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7 09:38:28

[单选题]刑法规定: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一规定属于法构成要素中的(  )。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技术性规定
D.法律规范

更多"[单选题]刑法规定: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一规定属"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刑法规定: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一规定属于法构成要素中的(  )。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技术性规定
D.法律规范
[单选题]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着手实施犯罪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钱某躲在小区灌木丛中准备对路过的女性实施强奸,却因遇到保安巡逻而放弃
B.某仓库管理员下班时不锁库门,以便于同伙晚上可以进入盗窃
C.周某撬开一高级小区住户的门锁入室偷盗,却在客厅发现了女朋友的照片,遂放弃离去
D.李某趁赵某不注意时偷其手机,得手后正欲离去,谁知赵某及时发现,又将手机抢回
[单选题]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由甲提供一辆三轮车。届时甲因害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
B.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
C.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准备杀乙泄愤,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D.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
[单选题]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①准备工具。任何工具只要同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犯罪工具。②制造条件。如谋划行动方案、勾结共同犯罪人等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描述未构成预备犯罪的是( )。
A.刘军因为私人问题与老板积怨。一天,他遇老板外出,正巧天降暴雨,毁坏交通。刘军准备制造车祸假象,想致老板意外死亡
B.丁某欠王老板20余万元,王老板多次索要,丁某总是躲避或拒绝。一天,有人告诉丁某,王老板正在训练“打手”,准备对付丁某。后来,丁某查证,所谓的“打手”,是王老板新招的保安
C.梁某觊觎邻居家新买的摩托车,意欲据为己有,并悄悄准备好了一把万能钥匙,想趁邻居不在家时入室偷窃
D.张胜扬言要杀吴天,并买了一把三棱刮刀,准备伺机行动
[单选题]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①准备工具。任何工具只要同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犯罪工具。②制造条件。如谋划行动方案、勾结共同犯罪人等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描述未构成预备犯罪的是( )。
A.刘军因为私人问题与老板积怨。一天,他遇老板外出,正巧天降暴雨,毁坏交通。刘军准备制造车祸假象,想致老板意外死亡
B.丁某欠王老板20余万元,王老板多次索要,丁某总是躲避或拒绝。一天,有人告诉丁某,王老板正在训练“打手”,准备对付丁某。后来,丁某查证,所谓的“打手”,是王老板新招的保安
C.梁某觊觎邻居家新买的摩托车,意欲据为已有,并悄悄准备好了一把万能钥匙,想趁邻居不在家时入室偷窃
D.张胜扬言要杀吴天,并买了一把三棱刮刀,准备伺机行动
[单选题]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属于( )。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单选题]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实施
D.犯罪中止
[单选题]为实施自焚准备工作、制造条件的,按照()处理。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实施
D.犯罪终结
[单选题]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假释。下列可以适用假释的犯罪情形是()。
A.因抢劫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5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
B.因暴力抢劫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6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
C.因受贿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5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12年刑期,狱中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
[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属于(  )。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术语
D.技术性规范
[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的()。
A.刑法定罪原则
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C.普遍保护原则
D.罪刑法定原则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