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单选题]多次提款还款的循环借款,其合同原件附于()后。A.收到
银行汇入的第一笔借款凭证
B.收到
银行汇入的最后一笔借款凭证
C.银行收款回单
D.银行付款回单
参考答案:A
第2题:
[单选题]( )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票。A.1m
B.1.09m
C.1.2m
D.1.51m
参考答案:C
第3题: [单项选择]
当代青年应具有现代社会实践所要求的锐意进取、刻意创新等现代精神,又要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素养与个性。因此( )。
A. 跨世纪青年要一切向西方看齐
B. 青年要厚古薄今
C. 青年既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眼睛向外
D. 青年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 先浏览一下四个选项。从陈述来看,题目中强调青年既具有现代精神,又要有传统素养,A、B两项都只片面强调了一个方面,故可以排除;文中没有提到是否要投身社会实践的问题,故选项D也应排除;只有C符合
第4题:
[单选题]当无线电高度低于多少时,上升的跑道符号朝飞机符号升起A.500ft
B.400ft
C.300ft
D.200ft
参考答案:D
第5题: [单项选择]
贵重药品的处方应保存()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E. 5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1.处方管理办法第六章第五十条规定"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故本题最佳答案为B 2.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生产毒性药
第6题: [单项选择]
患者,女,56岁,患“慢性支气管炎”2年,近日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闷痞满,时呕恶,苔白腻,脉滑。用药宜首选()
A. 半夏、陈皮
B. 瓜蒌、浙贝母
C. 前胡、白前
D. 青黛、海蛤壳
E. 紫菀、款冬花
参考答案:A
第7题: [单项选择]男性,45岁,因脾大入院,血象:WBC120×10
9/L,Hb112g/L,PLT256×10
9/L。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为达到治愈目的应选用哪种治疗措施()
A. 干扰素
B. 干扰素+羟基脲
C. 脾切除
D. 羟基脲
E.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答案:E
第8题:
[单选题]( )井下作业现场硫化氢检测仪报警浓度设置一般应有( )。A. 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C
第9题:
[单选题](44447)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时,应判为(
)。
A.重伤
B.轻伤
C.折断
D.核伤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单选题]利用阀门定位器可以弥补调节阀执行机构在克服压差上的不足。(1分)A.对
B.错
参考答案:B
第11题:
[单选题]临产后,阴道检查确诊胎方位时.作为标准的颅缝是()A.额缝
B.冠状缝
C.矢状缝
D.人字缝
E.颞缝
参考答案:C
第12题:
[判断题]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三相负载接成Y形和接成△形所吸收的功率是相等的。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无
第13题:
[单选题] 根据《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是指其持有的股份占股本总额( )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 ),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A. 20%,20%
B. 30%,30%
C. 40%,40%
D. 50%,50%
参考答案:D
第14题:
[简答题]井口失控点火决策人、点火程序?(队干部)参考答案:点火决策人由项目建设单位授权委托的现场负责人或现场工程技术监督担任,授权委托在开钻前或井下作业开工前完成,并在现场应急预案中明确。点火程序:1. 井口失控后,任一检测点连续3分钟监测的硫化氢浓度平均值达到100ppm,经值班干部、井队长、点火决策人共同签认。2. 确认具备点火条件后,由点火决策人下达井口点火指令。3. 井队长接到点火指令后立即实施点火。
第15题:
[单选题]动车组列车制动初速度为350 km/h时,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 )。A.2000m
B.3200m
C.3800m
D.6500m
参考答案:D
第16题:
[填空题]救援列车进入电气化铁路进行事故救援时,从业人员必须在接到接触网停电、( )的书面通知单后方准作业。
参考答案:安设接地线
第17题: [简答题]
现打算申请娄底公积金贷款购买婚房,不知最多能贷款多少?贷款年限最长多久?参考答案:
2015年娄底住房公积金贷款上限为50万元,贷款年限最长为30年。
第18题:
[单选题]下列数据属瓷管长度规格是()。A.125mm
B.225mm
C.265mm
D.305mm
参考答案:D
第19题:
[多选题]33.某行政执法机关到李某的加工厂进行安全检查时,执法人员黄某以工厂多出不符合劳动安全标准为由,对李某作出“限期5天整改完毕,罚款1000元”的决定,未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日后,执法人员黄某再次来李某的加工厂检查,发现仍然不合格,又再次作出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对于黄某的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某违法行使职权
B.黄某没有告知李某处罚的事实、依据和理由
C.黄某违反法定程序
D.黄某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参考答案:ABC
第20题:
[多选题]牵引供电运行各级主管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为运输服务的思想,做到常备不懈,一旦发生故障要( )尽快恢复供电和行车。
A.迅速出动
B.快速抢修
C.分析原因
D.以上全对
参考答案:AB
第21题: [名词解释]
采购管理机制参考答案:是指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有一套采购管理的标准,采购活动要按照这个制度来进行,有利于企业的制度化管理
第22题:
[单选题]各支队战勤保障装备物资调拨由()按权限审批。A.各支队
B.战勤保障科
C.支队主官
D.管理干部
参考答案:A
第23题:
[判断题]搬运电池时不得触动极柱和安全阀。安装或搬运电池时应戴绝缘手套、围裙和护目镜。紧固连接件时所用的工具要带有绝缘手柄。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4题:
[单选题]【201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线路部分)单选题】361.安全带:腰带和保险带、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材质应有耐磨性,卡环(钩)应具有 ( ) ,操作应灵活。
A. 保险装置
B. 足够强度
C. 防锈性能
D. 足够厚度
参考答案:A
第25题:
[判断题]( )动态检测中每个传感器距受电弓中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可以计算出当前的拉出值。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6题:
[单选题]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海绵,劳动力就像城乡之间流动的水,当经济处于上行期,经济扩 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衰退又将这些劳动力挤回了农村。正是中国 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就业缓冲器的作用。但这种海绵效
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进行转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衰退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B.城乡二元结构减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C.不能过分依赖海绵效应的就业缓冲作用
D.农村劳动力不应成为经济衰退中的牺牲品
参考答案:C
文段首先介绍了海绵效应及其积极作用,接着指出“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并解释其 原因。由此可知,文段论述的主题是“海绵效应”。再由转折词“但”可以看出,文段强调的是“海绵效应“的不可持 续性。因其“不可持续”,对“海绵效应”的利用就应当适可而止。选项中只有C项既体现出对“海绵效应”“不能过 分依赖”的态度,又兼顾“海绵效应”这一主题元素。
第27题:
[判断题]【判断】 电能质量包括电流、频率和波形的质量。()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8题:
[多选题]关于水土地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正确的有( )。A. 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按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
B. 开采矿产资源按开采量计征
C. 取土、挖砂、采石的按照取土、挖砂、采石量计征
D. 排放废弃土、石、渣的,按照排放量计征
参考答案:ABCD
开采矿产资源的,在建设期间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在开采期间,对石油、天然气以外的矿产资源按照开采量计征,对石油、天然气按照油气生产井占地面积每年计征。
第29题:
[单选题]大环菌是老虎身体内的一种细菌。经研究,受大环菌感染的兔子,其大脑管控行为的那部分会处于迟钝状态,遇到老虎时行为迟缓。
由此可以推出:
A.大环菌是老虎的秘密捕食工具
B.大环菌不利于兔子逃避敌害
C.老虎将大环菌用于捕食兔子
D.大环菌与老虎共生共荣
参考答案:B
根据“受大环菌感染的兔子,其大脑管控行为的那部分会处于迟钝状态,遇到老虎时行为迟缓”可知,大环菌不利于兔子逃避敌害;A,C,D三项均属于过度推断。故答案选B。
第30题: [简答题]
植物细胞一般有哪些贮藏物质?如何鉴定?参考答案:
淀粉的鉴定:遇碘呈蓝一紫色;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遇碘呈黄色;脂肪的鉴定:油和脂肪遇苏丹夏或苏丹N呈橙红色;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晶体、色素。
第31题: [单项选择]
一名32岁妇女,因经期腹痛并逐渐加剧前来就诊,检查子宫后倾,粘连固定,子宫峡部后壁可触及多个小结节,触痛明显,右附件区增厚,在附件区触及直径约6cm的囊性粘连包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盆腔炎
B. 盆腔结核
C. 卵巢癌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多发性浆膜下肌瘤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患者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子宫峡部后壁可触及多个小结节,触痛明显,卵巢增大,附件区触及直径约6cm的囊性粘连包块,诊断首先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32题:
[单选题] 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 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 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 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 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