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1 00:16:10

[单选题](2010年)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由进度偏差引起的累计成本偏差可以用()差值度量。
A.已完工程预算成本与拟完工程预算成本
B.已完工程预算成本与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C.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拟完工程预算成本
D.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已完工程预算成本

更多"[单选题](2010年)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由进度偏差引起的累计成本"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由进度偏差引起的累计成本偏差可以用()差值度量。
A.已完工程预算成本与拟完工程预算成本
B.已完工程预算成本与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C.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拟完工程预算成本
D.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已完工程预算成本
[单选题]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由进度偏差引起的累计成本偏差可以用( )的差值度量。
A.已完工程计划成本与拟完工程计划成本
B.已完工程计划成本与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C.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拟完工程计划成本
D.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已完工程计划成本
[单选题]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具有相当重要作用的施工成本管理措施是()。
A.技术措施
B.经济措施
C.组织措施
D.合同措施
[单选题](2010年真题)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中,典型的项目管理过程是( )。
A.检查→计划→启动→实施→处理
B.计划→启动→实施→检查→处理
C.启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D.启动→计划→检查→实施→处理
[单选题](2010年真题)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中,一名管理者直接领导多少人才能保证管理是最有效,这属于( )方面的问题。
A.组织规模
B.组织构成
C.管理幅度
D.部门设置
[单选题](2010年真题)工程项目设计过程质量管理中,设计策划通常以( )的形式编制。
A.项目设计方案
B.项目设计计划
C.项目设计图纸
D.项目设计流程
[单选题](2010年真题)在工程项目进度资源优化管理中,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的需求情况
B.资源的配置情况
C.资源的利用情况
D.资源的供应情况
[单选题]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偏差分为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三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目标偏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际成本越大则目标偏差越大
B.目标偏差等于实际偏差与计划偏差之和
C.当目标偏差为负数时,对项目是有利的
D.目标偏差与预算成本无关
[单选题](2010年)下列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模式中,结构简单,隶属关系明确,易于统一指挥,决策迅速的是()。
A.直线制
B.矩阵制
C.职能制
D.直线职能制
[单选题](2010年真题)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中,一般将项目过程分为( )两大类。
A.项目决策过程与项目实施过程
B.项目设计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
C.产品创造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
D.项目计划过程与项目实施过程
[单选题]在偏差计算中,如果施工成本偏差小于零,进度偏差大于零,则结论为( )。
A.施工成本节约,工期拖延
B.施工成本节约,工期提前
C.施工成本超支,工期拖延
D.施工成本超支,工期提前
[单选题]某建设工程项目投保了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合同订立时间为 2010 年 1 月 12 日,保单列明了保险合同的生效日为 2010 年 1 月 18 日,项目的起重设备和部分材料于 2010 年 1 月 17 日运抵工地,2010 年 1 月 20 日,项目按合同如期开工,则建设工程一切险的保险责任自( )起始。
A.2010 年 1 月 12 日
B.2010 年 1 月 17 日
C.2010 年 1 月 18 日
D.2010 年 1 月 20 日
[单选题](2010年)某工程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期内每年初贷款500万元,年利率为10%,运营期前3年每年末等额偿还贷款本息,到第3年末全部还清,则每年末应偿还贷款本息()万元。
A.606.83
B.665.48
C.732.05
D.953.66
[简答题]一、背景 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工,试件形式代号为1G;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工,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0.1号:RTⅠ级、UTⅡ级;N0.2号:RTⅠ级、MTⅡ级;N0.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焊缝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曰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0.1号评定检测结果,N0.2号签发检测报告。 二、问题 1.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2.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对检查所提的4名焊工,是否能够进行该低合金钢管道的焊接作业?分别说明理由。 4.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5.常用焊缝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
[单选题]确定施工成本偏差的严重性和偏差产生的原因,是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 )阶段要解决 的问题。
A.比较
B.分析
C.预测
D.纠偏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Ⅰ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项目部在大件设备吊装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吊装方案进行评价论证。在管道焊接组装全部完成后,对管路系统焊缝做了气密性试验。 问题: 1.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2.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4.吊装方案评价时,主要应对方案的哪几方面论证? 5.管路系统气密性试验应怎样进行?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