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题:
第1题:
[单选题]消防救援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A. 监督检查
B. 监督抽查
C. 火灾隐患普查
D. 消防安全检查
参考答案:B
第2题:
[判断题]双钩串车提升时,提升重串车和下放空串车同时进行。(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题:
[单选题]HXD3D型电力机车微机报“自动降弓装置动作”,应立即( )检查接触网及受电弓状态,并做车顶绝缘检测
A.停车
B.降速
C.前方站停车
参考答案:A
第4题: [单项选择]
POS系统在物品入库管理中的运用必须依靠()A. POT
B. EAN
C. MIS
D. RF
参考答案:C
第5题: [填空题]
LC振荡器在起振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来稳定振幅的。参考答案:晶体管的非线性
第6题: [多项选择]
净化风引入装置前不必进行的步骤是()。A. 蒸汽吹扫
B. 脱水
C. 引风吹扫
D. 强度试压
参考答案:A, D
第7题:
[单选题]隧道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电缆沟) ( ),长大隧道应有专门的通风及照明设备。A.护坡
B.翼墙
C.防排水设施
D.洞口挡土墙
参考答案:C
第8题:
[
填
空
题
]
<
b
r
>
<
b
r
>
<
b
r
/
>
参考答案:win改为won。
答案解析:lost and won在句中做后置定语,修饰battles。
第9题:
[单选题]甲与乙汽车公司签订汽车买卖合同,约定甲购买100辆A型号的汽车,用于在北京市经营出租。合同订立后,汽车交付前,北京市政府公布新增汽车排放标准,该型号小汽车按照新的规定不能上路经营。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情形构成不可抗力
B.该情形构成情势变更
C.该情形不属于正常的商业风险。不应由甲自担风险
D.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
参考答案:A
《合同法解释(二)》第26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1)关于选项A、B、C。情势变更是合同基础或者环境在客观上的异常变动,政府政策调整并非不能客服的客观情况,不属于不可抗力,亦不属于正常的商业风险,而是情势变更。故B、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2)关于选项D,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26条,甲订立合同的目的已经不能实现,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故D选项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A。
第10题:
[单选题]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的授权条件的判断主体是( )。A.一般消费者
B.实际消费者
C.普通设计人员
D.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考答案:A
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时,应当基于涉案专利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不同种类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作为某种类外观设计产品的一般消费者应当具备下列特点:①对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相同种类或者相近种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其常用设计手法具有常识性的了解;②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以及色彩上的区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
第11题: [填空题]
在三相对称负载中,三个相电流()相等,相位互差()。参考答案:大小;120°
第12题:
[不定项选择题]A.湿热泻痢
A.血热出血证
B.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C.蛔虫病
D.疟疾
E.使君子的主治病证是( )
参考答案:D
第13题:
[填空题] 后建铁路与管道交叉,一般采用涵洞或套管保护方式。套管方式:套管应选用钢筋混凝土管。套管直径应比输送管公称直径大二级;套管顶至路肩不应小于1.7米,至自然地面不应小于1米,长度应超过铁路路堤坡脚护道2米以上;当穿过路堑时,套管长出路堑不小于5米;套管与管道之间应设(),并保持两者(),套管两端用耐久材料密封,防止环形空间进水,可根据情况在套管两端设置通气管,经常检查密封情况,并注意该段的阴极保护效果;在铁路穿越两侧应加设阴极保护测试桩,注意监测管道电流、电位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支撑|绝缘
第14题:
[判断题]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不要越级跨跳楼梯,不得推搡,不得在跑动中着装。( ) (中)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5题:
[判断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 30 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6题: [多项选择]
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 )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A. 持续
B. 稳定
C. 永续
D. 快速
E. 协调
参考答案:A, D, E
第17题:
[判断题]人生的自我修养应该是坐而论道.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8题: [多项选择]
下列关于供应物流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取得资源是所有供应活动的前提
B. 组织场内物流的起点一定是供应商的仓库
C. 组织到厂物流属于企业内部物流过程
D. 使得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于企业在供应物流领域内竞争不重要
参考答案:B, C, D
第19题:
[简答题]每列电客车共设置 28 个 2kg 干粉灭火器参考答案:28
第20题:
[判断题]单位存款人可以将其单位定期存款账户用于结算,但不得从单位定期存款账户中支取现金。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1题: [单项选择]
对异常气象条件的防护措施不包括( )。A. 使用耐热工作服
B. 对于高温作业,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
C. 对高温作业,尽量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对热源隔离
D. 利用水进行隔热
参考答案:C
第22题:
[单选题]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有( ?)。A.电流-电压表法、兆欧表法
B.电流-电压表法、万用表法
C.电流-电压表法、接地电阻测试仪法
D.兆欧表法、万用表法
参考答案:C
第23题:
[判断题]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确定了客运专线铁路工程平面测量分四级布网的布设 措施。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4题: [单项选择]
截至2008年2月,我国已有( )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另有( )家金融机构成为QFII托管行。
A. 52,13
B. 26,5
C. 63,13
D. 26,5
参考答案:A
第25题: [单项选择]
周期性瘫痪临床上不应有的表现为()A. 骨骼肌弛缓性瘫痪
B. 大小便失禁
C. 脑脊液正常
D. 血清钾降低
E. 腱反射减弱
参考答案:B
第26题: [单项选择]
下列关于Java对import语句规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Java程序中import语句可以有多个
B. 在Java程序中import语句可以没有
C. 在Java程序中import语句必须有一个
D. 在Java程序中import语句必须引入在所有类定义之前
参考答案:C
第27题:
[单选题]推力杆处于爬升位,自动推力通过机组在 FCU上按压 A/THR 按钮断开,发动机推力:A.等于爬升推力限制
B.冻结在断开时的推力
C.对应于推力杆位置
D.逐渐等于推力杆位置
参考答案:B
第28题:
[判断题]如果振动周期或密度读数一直在漂移,说明试样管温度还没达到平衡。(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9题:
[单选题]K18A垄车是一种无盖底开门式煤炭漏斗车传动装置,主要采用了()减速器调心滚动轴承支架,手动灵活可靠。
A.A、二级
B.B、三级
C.C、多级
D.D、一级
参考答案:A
第30题:
[单选题](5714)SRM80清筛车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主污输送带系统过载卸荷,应立即关闭( ),并把运行操作调速换向手柄置于中间位。
A.筛分系统
B.分配系统
C.输送系统
D.挖掘系统
参考答案:D
第31题: [填空题]
运输成本是交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的发展、运输成本的降低成为引发市场范围扩大的()。参考答案:直接诱因
第32题:
[单选题]进行SF6气体采样和处理一般渗漏时,要戴( )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进行通风。A.A.安全帽
B.B.口罩
C.C.防毒面具
参考答案:C
第33题:
[多选题]当探水钻孔时,出现( )现象,必须停止钻进。A.煤岩松软
B.片帮
C.顶板来压、出现冒顶征兆
D.顶钻
E.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
参考答案:ABCDE
第34题: [单项选择]
塔式起重机适于吊装()。A. 4层以下框架结构
B. 4~10层结构
C. 10层以上结构
D. 没有明确规定
参考答案:B
第35题:
[多选题]个人教育贷款与其他个人贷款相比具有的特点有( )。[1分]A.具有社会公益性
B.政策参与程度较高
C.风险度相对较高
D.多为信用类贷款
E.放贷主体限于政策性银行
参考答案:ABCD
本题考查个人教育贷款的特征。个人教育贷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社会公益性,政策参与程度较高;多为信用类贷款,风险度相对较高。个人教育贷款的放贷主体是商业银行。参见教材P159-160。
第36题: [单项选择]
使观摩活动起到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A. 参与观摩的教师水平
B. 专家参加点评
C. 大家充分研讨
D. 正确的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