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用来表示相关关系强度的指标。作为样本间相互关系程度的统计特征数,常用r表示,作为总体参数,一般用p表示,并且是就线性相关而言。事物之间的相关不能直接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有时,相关被解释为两种特征相伴随的变化。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0≤r≤1.00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表明:
①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②相关系数的“+、-”(正、负)号表示双变量数列之间相关的方向,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
③相关系数r=+1.00时表示完全正相关,r=-1.00时表示完全负相关,这两者都是完全相关。r=0时表示完全独立,也就是零相关,即无任何相关性。
④相关系数取值的大小表示相关的强弱程度。如果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1.00与0之间,则表示不同程度的相关。绝对值接近1.00端,一般为相关程度密切,接近0值端一般为关系不够密切。
(2)在对相关的强弱程度做具体判定时,尚须考虑计算相关系数时样本量的大小。如果样本量较小时,受取样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很可能本来无关的两类事物,却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例如,欲研究身高与学习有无关系,如果只选3~5个人,很可能遇到个子愈高学习愈好这一类偶然现象。这时计算出的相关系数虽然可能接近1.00,但实际上这两类现象之间并无关系。
因此,在判定相关是否密切时,要把样本量大小与相关系数取值大小综合起来考虑,一般要经过统计检验方能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另外,若是非线性相关关系,而用直线相关计算,一值可能很小,但不能说两变量关系不密切。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