作终结
D.工作转移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单项选择]
机加工车间有一只蓝色箱子,该箱子应存放合格产品,以达到与不合格品(红色箱子)隔离的目的。但箱内存放的零件却是不合格品,据工段长说因为红箱子不够,暂时先存放于蓝箱子内。以上事实不符合标准:().
A. 8.3
B. 8.2
C. 8.4
D. 无不符合
参考答案:A
第11题:
[单选题]在稀释供氧系统中,供氧活门何时工作?A.当使用者需要100%的氧气时
B.当氧气瓶压力超过500PSI时
C.当使用者呼吸时
参考答案:C
第12题: [名词解释]
厨房事故参考答案:指厨房加工、生产、运输,以及日常运转过程当中出现的烫伤、扭伤、跌伤、割伤、火灾等妨碍厨房生产、餐饮经营正常、有序进行的情况。
第13题:
[单选题]邮件的寄发不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时间
B.便利
C.经济
D.爱好
参考答案:D
第14题:
[判断题]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同时识别出现有的控制措施,并尽可能的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5题:
[单选题]入口收费数据车辆车牌准确率应达到( ),车型准确率应达到( )。( )A.85% 85%
B.100% 100%
C.90% 90%
D.95% 95%
参考答案:B
第16题:
[单选题]1 "杆塔最下层横担的下弦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A.水平档距
B.垂直档距
C.根开
D.呼称高"
参考答案:D
第17题:
[单选题]以下哪种疾病不是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A.重度肺结核
B.肺间质纤维化
C.尘肺
D.胸廓畸形
E.严重感染
参考答案:E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胸廓骨骼等的疾病,引起呼吸功能逐渐损害,最终不能维持正常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由于机体组织缺氧、体内二氧化碳潴留等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但临床上以支气管-肺部疾病为最主要病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其次为胸廓畸形,大面积胸膜肥厚、胸廓改形手术等。因此,本题A、B、C、D四个选项均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但感染可能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阻力增高等,诱发呼吸衰竭加重。
第18题: [单项选择]
数控机床()的选择往往受到机床、刀具、零件的材质和热处理状况以及零件加工要求,工艺系统刚度的制约。A. 切削用量
B. 工艺参数
C. 工艺规范
D. 加工方法
参考答案:A
第19题:
[判断题] 变频调速电机转速也将连续改变,且机械特性硬度变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0题: [单项选择]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指的是( )。A. 尽可能接近劳动者的工作地点
B. 劳动者接触的工作地点
C. 劳动者操作频率最高的工作地点
D.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解析]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指的是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第21题: [单项选择]
根据工业企业的具体特点,确定管网布置形式。例如生活用水管网不供给消防用水时,可为()给水管钢。A. 环网状
B. 平行式
C. 垂直式
D. 树枝状
参考答案:D
第22题:
[判断题]顶板由边顶板,中间顶板,连杆机构组成。顶板分别安装在车体两端,适应车辆正常于行条件下贯通道的各种运动。(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3题:
[单选题]( )是PowerPoint2010提供的快捷制作逻辑图的工具。A.文本框;
B.图片;
C.SmartArt图形;
D.形状。
参考答案:C
第24题: [判断题]
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且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
参考答案:对
第25题: [判断题]
如果某种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参考答案:对
第26题: [单项选择]
我国护理管理标准规定二级医院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A. 1:2
B. 1:3
C. 1:4
D. 1:1
E. 2:3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一级医院的医护比为1:1,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医护比为1:2。
第27题:
[单选题]触电伤员如神智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 )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A.A、3s
B.4s
C.5s
D.6s
参考答案:C
第28题:
[填空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 )保护制度。参考答案:等级
第29题: [单项选择]
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 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大致分为使血管内皮广泛损伤的因素和使组织损伤的因素因素两类
B. 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内毒素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C. 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最常见的是低血压、休克等
D.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即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亢进期
E. 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
参考答案:C
第30题:
[判断题]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Q/CSG510001-2015)第7. 4. 3. 6条规定:在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上装设接地线时,应先装低压、后装高压,先装下层、后装上层,先装近侧、后装远侧。拆除时次序相同。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1题:
[判断题]GB/T7178.9揭示防溜措施时,放置铁鞋的符号为 左三角或右三角。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2题:
[多选题]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A.A.名称
B.B.状态
C.C.称号
D.D.编号
E.略
F.略
G.略
参考答案:AD
第33题: [单项选择]
通信中要求信噪比应大于()A. 20dB
B. 26dB
C. 30dB
D. 36dB
参考答案:B
第34题:
[多选题]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分)A.年满16周岁,应当从16周岁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B.15周岁的男性甲与13周岁的女性乙在学校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应认为是犯罪
C.15周岁的甲绑架了女子乙,后因乙逃跑,甲将其杀死。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D.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封存其犯罪记录。
参考答案:ABC
第35题: [不定项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A. 年龄差异
B. 性别差异
C. 社会文化差异
D. 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E. 学习方式差异
参考答案:A, B, C, D,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具体考查学生这一要素。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
第36题:[单选题]称取混合碱(NaOH和Na2C03)试样1.179g,溶解后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加0.3000mol/L的HCI溶液至45.16mL,溶液变为无色,再加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用该酸滴定,又消耗盐酸22.56mL,则试样中NaOH的含量为()。(M(NaOH)=40.00g/mol, M(Na2CO3)=105.99g/mol]
A.A.60.85%
B.B.39.15%
C.C.23.00%
D.D.77.00%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