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某宿舍住着四个研究生,分别是四川人、安徽人、河北人和北京人。他们分别在中文、国政和法律三个系就读,其中: (1)北京籍研究生独自在国政系。 (2)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 (3)四川籍研究生和另外某个研究生同在某个系。 (4)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从以上条件可以推出四川籍研究生所在的系为()。 A. 中文系。 B. 国政系。 C. 法律系。 D. 中文系或法律系。 E. 无法确定。
第24题: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选项?( ) A. 董必武于1956年在《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报告中最早将此内容概括为“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B.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其《公报》中又将这一内容扩展,概括为十六字,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 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D. 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
第35题: [单项选择]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 A. 英国哲学家 B. 英国文学家 C. 美国哲学家 D. 法国哲学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中涉及的细节知识(外国作家的国籍、评价等)的掌握情况。这是历届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常见题目类型。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也是20世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