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ABCDE
[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合理用药概述
(1)应用安全:①根据古今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证明其安全性好。②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不含毒性药物,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
第19题:[多选题]在互通式立交工程线形布置图中,匝道的设计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干道的道路中线应采用细点划线表示,见下图,表述正确的为( )。
A.图中的交点、圆曲线半径、控制点位置、平曲线要素及匝道长度均应列表示出。
B.在互通式立交工程纵断面图中,匝道端部的位置、桩号应采用横起引出线标注
C.在图中适当位置中用中粗实线绘制线形示意图
D.标准各平交的代号
E.在互通式立交工程纵断面图中,匝道端部的位置、桩号应采用竖起引出线
参考答案:ACDE
第20题:[判断题]新建化工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入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必须经过正规设计.必须装备自动监控系统及必要的安全仪表系统,周边距离不足和城区内的化工企业要搬迁进入化工园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1题: [单项选择]赵某,男,31岁,突发上腹剧痛3小时,怀疑消化道穿孔,无休克表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 腹腔诊断性穿刺
B. 立位腹部X线平片
C. CT检查
D. B超检查
E. X线胃肠钡餐检查
参考答案:B
第22题:[单选题]( )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几个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A. 第三个
B. 第四个
C. 第五个
D. 第六个
参考答案:C
第23题:[多选题]根据相关规范,施工现场测定地基土压实度的试验方法有( )。
A.环刀法
B.灌砂法
C.直接称量法
D.轻型击实法
E.重型击实法
参考答案:ABC
第24题: [单项选择]大量耳漏带臭味,鼓膜大穿孔,可见鼓岬裸露的白色骨质,耳漏细菌培养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见于
A.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B. 胆脂瘤型中耳炎
C. 结核性中耳炎
D. 骨疡型中耳炎
E. 梅毒性中耳炎
参考答案:D
第25题:[判断题](232498)( )双波纹管差压计投入过程中应该重点保护节流装置。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6题:[多选题]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是切实抓好水利安全生产()等的安全防范,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A.重点领域
B.关键环节
C.重要时段
D.要害部位
参考答案:ABCD
第27题:[判断题]纯电车起步时,驾驶员只要松开驻车制动阀,车辆就会自动起步。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8题:[判断题]一、二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半径应在10km~30km。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9题:[单选题] 避雷器型号YH5WZ1-17/45中“W”表示的意义是( )
A. 无间隙
B. 串联间隙
C. 并联间隙
D. 混联间隙
参考答案:A
第30题:[单选题]《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规定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m 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
A.15
B.25
C.30
D.35
参考答案:C
第31题: [单项选择]信用证未规定交单期,出口商交单应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但不得晚于提单签发日后( )。
A. 5天
B. 10天
C. 15天
D. 21天
参考答案:D
第32题: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约束反力和主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约束反力通常是已知的
B. 利用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约束反力
C. 约束反力的方向与被约束物体的运动趋势相同
D. 主动力是在约束反力影响下产生的
E. 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是主动力
参考答案:B,E
第33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参考答案:
我们可以说,鲁迅的思想是一种“人学”,更具体地说,鲁迅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现象。鲁迅曾经说过“精神先上实人类生活之极颠”,近来有学者据此而认为鲁迅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思想是“以改变人的精神为总的精神哲学与精神诗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鲁迅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体察与探讨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
首先是对从“此”(生)到“彼”(死)的“生命的路”的体验与理解,在这里展开的是“生”与“死”的中心命题。对于“死亡”,鲁迅一方面从“人”的群体体验出发,感受着一种“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的生命进化的乐观主义;另一方面从“人”的个体体验出发,又感受着生命无可避免的消逝的悲剧性,人的一切挣扎终不免毁灭的绝望。在鲁迅的“死亡”体验里,就这样同时交汇着希望和绝望、理性与非理性的两股激流。而尤其构成鲁迅体验的独特性的,是他“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把“死亡”转化为对于“生”的思考。
其次,当鲁迅进一步从“人我自他”即人与外界的“关系”中去体验、探索人的存在时,他的内心依然交织着两股生命之流:从人的群体体验出发,他感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正是从与群体存在的血肉联系中发现与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并且产生了对“他人”的亲切感、关怀与爱,以及交流与沟通的欲望。但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却感到了极度的孤独,他发现一堵“高墙”将自我与外界、他人“各个分离”,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已经简化为“求乞”与“布施”,甚至发现了“吃人”与“被吃”的双重残酷。这两个侧面——群体体验和个体体验,实际上正是根源于他对人的本质的两种把握方式。一方面是从“类”出发,强调社会性,民族性,阶级性,另一个方面是从“个”出发来把握人,强调个体的、自我独立不依的价值与意义。
所以说鲁迅心中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互消长,“爱”与“憎”互相缠绕,既“喜欢寂寞,有憎恶寂寞”,而这一切正是根源于“人性的矛盾”。而“人性的矛盾”便是“真实的人”——鲁迅,所一生关注的核心所在。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