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单项选择]“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弘一法师)创作的《送别》里的歌词,其实《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歌曲作者奥德威所作,日本歌曲作者也曾根据它的旋律填写了歌曲《旅愁》。上述材料表明()。 A.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趋同 C. 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D. 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不同国家的歌曲创造者引用同一歌词或旋律,这说明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有共同之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A说法正确;B“逐渐趋同”意味着走向一致,违背了文化多样性原则;C强调不同民族
第27题: [单项选择]
某甲欲购买一套30万元、100M2的某住宅单位。做为该住宅楼盘的销售人员,请回答居民的如下问题。
如果选择首付20%,余款向银行抵押贷款,贷款期10年,按月等额还款,月还款额为()(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5%) A. 2000 B. 2500 C. 2545.6 D. 2590.5 参考答案:C
第33题: [单项选择]国家,民族由个人组成、阶层、集团、组织也是有个人组成的。个体是集体的分子,但这不是说个体只有组成集体,才能成为中国梦的主体,而是每个个体自身就是中国梦的主体,我们透过集体体现出共同意识,我们要通过自身体现出个体意识,人民是各种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段文意在说明:() A. 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追求 B. 中国梦包容了各种集体追求 C. 中国梦只有通过个体才能体现 D. 个体意识是通过集体体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的行文脉络是分总分,第二句话通过“但”表明作者的意图“个体就是中国梦的主体,个人梦、个人追求也是中国梦。最后一句话在解释说明这一观点。同义替换为B项。CD项的意思原文中都并未体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