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题: [单项选择]关于判别地基液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抗震设防烈度≤8度时,判别为不液化 B. 粉土中粘粒含量不大于10%时,可判别为不液化 C. 基础埋深1.8m的天然地基底建筑物,扣除淤泥和淤泥质土后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大于9m时 D. 基础埋深1.8m的天然地基底建筑物,地下水位深度大于5m时 参考答案:A
第13题: [单项选择]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 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C. 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 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荷兰已经是“世界上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A的表述有误;“大陆均衡”政策是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而不是英国的世界政策,B表述不合史实;资产阶级革
第21题: [单项选择]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弱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家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 A. 诸侯王势力过度膨胀的后果 B. 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C. 国家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削弱王侯权势 D. 中央对地方进行打压,以维护皇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中“过度”一词用的不确切,且论述不全面、不清晰;选项B也没有将文中的意思讲全面;选项C基本说明了材料的内容,但是未能点题,因为材料开头说到“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即产生下面削藩行为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