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题: [单项选择]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示:V~V导联出现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治疗,其作用在于() A. 疏通心肌微循环 B. 增强心肌收缩力 C. 溶解冠脉内血栓 D. 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E. 减轻心脏前负荷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溶栓药物,其作用是以纤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UK):在30min内静脉滴注150~200万U;链激酶(SK)、重组
第14题: [单项选择]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室间隔缺损 C. 房间隔缺损 D. 动脉导管未闭 E. 肺动脉狭窄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特点的理解。错选率不高,约10%。错选答案主要是B室间隔缺损。解题分三步,第一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因为题中所给资料并无任何一点涉及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第25题: [单项选择]对于过度通气或过度膨肺引起的呼吸抑制应如何处理() A. 适当减浅麻醉 B. 用纳洛酮拮抗 C. 用氟马西尼拮抗 D. 过度通气 E. 减少潮气量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解析] 过多通气或膨肺引起的呼吸抑制应减少通气量,同步辅助呼吸,使呼末CO
2
恢复到支持范围,自主呼吸即可恢复。
第31题: [单项选择]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 两头大,中间小 B. 两头小,中间大 C. 最弱的效应比例大 D. 最强的效应比例大 E. 都一样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由于各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各个体在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级别的效应。而每一种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