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3 02:52:05

[简答题]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该幼儿园为单体多层“回”字形通廊式建筑,地上三层,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高度11.6m,总建筑面积6863.07m2,其中底层面积3037.19m2,第二层面积2303.99m2,第三层面积1521.89m2。全园教职工共82人,幼儿总数为540人,年龄在2~6岁之间,其中在幼儿园寄宿的有362人,火灾发生当晚住宿人数为319人。 二、起火简要经过及初起火灾的处置情况 2001年6月4日21时10分许,幼儿园小六班班主任杨某某(女,26岁)点燃3盘蚊香,分别放置在床铺之间南北向3条走道的地板上。5日0时15分左右,吴某某在活动室听到寝室内“噼叭”响,随即进入幼儿寝室,发现16号床龚某某的棉被和14号罗某某床上枕头起火,吴某某随即将龚某某抱出寝室,并到小六班外呼救,然后又从小六班寝室内救出3名学生。此时,寝室内的烟火已很大,随后赶来的驻广播电视局武警中队官兵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用脸盆到盥洗室装水灭火,同时使用室内消火栓取水扑救。 四、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直接原因 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 六、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 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 火灾造成13名(其中男性7名、女性6名)3~4岁的儿童死亡,1人轻伤;烧毁、烧损壁挂式空调2台、儿童睡床29张和床上用品,过火面积43.2m2,直接财产损失13463元。

更多"[简答题]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该幼儿园为单体多层“回”字形通廊式"的相关试题:

[多选题]在低层、多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中,框架结构具有( )等优点。
A.能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B.工艺布置灵活性大,便于设备布置
C.能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房间分隔灵活,便于使用
D.抗震性能优越,具有较好的结构延性
E.做法比较简单,施工比较方便,材料用量较少
[简答题]背景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内含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控制室工程,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螺栓(摩擦)连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24h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事件2:装饰装修施工前,装修单位上报中央控制室的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不上人)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如下: (1)切割的板边为18mm; (2)自攻螺钉间距为160mm; (3)次龙骨间距500mm,紧贴主龙骨安装; (4)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5)纸面石膏板四角先固定在龙骨上,然后固定四边,最后固定中心,确保牢固。 监理认为部分做法不妥,退回施工单位改正后,签字审批,按方案组织施工。 事件3: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问题】 1.除摩擦连接外,高强度螺栓连接还有哪些形式? 2.指出事件一中终拧扭矩检查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三中,关于工程档案的问题,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简答题]某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内含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控制室工程,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 H 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螺栓(摩擦)连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在钢结构施工前,与钢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 2: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钢构件由普通油漆工喷涂防火、防腐涂料后运至施工现场拼装。 使用高强度螺栓作为安装螺栓对接合件进行校正以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等。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和终拧从四周向中间进行,并保持各方向对称拧紧,有 20%的螺栓外露丝扣为 1 扣或 4 扣。 事件 3:因施工特殊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夜间作业,但因噪声扰民遭到周围居民举报,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夜间作业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事件 4:中央控制室的填充墙采用空心砖砌筑。砌筑时空心砖孔洞垂直于受压面直接从墙底部砌起,中途停歇时留置了斜槎。 事件 5:因现场场地狭小,劳务分包单位将工人安排在中央控制室居住;工人上岗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向新进场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总监对此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 1 中,还有哪些情形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2.事件 2 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 3 中,指出如何履行夜间作业手续。夜间作业对噪声值有何规定? 4.事件 4 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5.事件 5 中,指出不妥指出,并说明理由。
[多选题]某电子产品仓库,采用框架结构,地上3层。下列关于该仓库与周围单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与酿酒厂房(耐火等级二级)防火间距12m
B.与钢铝建材仓库(耐火等级二级)防火间距13m
C.与橡胶制品仓库(耐火等级三级)防火间距10m
D.与自熄性塑料制品仓库(耐火等级三级)防火间距12m
E.与办公楼(耐火等级二级)防火间距9m
[单选题]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度20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0g,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拟进行隔震设计,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35,下列关于隔震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是正确的?(  )
A.隔震层以上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可不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规定
B.隔震层下的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
C.隔震层以上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应按7度(0.15g)计算,并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D.隔震层以上的结构,框架抗震等级可定为三级,当未采取有利于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构造措施时,剪跨比大于2的柱的轴压比限值为0.75
[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两栋15层的框架结构工程。合同约定:钢筋由建设单位供应;工程质量保修按国务院279号令执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审批。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建设单位按照施工单位提出的某批次钢筋使用计划按时组织钢筋进场。事件二:因工期紧,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每五层一次竖向分阶段组织验收的措施,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了修改,其施工部署中劳动力计划安排为“为便于管理,选用一个装饰装修班组按栋分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事件三: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某墙体抹灰约1.0m2的空鼓区域,责令限期整改。事件四:工程最后一次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0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进行,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对于建设单位供应的该批次钢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哪些责任?

2.事件二中,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后,应按什么程序报审?

3.事件二中,本工程劳动力计划安排是否合理?写出合理安排。

4.写出事件三中墙体抹灰空鼓的修补程序(至少列出4项)。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写出本工程合理的竣工日期。

[单选题]某多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顶设置隔震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试问,下列观点哪项符合规范对隔震设计的要求?
A.设置隔震支座,通过隔震层的大变形来减少其上部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
B.隔震层以下结构需进行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下的相关验算
C.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按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分析取值即可
D.隔震层上、下框架同时应满足在多遇地震、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500,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则满足不大于1/50的要求
[简答题]某工程建筑面积 247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有甲乙丙三家单位参与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终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中标的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费用构成情况是:人工费 390 万元,材料费 2100 万元,机械费 210 万元,管理费 150 万元,措施项目费 160 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 45 万元,利润 120 万元,规费 90 万元,税金费率为 10%。 事件三: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 9 层未设防护的电梯井口坠落至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 1h 后向有关部门报告此事故。 事件四: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向备案机关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包括工程报建日期、施工许可证号、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等内容和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备案机关要求补充相关文件。 1. 事件一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项目有哪些? 2. 事件二中,列式计算施工单位的工程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保留两位小数)。 3. 事件三中,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电梯井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本次事故上报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 事件四中,建设单位还应补充哪些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简答题]背景:北方某商业工程,建筑面积8000m2,施工单位为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框架结构,条形基础,地上4层,檐高18m。南侧与原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贴建,原有建筑物层高4m,屋面局部高低跨差1.2m。外墙采用双排钢管落地式脚手架,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施工总承包单位组建了项目部组织实施。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南侧外脚手架搭设高度达到6m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验收原有建筑物屋面局部高低跨差处发现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进行了固定;高低跨差1.2m;高跨处上方的立杆轴线到高跨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800mm。要求作业班组整改。 事件二: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巡检发现脚手架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200mm;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是杆长的0.6倍,且超过500mm。 事件三:脚手架安装扫地杆时,安全总监发现纵向扫地杆固定在了距底座下皮25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了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安全总监及时进行了纠正。 问题: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检查和验收阶段还应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背景资料 建设单位投资兴建酒店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层为钢结构,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4500.00万元。 招标文件的部分内容为: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工期自2018年3月1日起至2019年7月30日止;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每月按照完成工作量的85%支付进度款;项目履约保证金采用银行保函方式,为签约合同价的10%;工程质量保证金为结算额的5% (每月完成工作量中扣除),玻璃幕墙、室内精装修、消防由专业公司负责,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认为部分条款不妥,提出改正意见。建设单位完成整改并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工作,某建筑总公司中标,双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的部分明细有: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2130.00万元,脚手架费为62.00万元,措施项目费为102.00万元,总包管理费及配合费为80.00万元,其他项目费为120.00万元,暂列金额为30.00万元,企业管理费率为10%,利润率为5%,规费为13.41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0%。建筑总公司中标后,及时组建了项目部,将主体钢结构工程分包给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钢结构专业公司施工。钢结构专业公司将钢结构制作外委加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某劳务公司负责施工,并约定劳务公司负责钢管等周转材料的租赁,钢结构公司承担租赁费用,项目部按照施工总承包要求,进行了大量的总承包管理和配合工作。例如向专业分包单位提供了相关批文、证件,提供了办公及住所,统一进行了设计图纸交底、安全文明施工交底、技术质量标准交底,提供了塔吊、脚手架的使用便利,及时封堵管道洞口,对施工垃圾进行集中清运等工作。 简答题 1.指出招标文件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列式计算建筑总公司中标工程的分部分项目工程费、增值税以及签约合同价各是多少万?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指出钢结构专业公司在工程分包管理工作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在项目部上述专业分包管理和配合工作中,哪些属于总承包管理的工作?哪些属于总承包配合的工作?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一栋新建物流仓库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为钢结构,建筑层数为2层,独立基础形式,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屋面保温层为现浇泡沫混凝土,厚度为350mm。在钢结构施I中,项目部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施焊人员在施工前,对焊枪和焊条进行了烘焙。施焊过程中因工期紧迫,焊工人员不足。项目经理即抽调现场一名持有机械管理员证书的人员参加焊工班组施焊。在屋面泡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向监理单位提交了浇筑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基层清理干净,配合比设计、拌制计量准确,采取高压泵送,一次浇筑厚度300mm。保湿养护不少于3天等内容。监理单位认为所报专项方案部分内容有误,要求按相关规定修改后重报。根据现场需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了动火申请表,交由项目经理审批。因动火当日有雨,改为次日天晴时更换动火地点继续实施。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安全检查中发现,项目部在现场出入口防护棚上方,按照从左向右顺序,集中设置了多个白、黄、蓝、绿颜色背景的安全标志牌,入口地面一侧消防箱处设置有消防设施提示标志,以规范现场安全管理。 简答题 1.机械管理员参与施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除焊枪和焊条外,需要进行烘培的焊接工具和焊接材料还有哪些? 2.指出浇筑专项方案中泵送方法、浇筑厚度和养护时间的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3.防火安全技术方案组织人和审批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动火证使用规定内容有哪些? 4.施工现场安全标志有哪几类?各类安全标志牌背景是什么颜色?消防设施提示标志牌是什么颜色?
[多选题]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其优点包括( )
A.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
B.有较大的空间
C.侧向刚度较大
D.建筑立面处理比较方便
E.剪力墙的问跑大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两栋15层的框架结构工程。合同约定:①钢筋由建设单位供应;②工程质量保修按国务院279号令执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审批。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按照施工单位提出的某批次钢筋使用计划按时组织钢筋进场。 事件二:因工期紧,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每五层一次竖向分阶段组织验收的措施,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了修改,其施工部署中劳动力计划安排为“为便于管理,选用一个装饰装修班组按栋分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 事件三: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某墙体抹灰约有1.0m2的空鼓区域,责令限期整改。 事件四:工程最后一次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0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进行,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对于建设单位供应的该批次钢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哪些责任? 2.事件二中,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后,应按什么程序报审? 3.事件二中,本工程劳动力计划安排是否合理?写出合理安排。 4.写出事件三中墙体抹灰空鼓的修补程序(至少列出4项)。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写出本工程合理的竣工日期。
[简答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建筑,高3层,无地下室,框架柱柱距7.6m。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并采用覆膜多层板作为结构构件模板,模架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序安排框架柱单独浇筑,第二步梁与板同时浇筑。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设计中有采用HPB300级φ12mm钢筋,间距200mm。施工单位考查当地建材市场,发现市场上HPB300级φ12mm钢筋紧缺,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组织实施。 事件二:二层梁板施工阶段天气晴好,气温16~27℃。梁板模板安装拼接整齐、严密并验收完毕,进行钢筋的安装,且钢筋绑扎经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开始浇筑混凝土,并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完毕20h覆盖并浇水养护。10d后从养护室取出一组送检试压,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施工单位认为已超过设计强度75%,向监理提出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的申请。 事件三:工程竣工前,所有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施工单位认为应以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为准,应判断结构符合要求。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最终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经检验合格,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监理要求是否妥当为什么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检验哪些部位
[简答题]背景: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间距9m,普通框架结构,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采用多层板模板碗扣支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钢筋焊接方法采用搭接焊;钢筋机械连接采用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受力较大处;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得超过4m(钢筋直径不大于12mm)或6m(直径大于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得超过10m;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主梁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板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下。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存在诸多错误,指令修改后重新报审。 事件二:模板安装使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刚度的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底支撑,模板拼接整齐、严密。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整体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存在凹凸不平问题。 事件三:当时市场上HPB300级直径12mm(间距200mm)的钢筋紧缺,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以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施工。 事件四:砌筑施工时,监理工程师现场巡查,发现砌筑工程中留设脚手眼位置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下发监理通知书,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后复工。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四中监理通知书的事项,写出砌体工程不能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7层,土方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地上填充墙采用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中标的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费用构成情况是:人工费390万元,材料费2100万元,机械费210万元,管理费150万元,措施项目费160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45万元,暂列金额55万元,利润120万元,规费90万元,税金费率为3.41%。 事件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并按“三同步”的原则实施施工成本核算。 事件三: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正式的书面索赔报告。 事件四: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施工,项目部采用的施工工艺有:小砌块使用时充分浇水湿润;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芯柱砌块砌筑完成后立即进行该芯柱混凝土浇灌工作;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间断处留直槎,砌成阴阳槎,并设拉结筋。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五: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向备案机关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包括工程报建日期、施工许可证号、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等内容和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备案机关要求补充。 问题: 1.事件一中,除税金外还有哪些费用在投标时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并计算施工单位的工程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中标造价各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核算应坚持的“三同步”原则是什么?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索赔的起因都有哪些(至少列出四项)? 4.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5.事件五中,建设单位还应补充哪些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简答题]【背景】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土方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三: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距基坑边5米处为居民住宅区,因此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问题】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应注意检查哪些情况?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