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单选题]为了适应断路器在不同安装地点的耐压需要,国家相关标准中规定了断路器可承受的()。
A. 最高工作电压
B. 最低工作电压
C. 最小过电压幅值

参考答案:A

热门试题:

第1题:[单选题]夜间作业使用的备用工具材料必须由()管理看护。<《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补充规定》第二十六条>
A.负责人
B.专人
C.防护员
D.安全员
参考答案:B


第2题:
[多选题]对无法直接验电的设备,应间接验电,即通过设备的()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
A.机械位置指示
B.电气指示
C.带电显示装置
D.仪表
E./
F./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单项选择]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一般采用()
A. 双管下供式
B. 双管中供式
C. 双管上供式
D. 单管上供式
参考答案:C

第4题:
[多选题]火灾模式执行不成功,到达环控电控室检查设备步骤有以下哪些?( )
A.对应环控柜控制柜体
B.现场就地控制柜
C.故障设备本体
D.风道
参考答案:ABC


第5题:
[单选题]《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规范》中规定,个人违章记分累计达12分,予以内部待岗( )个月处理。待岗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回原岗位工作。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第6题:
[判断题]低压配电网巡视时,禁止触碰裸露带电部位。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7题: [单项选择]

以下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是

硫酸奎宁中的其他金鸡纳碱()
A. 配制成50mg/m1的溶液,测定旋光度,不得过—0~4°
B. 配制成2.0mg/m1的溶液,在310nm处测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05
C. 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5ml与三氯化铁试液2滴,不得显红色
D. 供试品加硝酸与水的混合溶液,除黄色外不得显红色或淡红棕色
E. 薄层色谱法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生物碱类药物中的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这些方法汇总表列如下: [*]



第8题: [单项选择]
测读水位的未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 )。
A. 4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参考答案:D

第9题:
[单选题]发生紧急事件时,车站值班员可及时启动车控室内的相关设备,第一时间控制事件发生,不包括( )。
A. 使用紧急停车按钮
B. 应急照明的开启
C. 电扶梯的急停
D. 开放引导信号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判断题]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1题: [单项选择]
旋覆花的治疗病证是()
A. 胃热呕吐
B. 气逆呕吐
C. 胃虚呕吐
D. 胃寒呕吐
E. 妊娠呕吐
参考答案:B

第12题: [单项选择]
银杏:植物
A. 椰子:椰树
B. 上海:中国
C. 熊猫:国宝
D. 熊猫:动物
参考答案:D

第13题:
[判断题]采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可不具备沿线急停闭锁功能。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4题: [单项选择]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教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按照学生的活动规律,有必要地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第15题:
[判断题] 停止水泵前应将水泵出口门逐渐关小,直至全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16题:
[多选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制作询问笔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应当允许被询问人自行提供书面材料
B.人民警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书面材料
C.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
D.询问不满20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参考答案:ABC


第17题:
[判断题]土的孔隙比增大,土的体积随之减小, 土的结构越紧密。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18题: [单项选择]
在高温热水采暖系统中,供水的的温度是(  )。
A. 100℃
B. 110℃
C. 130℃
D. 150℃
参考答案:B

第19题:
[单选题]389.进行线路起道作业时,看道者应俯身在标准股上,一般情况下距起道机的距离为( )。
A.10~20m
B.20~30m
C. 30~40m
D.40~50m
参考答案:B


第20题: [单项选择]
中国古代法典中,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是()。
A. 《九章律》
B. 《傍章》
C. 《唐律疏议》
D. 《大明律》
参考答案:C

第21题: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正确服用方法为( )
A.热水送服
B.母乳送服
C.可与食物一起服用
D.凉开水送服
E.冷饮送服
参考答案:D


第22题:
[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 )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B.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C.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参考答案:C


第23题:
[判断题] 低压开关(熔丝)拉开(取下)后,应在适当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24题:[单选题]E-K-001 4 2 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5.5.2条规定:调节器有( )情况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护轨。
A.护轨与尖轨(基本轨)间净距偏差超过5mm
B.护轨与尖轨(基本轨)间净距偏差超过10mm
C.护轨与尖轨(基本轨)间净距偏差超过15mm
D.护轨与尖轨(基本轨)间净距偏差超过25mm
参考答案:B


第25题:
[单选题] 井下搬迁、检修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 )时方可验电。
A.O.5%
B.1.O%
C.1.5%
参考答案:B


第26题: [单项选择]
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
A. 共同诉讼人
B. 人民检察院
C. 辩护律师
D. 当事人
参考答案:D

第27题:
[单选题]移动照明灯组整体采用各种优质金属材料制作,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抗风等级为( )级。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D


第28题:
[判断题]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是: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0.707倍。(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29题:
[单选题]根据《证券法》规定,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妥善保存客户委托文件、核查和验证资料、工作底稿以及与质量控制、内部管理、业务经营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泄露、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上述信息和资料的保存期限自业务委托结束之日起算,不得少于( )。
A.十年
B.五年
C.三十年
D.十五年
参考答案:A
与此相应,《证券法》规定了相关违法责任:发行人、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未按照规定保存有关文件和资料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泄露、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处暂停、撤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禁止从事相关业务。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30题:
[单选题]刚柔过度检修周期( )个月
A.6
B.12
C.3
D.1
参考答案:C
刚柔过度检修周期3个月

第31题:
[判断题]地球上的水在空间上分布是均匀的。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2题:
[判断题]《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第33题: [单项选择]
Sheehan综合征最常见原因为
A. 垂体肿瘤
B. 分娩时大出血
C. 脑肿瘤
D. 脑外伤
E. 脑萎缩
参考答案:B

第34题:
[单选题]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______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深化改革
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
D.司法改革
参考答案:B


第35题: [简答题]
试分析我国现在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导致市场在某些方面失灵,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加以宏观调控。导致市场在农业中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农业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能使他人得到附带的利益或使他人受到损害,而受益人或受害人无需付出相应的报酬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象。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涉及许多方面。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来看,正的外部性包括形成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二氧化碳吸收、控制洪水等;负的外部性包括水土流失、水资源耗竭、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农业化学品污染等。从农业的经济外部性来看,包括经济缓冲作用、国土空间上平衡发展、确保农村活力等,从农业的社会外部性来看,包括社会的稳定作用、确保农业劳动力就业、社会福利替代等。在没有特定政策干预和特殊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主体既没有获得来自正外部性的经济补偿,也没有负担所应承担的相关费用,即市场及价格机制没有反映或没有全面反映这一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收益,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引起社会福利的下降。农业外部性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农业的生态环境外部性取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类型、使用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集约水平、农业资源状况以及产权制度等多种因素。农业对于经济缓冲、扶贫、农业劳动力就业以及社会福利替代所具有的外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农村贫困问题较严重,农业对于经济缓冲、扶贫、农业劳动力就业以及社会保障替代具有较大的正的外部效应。
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之外;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他所具有的不会因某一主体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而只具备这两个特性中的一个的产品则被称为准公共产品。农业多功能所提供的许多非商品产出具有不同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因为农业的非商品产出不同于商品产出,对其很难进行产权界定,他作为农业的溢出效应对生产者以外的其他人发生影响或使其受益,难以排除特定的人不支付报酬就不让他消费,因而在其作用范围内具有非排他性;由于其影响或受益范围因非商品产出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农业非商品产出在不同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非排他性。农业非商品产出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竞争性,如粮食安全所带来的社会稳定,良好环境所带来的生活高质量,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对这些非商品产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它们的消费,即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竞争性,因而社会不应该排除任何人消费该商品的权力。农业非商品产出的公共产品性,成为农业政策目标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
3.农业的弱质性
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农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非农产业的用地不断增加,地价不断上涨,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高于农业,使农地的流失不断增加;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使得农业中的资金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农业的资金短缺和高素质劳动力的缺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相对于新兴的非农产业来说,农业科研周期较长,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相对滞后于非农产业产值份额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不耐储运等特点,使得农业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民与非农业就业者的收入差距拉大。这说明农业具有天生的弱质性,这也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目标的理论依据。
4.农业的不稳定性
首先,由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使得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而自然条件是变化无常的,因此农业生产也相对不稳定;农业生产本身具有周期性,并且生产周期长,生产不易调整,也会导致农业的波动。其次,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不景气,对农业造成冲击。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产品贸易趋于自由化,国内农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而出现较大的波动;经济不景气时,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收入减少;而在经济景气时,又出现大量劳动力涌向非农产业,由于比较利益的驱使可能会出现耕地的撂荒。再次,由于土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动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制约,使得农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比较小,但由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刚性,价格对供给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同时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更小,难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均衡。当某些因素导致价格和产量一定程度的波动时,会产生蛛网效应。另外,农产品价格与供给间的互动关系还受动植物生理机能的影响,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许多农民对价格的反应又具有滞后性,市场的自行调节难以使农产品的供给及时追随市场价格的变化,会造成农产品短缺和过剩效应的放大,使农业生产产生更大的波动。最后,农产品大多具有易腐性,不耐久藏,且储藏费用高,所以收获后应立即出售,即使市场价格低廉也必须出清;反之,产品稀少时,虽然市价高,但在本期内无多余库存供应市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农产品一经产出,其供给即已固定。农业的不稳定性也成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5.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地位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最主要生产部门,其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单单是简单的农业剩余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且农业还是工业品的市场。在转移农业剩余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从农业中所转移的经济利益绝对不能超过农业剩余,否则农业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扩大再生产就不可能实现。农业不能够扩大再生产,就不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因此,在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保护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绝对不能为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而对农业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否则欲速则不达。
其次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业逐步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非农产业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积累而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我来回答:

最新试题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