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竞赛考试 > 国学知识竞赛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4 09:15:14

[填空题]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更多"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的相关试题:

[填空题]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判断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的最后一个“知”指的是智慧。
[单项选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对()说的。
A. 子禽
B. 子游
C. 曾子
D. 子路
[简答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什么精神?
[简答题]出自论语“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简答题]翻译: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判断题]导游治学要脚踏实地,反对弄虚作假学习无捷径可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不懂装懂,装懂就意味着永远不懂
[简答题]“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句话出自荀子著作中的哪一篇?
[单项选择]“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A. 认识来源于实践
B.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单项选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的观点。
A. 朱熹
B. 王守仁
C. 颜元
D. 王夫之
[简答题]释迦牟尼佛降生后,人世知有佛,但人世亦早有佛,殆人不知耳,即或知之亦不以佛名之?
[单项选择]“知是行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 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 知比行重要
C. 行比知重要
D. 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单项选择]“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这说的是()三者的关系。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特征
B. 感知、情感和行动
C. 认知、情感和意志
D.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向过程
[单项选择]故闻之而不见,();见之而不知,();知之而不行,()。
A. 虽博必谬;虽识必忘;虽敦必困
B. 虽博必谬;虽敦必困;虽识必忘
C. 虽识必忘;虽敦必困;虽博必谬
[判断题]“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认识过程。
[判断题]“知之深,则爱之深”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认识过程。
[单项选择]我们常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这表明()。
A.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B.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
C. 道德认识的核心是道德思维能力
D. 道德情感调节着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简答题]智者大师为释迦之化身,善导和尚、永明禅师均为弥陀之化身,何以知之?又印光大师有人说是势至示现,确否?若仅系钦赞之词,而非印公之本地,则岂不堕妄语?
[单项选择]病人不大便五、六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是()。
A. 服调胃承气汤转矢气者
B. 服小承气汤转矢气者
C. 服桃核承气汤转矢气者
D. 服麻子仁丸转矢气者
E. 服大承气汤转矢气者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